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创新研究
——以邢台市为例

2019-01-15 13:37:58徐晓雯陈素霞潘爱军
时代人物 2019年34期
关键词:邢台市文化产业建设

□文|徐晓雯 陈素霞 潘爱军

文化产业发展作为一种我国地域经济及文化形式发展重要手段,具有较大的意义影响。然而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创新研究相对较少,基于该问题现状,要求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如创新理念对“文化”进行重新定位、加强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利用科学技术进行文化产业创新等,本次研究对以邢台市为例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创新进行分析,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文化产业发展概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逐渐由物质需要向精神文化层面转变。文化产业是新时代下我国传统文化与百姓精神需求的重要凝结产物。文化产业不是单一片面的简单流程,而是需要对诸多文化元素、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并对其进行资源配置,在产业调整及发展过程中也需要政府、社会、高校等诸多机构进行工作保障。文化产业主要是指以文化、艺术形式为主,通过影视、电台、广播、旅游等形式将该文化项目进行诠释体现。通过相关资料整理发现,我国在文化产业发展中起步较晚,速度较快,很多文化产业项目都应运而生,在中华传统文化及国学经典中对该精髓、实质进行提取。然后通过文化产业链打造等方式,将诸多文化资源进行整理利用,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及全面精神文明建设奠定坚实基础[1]。

邢台市文化发展概述

邢台市是我国河北省重要城市之一,旧时称为“邢州、顺德” 等,该位置主要在京津冀区域冀中南地区中心地带,西边依附太行山脉,与山西毗邻,东面则沿卫运河同山东对望,北部与石家庄、衡水接壤,南部接于邯郸,邢台市属于中原经济区北方重要门户。通过相关史料整理发现邢台市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及文化背景,并具有3500年的建城历史,曾为商代祖乙之都,在历史有四次建国经历、三次定都经历,素有“邢国故地、襄国故都”之誉,邢台市也是是我国在北方最早时期中形成的城市之一[2]。更是著名的仰韶文化发源地,在其悠久历史文化中,该地域涌现出中医圣祖扁鹊、唐朝名相魏征、五代明君柴荣等。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将恢复生产及基础建设作为战略重点,忽视了文化产业及文化建设,导致邢台市文化产业发展处于停滞状态。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建设速度明显提升,我国逐渐将发展战略进行调整,邢台市也开启了恢复文化建设,进行全面文化产业调整的实质阶段。通过数十年的奋发努力,取得相应成绩,但其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及弊端。所以,从长远发展角度来讲,继续对邢台市文化产业进行设计布局、建设创新十分重要[3]。

邢台市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主要问题

文化定位及认识不透彻。“文化”形式往往会被政府机构及管理者误解,在认识方面不能从文化属性及发展影响的内涵性入手。过为主观的意识偏差导致了邢台市文化产业发展中模糊化、探索性持续。具体如下:第一、管理者认为文化发展与经济建设不关联、不涉及,二者是截然不同的形式产物。甚至文化发展会对经济建设造成影响,文化形式及活动开展多以事业、公益机构为主,而不是从企业层面出发。对企业及相关部门的介入性缺乏考虑,导致邢台市文化在发展中无法形成产业结构。第二、缺乏理念创新、改革力度。邢台市在文化产业发展及改革中缺乏创新意识,在文化产业发展中依然按照传统思路模式,不能对新理念、新模式的引用借鉴,很多工作都为形式化、应付性。

专业人才相对缺乏。虽然当下邢台市已经侧重发展文化产业,可以对自身文化资源进行利用、挖掘。但其发展速度及成果去不明显。主要是因相关专业人才缺乏。通过对邢台市文化产业基地及相关领域走访调查后发现,导致专业人才缺乏因素如下:第一、地方高校专业课程及人才培养问题诸多,如缺乏传统文化专业课、企业产业及文化融合学科内容较少等。导致邢台市本地专业人才缺乏[4]。第二、对民间文化艺人挖掘培养缺乏,文化产业发展不是简单的政策布局,需要从非物质文化传承角度出发,对民间文化艺人进行挖掘、培养,如表演艺人、手艺艺人、制作艺人等。单一的政策性发展无法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文化产业布局,需要从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巩固。因此,加强对专业人才培养也是邢台市文化产业战略创新重要手段之一。

缺乏科学技术介入。邢台市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不能从科学、技术层面入手,严重缺乏高新科技融入。首先,很多文化产业表现形式多为封固化,在生产加工及项目开发中手段较为传统,不能对当下青年造成波及影响。在宣传、推广方面也较为固守,多为在邢台、河北地域,不能对全国或国际范围进行波及。其次,文化产品及项目缺乏新颖性,如媒体效应、网络推广、科技呈现等,这些都会对邢台市文化产业发展造成影响。

邢台市文化产业战略创新思路途径

创新理念对 “文化” 进行重新定位。时代发展与国家富强已经紧密结合,十九大与习总书记重要讲话中都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并从经济、社会等多方面提出建设方针要领。通过五位一体、四个全面将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进行全面提升。邢台市应该从长远发展角度出发对“文化”进行重新定位,首先需要将文化与产业进行融合,规避以往文化多为公益、事业特性,将文化发展与经济建设进行融合,并对相关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对邢台市自身文化背景、历史景点、传统民俗等进行整合分析,从其内部挖掘到产业元素、经济价值,为构建大文化背景经济产业体系奠定基础。其次,将文化产业发展作为邢台市地域名片,并通过宣传、推广等形式对邢台地域文化进行知名度打造。让更多的人掌握及了解邢台文化。最后,侧重于企业发展,将企业对文化的介入性给予扶持,如文化产品、文化项目等,包括旅游资源、食品、商品、娱乐活动等。通过企业介入可以对文化形式进行商业包装及品牌打造[5]。

加强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人才是邢台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根基所在,缺乏人才应用就等于“竹篮打水”。所以,邢台市应该结合京津冀三位一体文化产业发展契机,将文化产业园及人才培训基地建设作为首要工作。不断深化人才培养与加大引用,具体如下:第一、高校侧重对相关文化专业学科、课程等进行设置,完善文化专业课程及相关内容,为培养专业文化人才奠定基础[6]。第二、打造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将专业人才培养进行标准化、规范化体系打造。不仅让文化产业人才可以进行专业理论学习,还可以进行大量实践,提升了工作经验及实践积累。包括文化产品设计、文化产品包装、宣传及研发等。第三、加强对民间艺人及传承人的挖掘利用,将其自身技艺及表演形式给予保护、发扬。

利用科学技术进行文化产业创新。随着我国网络信息及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利用科学技术对文化产业进行包装融合尤为重要。因此,邢台市需要将科学技术进行应用,将文化产业基地与高新技术产业进行融合,企业方面也需要从现代化发展理念出发,利用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云技术等对文化产品进行包装。如自媒体宣传、网络品台应用等,将文化形式及产业模式变得更为信息化、立体性,为邢台市文化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7]。

综上所述,通过对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创新进行分析研究,以邢台市为例,从多方面、多角度对邢台市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弊端进行阐明,并结合现状对提出相关思路途径,主要包括:创新理念对“文化”进行重新定位、加强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利用科学技术进行文化产业创新等,将邢台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性、战略化进行论述,为邢台市文化产业全面建设发展打下重要基础。

猜你喜欢
邢台市文化产业建设
中国人民银行邢台市中心支行
邢台市
中国人民银行邢台市中心支行
邢台市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6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电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 01:38:28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人大建设(2017年10期)2018-01-23 03:10:17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0:29:03
文化产业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57
文化产业
中国记者(2014年7期)2014-03-01 01: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