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伟灵
(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
宋代与其他朝代相比,政治改革措施颇多。在宋初就有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这些由士大夫推动的政治改革运动,一方面说明了宋代士大夫地位的提升,另一方面也揭露了宋代家法的弊端,比如宋朝所出现的三冗问题,与宋代家法也有着莫大的关联。先有范仲淹的改革,后有王安石的变法,对于宋朝的政治变革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宋朝政治文化的发展。
“祖宗之法”,也即宋代家法。它是在宋代中央集权制下所形成的巩固皇权的一种有效的做法,是以防微杜渐为核心的基本治国原则,以及在这一思想原则的指导下宋人的诸多做法与说法。王安石变法过程当中也不可避免的与家法出现了冲突与对抗,而最终王安石变法的失败也与其有着莫大的关联,但仍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其现状。
在宋朝前的政权更迭的频繁,使宋初皇帝就意识到应当加强皇权统治,这体现到宋代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等的方方面面。在宋初,加强中央集权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诸多的好处,对内巩固了统治,对外减少了战火蔓延。宋初的指导思想也就是:以防弊之政,为立国之法。宋太宗时曾下诏:“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纪律已定,物有其常。谨当遵承。”曲为之制,意即制定一些条条框框,约束人们的行为,并使之互相牵制。而家法也就在这种时期形成起来了。太祖太宗看到了遵循祖宗之法的好处,对于其巩固政权有着莫大的帮助,所以,他们将其延续了下去,也就形成了宋朝的家法。
宋人云:“祖宗法度,乃是家法。”这深刻道出了家法的专制本质。宋代的“祖宗家法”,它一方面限制了官僚们的各种特权,巩固了皇权的统治;另一方面,也赋予了官僚们各种特权,以换取他们对其统治的支持。而家法的范围也涉及到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的各个方面。这些都是由宋太祖、宋太宗所创制,并且经由后世子孙加以继承和完善,加强君主专制统治时所称的“祖宗家法”。
遵循“祖宗之法”使得北宋社会保持了较长时间的内部安定与发展,促进了经济与文化的繁荣发展。但同时,“祖宗之法”其实是提供了一些皇帝必须遵守的成制法规,这也为士大夫限制皇权、提出批评提供了法理依据。虽然在宋初,家法对于宋朝的政权稳定起了莫大的帮助,但是在社会稳定下来之后,家法的种种弊端也就显现了出来,困扰宋王朝始终的三冗问题,就是最好的体现。
“三不足”原则贯彻了王安石变法的整个过程,在这里,我们来探讨一下“祖宗不足法”也即对宋代家法的变革。
王安石上书的《万言书》中表明了宋朝遵循家法的行为,已经不能应对宋朝目前所处的局势和变化,认为只有进行改革才是谋求出路的最好的办法。随后在《上时政疏》中指出:朝廷在用人上不能得贤才,政策实行上不能合法度,官僚作乱其上,民众困穷于下,风俗淡薄,民力困穷。并且直接质问宋仁宗,认为其遵循家法,就不能有一番作为,而且也只能侥幸一时,而并非长久之计也。因此,王安石认为,必须把这些旧的法度,也就是从太祖、太宗流传下来的祖宗家法,必须要加以变革,使其适应现在的社会局势,改变宋王朝积贫积弱的形势。
王安石变法当中,对于祖宗之法的变革,同时也受到保守派的反对。司马光曾提出“祖宗之法不可变”的议论。在熙宁元年,谏官吴申上疏,说应该“谨奉祖宗成宪”时,王安石回应道,谨奉并不意味着事事遵循旧法,不能有一丝改变。明知旧法有错不更改,并将其称之“谨奉成宪”,这自然是不对的。
王安石变法,从表面看,是对于宋代家法的种种变迭,但他变法最根本的目的则是富国和强兵,缓和内在的矛盾和抵御外敌。所以在变法的过程当中首先对于宋朝的“三冗”问题中的冗兵和冗财问题入手。这也势必会触犯到很多人的利益。保守派认为祖宗之法不可变,这里面肯定有既定思维儒家的敬天思想的影响,但是,更多的则是在维护自身的利益。所以王安石变法在当时的阻挡之下进行的很艰辛,不仅要同反对派做抗争,同时,还要去面对变革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
宋神宗继位后,一心想要改变宋代当时的现状,所以,启用了变法图治,有着同样想法的王安石。但是,王安石在变法的过程中却面临着一个棘手问题:如何对待宋朝的家法。从表面上看,宋神宗对王安石非常信任,在《续资治通鉴》中宋神宗对王安石说,你对我就好像“备得亮,太宗得魏征”一样。但是,在王安石变法的过程当中,神宗却并没有像他自己说的那样那么信任王安石。要想改变宋代积贫积弱的现状,就必然要对宋朝的家法进行变革。但是,神宗作为家法的得利者,想让他全力支持对家法的变革是很困难的。只有在不太触犯到家法的变革时,宋神宗才会全力支持。而对于家法的变革,宋神宗就会开始犹豫了。
从宋神宗的角度来说,变法是为了实现其理想抱负—富国强兵,但前提在于还要充分保障皇权。神宗对于“祖宗之法”存在弊端的认识,早在继位之初就已经形成。他曾说:“天下弊事至多,不可不革。”也表明了宋神宗下定决心变革,成就一番事业的决心。而王安石也认为“至于祖宗之法不足守,则固当如此。”所以,他们因“富国强兵,抵御外敌”的共同理想开始了变法,但又在变法过程中出现的分歧选择了分离。
变法势在必行,但是,在变法过程中,宋代家法对于变法的阻挠也是显而易见的。宋代家法的形成就是为了巩固政权,保障皇权,那么宋神宗作为政权统治者,维护君主专制的统治是始终放在第一位的。所以,宋神宗对于王安石的态度是反复的。一方面,他想启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富国强兵,另一方面,又不想真正触及祖宗家法的本质,因为政权的高度集中同样很重要。因此,在王安石变法的过程当中,祖宗家法就如同一个枷锁,一直制约着变法。
另一方面,变法的推行,在朝堂上也引起了很大的波澜。反对派对于变法的反对,还是因为其对宋朝的家法进行了变革。反对者认为其变法,“有违祖制”、“无视孔圣,藐先王”、“大伤国体”等。认为新法如果推行,必然会使社会局势混乱动荡。
而这两种情形,叠合起来,也就不难发现为什么王安石被贬又被提升,在于神宗对于变法态度的反复,不仅是神宗自己的考量,也在于朝堂上的派别之争。吕本在《杂记》中记载:“王安石再得相,上意颇厌之,事多不从。”在这个时候,也就意味着王安石变法的失败了。虽然在王安石被罢免之后,表面上看,变法还在继续推行,但是与王安石变法的初衷已经截然不同了。
宋代家法存在的弊端使宋皇帝对其不断进行新的尝试,而对于“祖宗家法”不断进行新诠释的过程中,这也体现出了皇帝和士大夫对富国强兵的追求和美好期望。体现出当时的人们对其国家发展所做出的努力。而对于“祖宗家法”宋人并没有进行突破,只是希望能够继承并发掘新的内容,所以“祖宗家法”限制下的宋朝也并没有真正改变其状态,也就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宋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宋朝王安石变法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