我国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建设的思考

2019-01-15 19:42张艳秋韩建忠赵文哲
时代人物 2019年26期
关键词:项目管理机构科技

□文|张艳秋 韩建忠 赵文哲

(作者单位:甘肃省科技发展促进中心)

为了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求,解决科技宏观管理体制、政府部门的职能定位和科技创新、产业变革的趋势不相适应等问题,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和《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意见和方案提出,进行国家科技体制改革,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简政放权,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以下简称“专业机构”)进行项目管理。政府从项目日常管理中解放出来,重心用于宏观规划和监督检查。专业机构具体负责受理项目申请,组织项目评审、立项、过程管理和验收等。使科技计划管理决策和管理职能分离,从而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专业机构研究现状

目前,委托专业机构管理科技项目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通行做法。德国、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的专业机构建设已经相当成熟。专业机构是重要的科技项目管理主体[1],独立运营,专业化服务,为政府部门提供过程管理和信息支持服务。各专业机构业务范围拓展多样,除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服务外,还涉及形势分析、战略研究、会议论坛和培训等。

我国进行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建设是一次全新的探索。目前,已有专家学者对国内外的专业机构现状进行了多项调查和分析。王敬华、李哲等分别以德国航空航天中心项目管理署、德国宇航中心项目管理署为例,对德国科研项目专业机构组织、管理运行机制、质量控制体系及信息化进行了分析[2][3];裴瑞敏等人对美、日、英、法、德等国家的专业机构进行了分析,归纳了国外专业机构的类型、特点[4]。近期,也有学者在我国专业机构建设领域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张辉、徐长春等人对国家专业机构的职能定位、职责范围、机构设置、管理制度建设及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5][6];区和坚、曲轶龙等人对专业机构建设面临的问题展开了研究[7];张琼琼等人通过模糊数学的方法对专业机构运行机制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8],余岩也对铁路行业专业机构建设提出了建议和构想[1]。

2017年,新的国家科技计划管理平台建成运行,首批遴选的7家专业机构已完成组建,且全面承接了相关项目管理工作,国家科技计划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我国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建设现状

按照科技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的改革精神和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要求。自2016年,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纷纷启动了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目前,上海、北京、山西、山东、陕西、江苏、云南、甘肃、江西、广西等20个地区颁布的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明确提出委托专业机构(或项目管理委托机构)进行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在省级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中,各省改革的程度、进展及专业机构介入形式也略有不同。山西、湖北、甘肃等省份采取单个计划的全流程管理由同一专业机构负责;而广西省采取分阶段管理模式,比如广西科技项目评估中心、广西科技情报学会、南宁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等三家机构负责项目评审和实施管理,而广西经济社会技术发展研究所等六家机构负责项目结题。无论是全流程管理,还是分阶段管理,专业机构能力建设都是做好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基础。本文主要是从省级层面谈一下专业机构自身能力建设问题。同时,对未来专业机构的发展定位、遴选机制、工作经费的拨付和使用、管理人员队伍的稳定等问题进行探讨。

省级专业机构能力建设

按照省级专业机构建设要求,首先,明确专业机构职能范围,完善专业机构管理组织架构,组建培育专业服务团队;同时,完善规章制度、理清管理工作职责、规范项目管理流程、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体系,从而提升项目管理业务能力,提高项目管理质量和时效。与此同时,完善运行监督体系,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提高项目管理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明确专业机构职能范围

省级专业机构作为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行使权力,进行科技项目管理的第三方机构,根据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委托流程,履行相关职责,对承接的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全过程管理。具体包括项目初审受理、立项评审、过程管理和结题验收等。管理过程中不推诿、不越权,对委托任务目标负责。同时,关注、调研省内外相关专业领域研发动态,为上级主管部门提供相关科研信息和决策支持。

完善专业机构组织架构

我国事业单位的管理基本采用党政机关的管理模式。由于事业单位出资人单一,无董事会或理事会,只有政府主管部门,事业单位领导人按照政府行政体系中的领导干部管理,主要对政府主管单位负责[7]。在省级专业机构建设中,由事业单位改建的专业机构,一般实施“一岗双责”的法人代表负责制。根据科技计划项目管理要求,建立“领导班子、项目主管、项目专员”分级负责的项目管理架构。领导班子负责专业机构的宏观建设规划和管理,例如岗位设置、人力资源配置、审定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审议、决策重要工作事项,对项目管理进行全过程监督;项目主管负责项目管理过程的方案制定、任务分解、进度推进、内部协调和过程监督;项目专员负责初审受理、项目评审立项、过程监管和结题验收等具体事务性工作。通过优化内设架构和职责分工,确保决策科学、执行高效、监督到位。

管理制度

结合项目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和实操性,省级专业机构从规范项目管理、提高管理质量、加强风险防控等方面着手,按照《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在建立健全人事档案、公文管理、绩效考核等行政管理及财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制定项目经费管理、档案管理、内控规范、保密制度、廉政风险防控、信访等一系列项目管理制度;建立内外结合的监督机制,实现管理规则和制度全覆盖,确保项目管理依规推进,有规可依,提升项目管理服务活动的说服力和公信力。

管理能力建设

组建项目管理专业团队,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专业机构人才培养是专业机构建设成败的关键。作为专业机构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化管理能力,项目管理人员不仅应具备一定理论知识,而且要拥有较高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在深入了解所承接科技计划的相关领域、特点及需求的基础上,采用统一招考、部门抽调、公开招聘等多种形式,招才纳贤,组建能够满足项目管理需求、知识结构合理、专业相关、工作经验互补的项目专业管理团队。同时不断优化绩效考核制度,稳定项目管理专业团队,为项目管理工作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

规范项目管理流程。项目管理质量是衡量一个专业机构运行成败的主要指标。专业机构运行,必须以提升项目管理质量为目标,规范项目管理流程。首先,根据本省相关科技计划管理办法、立项工作规程、实施管理流程及年度申报指南等相关文件,梳理项目管理流程,明确项目管理环节,形成系统的工作流程图,实施挂图作业。其次,将项目管理流程进行详细分解,明确项目管理全过程的工作内容、操作程序及审核标准,实施规范化管理,确保项目管理有章可循。制定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操作手册,使管理人员管理项目行之有据,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高效的完成任务目标,提高项目管理质量。

明确项目管理责任。明确各管理环节责任人的责任,并对所管理项目实行终身负责制。在组织管理上,建立分级负责和绩效考核制度,把对应的任务目标逐级分解到人,发挥管理人员对目标负责的主观能动性。

实行全过程留痕管理。项目管理实施过程中,实行全过程留痕管理工作机制。规范项目纸质档案存档。在文件交接、传输、储存、文件审查、项目初审、评审方案、立项评审、任务书签署、过程监管、验收结题等重点环节,形成书面文件档案,由各环节责任人签署意见留存归档,建立“可追溯、可查询”的项目管理机制。建立音频视频档案系统,购置专业电话录音系统、音频视频录制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对项目管理相关电话进行录音,对评审过程进行全程录像,将相关音频视频资料进行归档保存。

建立AB角互检管理机制。为了提高项目管理质量,避免出现工作死角,专业机构运行过程中,应建立健全AB 角工作机制。即同一工作环节,A 角负主责、B 角复核,实现同一工作由不同岗位共同完成,项目主管再做进一步审核,加强相关项目的协调互动和整体推进。

加强专业人员素质培养。专业机构日常项目管理中,强化业务技能学习,围绕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专业机构建设及项目专业化管理等方面,着重加强国家科技管理政策、管理办法、规章流程、工作规范、管理流程以及相关领域知识内容的学习。建立“周例会,月专题”等常态化内部学习机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专题学习、内部研讨、“传帮带”等多形式多途径对现有人员进行培训。同时,也可以采取选派等方式到国家项目管理机构进行学习锻炼,借鉴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经验做法,运用到省级专业机构建设和项目管理工作中。

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专业机构建设初期,一定要坚持预防优先原则,多措并举防范廉政风险。一、建立廉政风险教育防控制度,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教育活动,增强规矩意识和服务意识,从思想上树立红线意识。二、在机构内部不断强调项目管理廉政风险点,明确项目管理人员严禁行为,强化责任追究,形成事前预防、事中纠错、事后追责的全过程内部监督保障机制,将风险防控和监督工作融入到日常管理的全过程。三、建立廉政风险预警制度,中心领导班子、项目主管、项目管理人员层层签订廉政风险防控责任书和保密协议,层层传递风险防控意识。四、建立廉政风险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内外监督体系建设。

监督机制

专业机构独立开展科技项目管理工作时,要建立“专业机构+政府+公众”内外结合的监督机制。政府机构采取专项检查、抽查、调查、受理举报等方式对专业机构履职尽责、内部控制机制及执行情况、项目管理规范性和科学性进行监督。专业机构自身要从内部实施多层次监督,在领导班子分工上,明确执行与监督由不同成员负责;在同类项目管理上,加强项目管理过程的日常监督,实施AB角互检机制。同时,实施内外监督结合,主动接受公众监督,开通厅长邮箱专栏,通过信息主动公开、受理申诉投诉、信访等方式,构建外部监督机制。此外,在项目评审等项目管理关键环节,实施评审专家监督机制,通过签订工作承诺书等方式,将评审专家纳入监督范围,确保工作人员全覆盖。力争使科技计划管理运行更加公开、透明。

问题及探讨

未来专业机构职能定位。从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情况来看,专业机构是重要的科技项目管理主体,从事项目管理的人员多、理论水平高、主要为委托单位和项目承担单位提供智力支持。我国专业机构未来不仅仅要承担具体的项目管理事务,同时也应为政府提供战略研究和决策分析。专业机构除了建立稳定的项目管理专业团队外,还应以聘用、兼职等多种形式,引进科研专家和学者,提高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的专业理论水平,满足为上级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建议和参考的需求。

专业机构遴选方面引进市场机制。目前,我国专业机构主要在拥有科研项目管理经验的事业单位中遴选,存在专业机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等现象。为了整体提高专业机构的管理水平,在专业机构遴选方面,建议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允许社会企业进入遴选、竞争。对专业机构管理进行监督考核,实行评估淘汰机制。

项目管理工作经费的使用。管理经费是专业机构建设和运行的保障,经费下拨形式对专业机构日常运行影响较大,关系到专业机构激励机制的建立、工作活力的激发和人员流动等。管理经费如果按照科研经费形式下拨,不能用于管理人员的绩效和待遇支出。如果按照项目形式下拨,也不能和其他科研项目以同样的标准结题验收。建议建立专项的经费下拨形式,促进专业机构的建设和健康运行。

项目管理人员队伍的稳定。《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管理暂行规定》明确规定,严禁专业机构人员承担或参与科技计划项目。但目前事业单位职业技术人员的职称晋升仍需要科研成果、论文及专利等条件。因此,为了留住人,用好人,稳定专业机构项目管理队伍,国家需要在职称评聘中,对科研管理机构人员设置一套合理的评价体系。如工作年限、所管理项目的种类数量、特别是所管理项目后期执行情况和验收评估结果等,可作为管理人员考核评估的依据。

猜你喜欢
项目管理机构科技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未来如何更高效地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