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有利
(重庆市字水中学,重庆 400021)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习目标等,进行有针对性地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从而启发学生对物理相关知识的深入思考,激发出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通过创设多种多样的问题情境,可以将复杂多样的相关物理知识形象、具体地展示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思考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更好地理解物理相关知识。
物理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一种,其中很多知识内容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在物理教学中,在教授一节新课之前,教师都要尽量回顾和复习之前讲过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启发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通过自我研究和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让学生在回顾旧有知识后,能够更好地建立与新知识的联系,从而帮助学生更容易学习和理解新知识,提高学习效率[1]。
例如针对加速度这一课,主要是教授速度变化的快慢的知识,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加速度的一些概念,它们的物理意义,以及与速度快慢的相关区别等,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加速度的公式和符号等。所以,要想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加速度内容知识,就应该先通过课程回顾,回顾之前速度的相关知识。教师可以这样进行问题情境创设:某人想购买一辆小汽车,他看中了甲、乙两款车,它们主要的区别在于启动性能和制动性能,其余方面都差不多,这个人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接着教师提出问题:前面曾经学过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那之前的知识是否可以运用到此处,帮助这个人选车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复习速度相关的知识。然后教师给出甲和乙这两辆车的启动性能和制动性能的变化图,横坐标是t,纵坐标是v,通过甲和乙的速度和时间变化图,引导学生再一次复习速度-时间的图像,然后让学生回答从图像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在学生回答后得出结论:甲车和乙车的速度都发生了变化,而且速度变化的快慢不一样,甲的速度变化比乙要快,紧接着引出问题:如何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呢?从而引出本节加速度知识的学习。
物理学,主要是有效运用数学相关的知识概念,运用实验等途径,检验推导的相关理论,同时它也是当今世界相对更为科学的学科,在社会中具有广泛的运用。所以,实验是物理学习和研究的基础和核心,实验教学水平的优劣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物理学习水平的高低。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实验情况,创设有效地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地思考,激发学生探索实验的兴趣和欲望,从而提高物理实验的教学效果[2]。
例如在“探究弹簧弹力和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中,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弹力的大小与其形变量的关系,了解弹簧弹力与其形变量的正比关系,以及在实验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验之前,教师要准备弹簧秤、钩码、直尺和铁架台,以及课件和多媒体展台等,学生要准备三角板、笔和练习纸等。教师先提出问题:什么是形变?什么是弹力以及它产生的条件有哪些?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纠正和总结,用多媒体展示出答案: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形变等。接着教师继续进行问题情境创设:前面我们知道了弹力的大小和物体形变量有关,那么对弹簧来说,弹簧形变产生的弹力与弹簧形变量有什么定量的关系呢?然后引出本节课的弹簧实验。在弹簧上先挂上钩码,在钩码数量逐渐增多的情况下,让学生观察并进行定性分析,让学生回答怎样定量描述弹簧弹力与形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此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实验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分组,通过教材讨论实验的步骤,接着展开具体的实验。教师在在物理实验时,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主动性,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物理实验的效果。
物理除了以实验为基础外,还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深入联系生活,创设相关地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提高他们进行物理探究的效果。在热学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联系生活中相关的情境,展开问题创设。例如在烧开水时,怎样节省时间和用电量?方法是可以先加一点热水,加快分子的运动,使分子扩散加快,然后再逐渐加水。磨菜刀时为什么要不断浇水?原因是在磨菜刀时,它和石头摩擦时做功,产生了热量,于是刀的内能不断增加,刀表面和内部温度不断升高,金属的硬度变软,刀口便会钝化,利用浇水导出热量,使刀内能变小,温度降低了。运用此类与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有效提高了物理教学的效果。
在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具有广泛的运用。教师可以分别在课程回顾时、在物理实验中、在与生活的联系中进行问题情境创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