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华京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基于企业实际问题的案例教学法,是产教融合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与企业接轨,是高职院校的一个重要的改革方向。[1]以产教融合为背景的案例教学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势发挥,[2]但目前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模式下,案例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案例教学理念尚未完全树立、科学的案例教学设计还未形成、高质量的案例资源库尚未建立及优秀的案例教学教师缺乏。这些都成为通过案例教学凸显产教融合教育效果的制约因素,因此,加强案例教学改革以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新模式的需要迫在眉睫。
产教融合体制必须实现教学内容与产业行业最新专业技能无缝对接、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积极主动参与无缝对接、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受益无缝对接,真正实现产教融合助力学校高质发展、助力产业升级转型、助力学生符合新时代需要的本质。
首先,教学内容的真实性与前沿性。在所有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嵌入真实企业的案例,确保教学内容与现实企业经营不脱节,既丰富了教材的内容,也成为信息时代智慧教学手段的重要资料。同时案例来源于真实的企业实践,是学生未来工作实践中也经常遇到一些问题,有助于明确学习目标,掌握与新时代相匹配的专业技能。案例的更新方便,能及时将行业企业中的新发现、新问题、新技术展示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其次,教学过程主动性。案例教学,首先需要老师将一个个经典生动的企业真实实践运用专业理论知识撰写案例,设计符合教学需要的问题和情景,这个过程有利于增强企业教师与学校教师的互动和合作,提升校企主动开展合作教学。其次,将企业真实案例以个案的形式让学生去分析,与具体的任务相结合,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小组组员间相互启发、发散同学门思维,师生共同总结案例中所隐藏的专业知识、方法、技能、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或实际操作案例中的任务,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完成学习目标,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最后,最后,教学效果综合性。案例教学具有情境性、实践性,学生置身于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
产教融合案例教学理念尚未完全树立。案例教学作为产教融合重要的一种表现形式,没有是实现课堂与产业行业工作任务对接目标的根本原因在于产教融合案例教学理念尚未真正树立。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产教融合案例教学的认识度不够。在案例选取上,教师习惯于通过网络搜集行业成熟案例,而服务产教融合,需要以学校校企合作单位作为案例的主要代表,只有体现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特色的案例,才能真正培养服务于地方产业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二是高职院校课程以讲授为主,错误地将案例教学变成故事形式地跟学生讲述企业事件和做法,只能让学生对企业的真实运营和实践有表面的认真,而不能达到培养产业行业所需职业素养和技能的效果。
产教融合案例教学创新性不足。产教融合案例教学在课程中应用的创新性不足主要体现在案例教学案例的创新性不足和案例教学方法、形式凸显产教融合模式特点不强。首先,案例教学案例的创新性不足。高质量、更新速度快、体现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特色的创新创业案例案例资源库是进行案例教学的前提和保障。高职学生重实践而轻理论的意识形态特点,更要求高职教育要重点挖掘企业实际案例。[3]大部分高职院校案例资源库建设缓慢,较多仅靠老师根据个人经验和知识去整理和搜集,案例质量层次不齐;同时更新速度慢,不能发挥案例教学在内容上的前沿性,案例教学效果不佳。二是案例教学在方法和形式凸显产教融合模式特点不强。不同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的模式选择上都会有所差别,案例教学需要根据不同的模式在方法和形式上多样化,案例教学的创新也是产教融合创新的重要方式。但在现实情况中,案例教学方式较为传统,如案例表现形式上多为传统文字案例,多运用在理论知识教学等,创新性不足。
产教融合案例教学团队未形成。案例教学中授课教师的案例教学的理论知识、企业实践经验、产教融合参与度等自身特征都影响到教师组织与驾驭案例教学的能力,进而影响到案例教学效果。产教融合案例教学师资队伍的缺乏,主要表现为尚未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的案例教学团队。第一,专兼结合的案例教学队伍未形成。多数高职院校校内教师实践经验不足,而校外企业老师面临案例教学理论知识不足,授课教师自身综合能力的局限性,不能对案例教学的进程进行灵活把控,学生的创新思维不能得到很好的激发,所以案例教学过程简单化。第二,校内校外老师合作互动的教学团队氛围没有形成。校内校外老师在产教融合中,普遍重视在学生实习实训过程的交流,且集中在教学管理的行政事务上,在教学方面未形成良好的沟通平台和机制。
树立正确的产教融合案例教学理念。首先需要树立以案例教学为主导的授课形式。案例教学这种“翻转课堂”的形式更能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可以确保和现实企业经营不脱节的教育内容。[4]学校、企业、教师都要积极探索案例教学凸显产教融合路径,为教师和学生营造案例教学的教学环境。其次,树立高质量的案例是保障案例教学效果的前提。教师要做好教案教学的准备工作,无论是集体备课的原创案例或是企业现成的精选案例,都必须以产教融合的理念反复推敲,并在课后不断反思和改进。最后,树立发挥多方力量是提升案例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产教融合是围绕学生为主体开展的教育与社会的互动,多方融合是产教融合的本质,案例教学也必须贯彻融合理念,比如案例的制作上可以采取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共同研发,在校企合作的软件和硬件上可以增加案例教学的设施设备等,确保案例教学的全方位渗透。
创新产教融合的案例教学模式。首先,注重案例教学中案例资源库建设的创新。在教学案例内容上坚持前沿性和针对性,如开发以校企合作单位的真实案例,增强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在案例表现形式上,可以采取增加视频、照片、连线企业直播等形式;在案例资源库建设模式上,可以通过成立案例资源库建设委员会、举办案例大赛等形式,提升案例资源库建设的积极性。其次,注重案例教学在不同学科中教学方式的创新。案例教学可以先从某一门课程开始进行案例教学改革,总结经验,在推广到其他课程,同时注重不同课程在案例教学上的创新,凸显特色。如实践课程的案例教学更注重专业技能的提升,而理论课程,更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例如,最后,注重案例教学与智慧教学手段的结合创新。产教融合倡导实践教学比例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案例教学过程讨论越充分,效果越佳。充分利用课前课后的时间,将整个案例教学环节通过智慧教学平台扩充到课前课中课后,将大大提升案例教学的实践效果。
构建产教融合案例教学团队。首先,开展案例教学师资培训,提高案例教学教师的综合能力。从个体来讲,产教融合案例教学教师应该具备扎实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丰富的产教融合实践经验、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等职业素养,才能很好地组织和开展案教学,激励和引导学员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构建一支良好的产教融合案例教学师资团队。从团队来讲,良好的产教融合案例教学师资团队,在数量结构上具备专职教师的兼职教师的比例与产教融合模式构建目标一致,知识结构上应该是懂理论能实操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具体可以通过教师挂职锻炼、举办教师案例教学大赛、引进企业优秀案例教学师资、搭建校企案例教学交流平台等方式,构建构建产教融合案例教学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