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鸣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对高校党建相关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强调,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此外,就高校教育教学事业,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
朱熹有语,“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党建工作的关系正如“源”与“流”的关系。优秀传统文化是党建工作保持先进性、生命力的精神指引和意识来源,而扎实稳固的党建工作需要对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文化的精髓,也是我党所代表的先进文化的源头。在物质世界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和我国现如今的高校党建工作相互交织,互相作用。从古至今,传统优秀文化得益于各个时期的有识之士的传承和发扬。同时,高校建设、发展经验对传统优秀文化也有了更加新颖、适应于时代发展的解读和升华。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凝聚了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经典著作如《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蕴含着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对人生的思考,对真、善、美等人类基本价值的颂扬,中国古代先贤所创造的文明,传承了仁、智、勇和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崇高道德标准,无不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分契合。同时,中国传统文化提倡人为本位,即是以人为出发点、以人为终极关怀。在对待人的道德、理想和信念的问题上,传统文化注重人的品格意志的塑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我党建设过程中所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在人本观方面有着契合点,这是确保中华民族文化保持特质性的重要保证,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来源。
党建工作,尤其是高校党建工作,立足于知识丰富、人格独立的高校师生,其在思想建设的过程中,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发扬光大,并使后者臻于完善。在高校党建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对党员同志关于理想信念的培养,是当今时代特征下对《大学》中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身准则的另一种形式的表达。
在党建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提出“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即“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一论述是在科学总结我国社会结构转型期的发展形势与经验的时代文化。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往今来必成于实。“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的严于律己准则、“静以修身”(《诫子书》)的个人品德、“居心要宽,持身要严。”(《西岩赘语》)的做人规范……仔细研究党建成果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发现,“三严三实”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其与中华民族治国理政的传统理念和道德思想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是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国方略的继承、改造和发扬。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1]。教育部公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提出,大学阶段,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辩证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正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2]。
高校党建具有明显的育人原则,即高校党组织在建设过程中,融合了人的教育问题,坚持育人为本、育人优先。“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更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中国历史文化优秀传统的教育。”长期从事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和青年教育的张岂之教授指出:“我们要继续研究西方的文明,同时,作为中国的大学生,要有一个立足点,即要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修养。惟其如此,才能有辨识世界文化的能力,才能有更高度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情感。”[3]。否则,一个传统文化素养缺失的学生,不仅难以“成才”,也难以做到全面发展和对社会做贡献。更有甚者,在不利因素的诱导下,会走向社会和历史的对立面。
因此,按照中国共产党的党章要求,坚持党建工作的主体原则,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党建工作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还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4]作为学生党建工作主体的党员教师队伍,是党建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决定了这支队伍必须不断地自我完善与提高。
高校党建工作与文化强国最终要落实到人的发展和教育上来,在党建工作中,注重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广大教师阅读经典著作,提高教师人文素养。此外,要注意社会主义文化的培养,使高校党务工作者培养自身“主人公”角色,以集体利益为重,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在高校党建过程中的战斗堡垒作用,遵循事物发展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弘扬传统文化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基础上,进而针对广大党建工作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发挥党员先进性作用,以点带面,进而增强高校师生的爱国情感,进而实现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国梦。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借助形式多样的组织活动。高校通过发动基层党员组织一系列的党团活动日、文化艺术节、寒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利用网络平台、微博、微信等媒体宣传优秀的传统文化,利用传统文化促党建,提高党员自身素质并带动整个学生群体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此外,以我校为例,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结合所在地的人文底蕴,排练一系列文化话剧。在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中,必须要立足于党的高等教育的目标。在此过程中,发现和培养信念坚定的优秀青年学生,并将他们吸收进入党的队伍,教育他们成为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中坚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也提醒我们:“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4]结合新时期高校党建的重点,需要我们“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总之,在高校党建过程中,利用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因势利导,对其教育教学、组织建设、人格培养等环节进行指导,严防腐朽文化侵蚀,使其更好地为高校党建工作服务。在高校党建工作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方面要恪守“三严三实”的作风,另一方面要弘扬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的思想,树立以师生为本的观念。既能丰富党建内容和方式,又能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把学生党员培养和教育成为政治信仰坚定、有崇高社会理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从而达到兴中国文化、教礼仪之邦、得能用之才的目的。此外,将高校党建与弘扬传统文化相结合,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平等参与世界经济文化交流也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