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视角下青少年社会化的困境及对策

2019-01-15 15:22赵慧慧
山西青年 2019年1期
关键词:社会化现代化青少年

赵慧慧

(山西省青少年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00)

一、青少年社会化的理论和现实背景

从理论上来讲,哈贝马斯在“交往行为理论”中指出:“交往行动概念,首先把语言作为参与者与世界发生关系,相互提出可以接受和驳斥的运用要求的理解过程中的一种媒体。[1]”他进一步指出:“我把以符号为媒介的相互作用理解为交往活动。相互作用是按照必须遵守的规范进行的,而必须遵守的规范规定着相互的行为期待,并且必须得到至少两个行动主体的理解和承认。”[2]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哈贝马斯所理解的“交往行为”,不仅仅将语言作为媒介、将理解作为目的,而是要求行为者在行为一致的同时充分发挥规范的作用从而实现社会的合理性。由此可以看出,哈贝马斯提出的“交往行为”概念的核心是行为主体在不受到压力和强制的前提下进行平等、真诚的沟通和交流,从而达到相互理解的目的。所以,从理论层面上来看,要实现青少年的社会化,需要在充分发挥各个主体功能的基础上,不同行为主体之间可以尽享平等、诚实的对话和交流。

但是从现实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现代化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展开。这主要表现在中国开始了政治层面的科层制,经济层面的市场化与商业化,文化层面的世俗化与理性化,社会层面西方价值观的引入。与此同时,中国的传统因素还在发挥着作用,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交织与碰撞。这不可避免的影响青少年的成长,尤其是市场化、商业化与教育本质的较量,理性与价值之间的较量,使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产生迷茫和无所适从。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主要通过家庭、学校、媒体等作用于青少年。

二、青少年社会化的内涵

社会化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本文将青少年社会化界定为14岁到28岁的青少年在成长成才的过程中不断内化社会环境所要求的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从而实现自身身心和谐,不断适应社会的过程。外延是指现代化进程中青少年社会化的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学校、社区、网络、媒体、舆论等。社会化的过程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青少年社会化的过程,是青少年与现代化进程中特有的家庭、学校、媒体等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青少年通过社会化,习得社会的规范、标准、价值。

三、青少年社会化的困境

(一)现代化过程中家庭的困境

家庭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基础作用。青少年出生后生活的第一个场所是家庭,在其成长过程中深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家庭环境会影响青少年的一生。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随着经济层面市场化和商业化的不断推进,对青少年在家庭中的社会化产生了严重影响。青少年家庭社会化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物质给予,轻视精神需求

现代化进程中家庭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了关注物质需求,轻视精神需求的现象。家庭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部分家长溺爱孩子,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结果导致孩子在学习生活中从自身利益出发,合作意识差,意志不坚定,进取心缺乏、独立性不强、责任感缺失、创造性不足。家长重视子女身体健康状况,但对子女的心理健康关注不够。

2.重知轻德,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混为一谈

现代化过程中,社会对学历的要求高,导致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过程中重视知识传授忽视道德教育,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以考试为中心,让子女参加各种培训班,在给他们带来巨大学习压力的同时忽视了孩子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忽视了做人才是教育的根本。这种智力超前、道德滞后的现象必然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

3.功利主义强,期望不切实际

随着现代化的推进,社会竞争的加剧,社会、学校评价青少年成长成才与否的主要标准是学业和成绩。因此,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过高,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统因素的影响,如传统的“光宗耀祖”等文化心理的影响;二是,市场经济的影响,随着市场化和商业化的进行,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在未来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现代化进程中学校的困境

当前我国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也渗透到了学校教育过程中。现代学校教育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学校教育的不断普及为青少年学习知识和技能创造了条件,使人类的素质不断提高,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社会的进程不断加快。但是现代学校教育也有其弊端,不少学生逃学、厌学,甚至不堪学业压力自杀,部分学生患有强迫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过分强调教育的外在目的忽视内在目的

作为现代化进程产物的学校教育不可避免地受到现代功利主义的影响。现代化进程中,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校教育重视的是政治和经济功能,学校教育培养人才是为了满足现代社会的政治稳定需求和经济发展需求。对政治、经济功能的过分强调,导致教育育人功能的湮灭,学校教育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品德、知识、技能、体格,使其为政治、经济发展服务,忽视了古典教育、人文教育所提倡的教育的内在目的学生心灵的“畅适自足”。

2.过分强调人力开发忽视意义生发

在现代学校教育过程中知识和智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虽然不同的学者对知识传授和智力开发有不同的观点,但其本质是相同的,都是在教育的过程对人类自身进行开发,使人的潜能得到开发,使人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从现代学校教育角度来看,教育的全部是使学生身心健康健康,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社会品德,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现代学校教育忽视对学生进行生活目的、价值、意义的引导,忽视对学生自我生活和生活意义的引导,忽视对人的生存的智慧教育,只是将其作为教育的补充。

3.学校教育的科学化、技术化

在现代化进行中,科学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科学观念成为人们做人做事的标准。科学主义不可避免的渗透到学校教育过程中,使学校教育技术化。现代学校教育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明确的教学知识体系,明晰的学科分类标准,在此指导下的教育的过程是追求效率的过程,是科学化的体现,将学校教育引向了技术化。

例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传授给学生修辞、语法、写作技巧,使学生记忆大量的词汇,以此来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但是结果却大相径庭。学生掌握了语文的词汇、修辞、语法等基础知识,并不一定能够提高写作水平和交流沟通水平。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将教育的每一过程、每一环节科学化、技术化,教育过程不分主次,过分注重细节,忽视整体,忽视人的完整性。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整体观念缺失,整个教学过程是部分的组合,不能发挥整体的作用和功能。

4.人文关怀的缺失

可以用“忙”来对现代教育的特征进行概括。教育决策部门花费大量的精力进行计划的修订、教育检查和教育评估;出版部门将大量的时间用于编辑出版各种教材、教学参考书、学习资料;教育活动中教师花大量的时间研究教材、教学参考书、学习资料,学生花大量的时间来应付考试、检查。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被各种事情填满,古典教育中的休闲和从容自如不复存在,没有了思想的宁静与自由。整个教育过程按照计划进行,较少从学生的特点和学习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因此,教育过程中人文关怀缺失。

(三)现代化进程中媒体的困境

1.青少年社会化受到网络工具特性的影响

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网络作为青少年学习的工具,内容丰富,传播速度快,使青少年的学习变得更加便利。但是也对青少年的学习产生了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网络信息的大量传播,使青少年的学习效率下降。其次,网络工具理性的特征,影响了青少年人文精神的学习,可能消解他们关于传统的、艺术的和伦理的意识。再次,网络模式化的思维方式影响了青少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2.青少年社会化受到网络媒体特性的影响

网络作为一种信息传播的媒体,它的公开性、不可控性的特点使它突破了传统媒体对信息的限制,使传统的传播原则如“正面宣传”、“突出主旋律”等受到挑战。这就使青少年社会化具有早熟的特点。此外,其公开性的特点使暴力、色情等网络垃圾泛滥,这对青少年健康成长产生了严重不良影响。

同时,父母作为社会化主要执行者的地位下降。当网络作为工具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发挥作用时,网络成为青少年接受外部信息和接受社会教化的主要途径。这影响了青少年和父母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青少年和父母产生了隔阂,从而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3.青少年社会化受到网络虚拟特性的影响

首先,网络虚拟的特征为人们提供了变换角色的机会,为人们提供了实现梦想的机会,但是其虚拟特征很容易影响意志薄弱的个体。青少年心理发展不成熟,很容易受到网络虚拟性的影响而沉溺其中。其次,网络社会具有无规范性和匿名性的特征,影响了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形成。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受到道德规范的约束,并将其内化。网络的匿名性特征使青少年群体缺乏规范意识,从而影响了青少年人格的形成。再次,网络的沟通与互动和现实的沟通与互动存在差异,长期沉溺于网络使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弱化。

四、现代化转型中解决青少年社会化困境的对策

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人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可以看出:家庭、学校、媒体,最终都是通过社会行动的主体人来对青少年发挥影响,同时它们对青少年的影响不是单方面的、静止的,它们共同对青少年的成长成才施加影响,因此,解决青少年社会化困境的主要对策是:在充分发挥家庭、学校、媒体作用的基础上,应加强家庭、学校、媒体等与青少年有关的行动主体的平等的、诚实的交往与对话,通过交往与对话建立开放的、流动的、良性的成长环境,使影响青少年成才的各种途径成正相关的关系,而不是负相关的关系,甚至抵消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挥家庭在青少年社会化中的基础作用

家庭在青少年社会化中发挥着基础作用,家庭作为社会化的首要场所,其它社会化的机构是无法取代的。在家庭中父母对青少年的影响最大,因此,父母要通过各种方式提高自己的能力,加强与青少年的沟通和互动,并促进良性的亲子关系的形成。

首先,要加强父母教育,使父母的素质得到提高。通过父母教育,可以使父母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及时学习新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技巧,从而为青少年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其次,在青少年的教育过程中要坚持平等的原则。青少年自我意识已经觉醒,开始形成自我观念,他们希望赢得别人的尊重。如果父母采取权威的或独断的方式教育青少年,会使青少年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影响青少年的成长。

(二)发挥学校在青少年社会化中的核心作用

科学全面有效的管理是维持学校秩序的前提,也是促进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条件。学校要实现科学全面有效的管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要以人为本、以理服人,使广大师生都参与进来。其次,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要注重实效,具有可操作性。最后,学校规章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要将情理结合,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物质环境是青少年社会化的基础,学校要加强物质环境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促进青少年情感的释放,心灵的美化,有利于青少年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利于青少年社会化的实现。

精神文化建设是青少年社会化的保障。校园文化的形成,是学校不断与外部环境互动的结果,是学校长期历史积淀的结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首先,促进校园精神文化的研究和交流。要积极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借此加强与家庭、学校、媒体等的沟通与交流。要加强学校精神文化的研究,为青少年社会化的实现奠定理论基础。其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的言行举止具有示范作用,对青少年社会化产生直接的影响。再次要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

(三)发挥网络在青少年社会化中的保障作用

网络监管的放松,网络上谣言、色情、暴力等信息的传播,青少年全体成为其受害者。因此加强对网络的监管,促进网络环境的优化成为必然的选择。

首先,完善网络法律法规体系,优化网络环境。必须促进网络立法的完善,促进网络监管的制度化、规范化,对于在网络上传播色情、暴力等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行为及时给予惩罚。

其次,促进网络技术监控水平的提高。加快对有害信息搜索、过滤、监控等软件系统的研发与应用,对网络信息进行分级过滤,使网络信息及时得到监控;加强防火墙建设,使赌博、迷信等信息被屏蔽;对网吧进行及时的监控,促进青少年网络行为的规范化。

(四)建构良性的学校、家庭、媒体互动模式

互动在青少年的成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实现学校、家庭、社区和媒体的之间的良性互动,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条件是现代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首先,在角色定位上,要促使传统的以学校为主的定位方式向学校、家庭、媒体等社会化主体共同承担育人责任转变,相互合作、相互补充。其次,在沟通方式上,要将传统的学校面向家庭、媒体的单项沟通模式转变为双向沟通模式,相互之间互参互管、互帮互助,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配置。最后,在参与上,要将传统的学校为主体的沟通模式转变为分工协作、共同负责的关系。

总之,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分工的加剧,社会环境变的越来越复杂,转变的速度越来越快,只有加强各种途径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协调好各种途径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促进青少年的社会化,才能更好的促进青少年的成长。

猜你喜欢
社会化现代化青少年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抉择
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的探讨
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青少年发明家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