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佳玲
(湖南工业大学,湖南 株洲 412007)
西周《礼记·文王世子》记载“天子视学,大(昕)鼓征,所以警众也。”即指在天子视察学校时,学校天亮便击鼓催促学生早起准备接受视察。由此可见,自古学校教育中便存在督导媒介来规范学生行为。相比其他教育层次,研究生教育更加注重多样化的技能和知识的实用价值,可谓是学问圣殿里的高级阶段。从早期的德国创立研究生教育以来,导师制应运而生并延续至今,世界各国普遍纷纷效仿。受传统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师生观念及“师父带徒弟”的作坊经营模式影响,因此,中国形成以导师这一主体为学术轴心的“学术导师”的研究生教育培养雏形。导师不仅仅有“传道授业解惑”之天职,更有督责研究生之责。它不仅体现师生之间基于知识传输的学术交往关系,而且涵盖精神交往和道德教化关系。教育变革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的所思所为。[1]而新时期下,我国的研究生导学关系中的知识传授关系、道德教化关系和课程评估和督导体系正遭受现代性弊端的冲击。这不仅影响研究生个体发展和我国的高层次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更对我国建立科技型、创新型社会起到重大阻力。
由于传统的机械化应试教育机制和“管教式”师生关系,新时代背景下研究生教育改革面临着以下四个方面的巨大挑战。
毛泽东曾论述:“吾国学制,课程密如牛毛,虽成年之人顽强之身,犹莫能举,况未成年者乎?况弱者乎?”[2]国内研究生面对杂货摊式的繁重课程,往往抓不住重点从而导致“舍本逐末,头尾颠倒”的现象。课堂之外“另起炉灶”即研究生课外素质教育轰轰烈烈,课内应试教育如火如荼的不良现象。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导师只是传统的“教学技术员”和“教书匠”。在教学实践中,部分研究生导师没有走出自己的书斋切实的深入教学情景中体验真实的实际教学情境。缺乏教学经验和研究生分阶段培养方案的培训;在整体教学方式沿用传统的灌输式地说教、高压式地管教。课程实践中动辄制止、驳斥学生的言论,教师话语独裁的“一言堂”现象层出不穷,呈现出“我说你听、我打你通、我压你服”的态势;造成了“知、情、意、行”的割裂,导致学生在思想上无触动、情感上无共鸣;课堂内容固定、教学方法老套陈旧、课程系统过于专业化致使出现“消磨个性”、“减少灵性”等现象使学生陷入被动而全不能主动自发地思考,使研究生教育中实际的教育方向和发展目标背道而驰。
学术研究的目的应是探究真理、服务社会,而部分研究生缺乏学术志趣,未深刻意识到学术研究的职责所在,缺乏进取心、敷衍塞责,纯粹为了研究生学历的敲门砖而学习,能脚踏实地来做研究的寥寥无几,以致有调查指出“硕士研究生的科研水平极其低下,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几乎为零”[3]。功利化的求学目的、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外界的诱惑使研究生无法按要求完成学术任务。如此一来,在读研期间懈怠迷茫,停留于不断热衷各类实践活动的表象,缺乏专业知识积累和科研创新的激情,无法真正深入学术研究。
目前国内研究生考试形式单一、陈旧,考试题型、试卷知识分布不合理。纯粹追求高分的教育机制和考试体系对于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实在有失偏颇之处。学校人事管理制度、绩效考评、学生考评制度等方面缺乏有效的量化标准。一般评估人员专业性知识和技能比较欠缺而会造成评估标准上的误差,对于研究生的学习情况,论文科研成果,性格各方面都无法做到深入了解,导致评估结果仅仅停留在表面,研究生评价中,学校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及进步水平难以做出客观判断,追根溯源是由于部分导师缺乏基本的教育测量与评价能力素养。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提升离不开评估体系的保驾护航,科学的学科评估体系与考试制度更是自我反思和师生双向教育的良性互动平台。
人心不古,世风日下。部分研究生为谋取更多的学术利益不惜一再突破道德底线出现"包工头""抄剽窃"和"商品化"等学术道德失范现象,如参考文献中的用而不引、不读而引,伪造与篡改数据、重复抄袭他人研究成果等等。导师的德行举止在研究生群体中在具有极强的示范效应,然而部分研究生导师依旧存在职业思想、道德素质和教书育人意识薄弱致使不断爆出导师失德事件,面临社会的质疑,教师的优越感和自豪感也被磨灭,致使在研究生中的威望下降或饱受诟病。教育范围内的学术道德在现代社会进程遭遇了重重险阻,着实令人堪忧。
经过十多年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研究生教育实现了规模的跨越性增长,但是研究生科研知识匮乏、学术不严谨、拓展能力弱和“新瓶装旧酒,换个瓶子而已”的课程改革弊端依旧制约着我国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战略发展,要想悬崖勒马并改变这一现状,研究生高校必须要调整课堂教学要素,改变人才培养战略,使之回归教育本身,因材施教。改变“先知先觉、先入为主”的权威姿态,学校可以通过教室采用的马蹄形或圆桌式的摆放形式取代了插秧式的摆放,吸引课堂上研究生的注意力引导研究生主动合作。其次,在课堂中应引入一种探究式教学氛围和场景,共同研讨并逐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研究生教育思想。导师应通过建立一种合理有效的师生课堂教学机制消除“学术定位不准”“读书无用论”的非议和杜绝教学理论与教育实践存在“两张皮”现象。
学术之名,非在皇皇巨构,同样存在于绵密幽微的精耕细作之中。想改变传统研究生教育“为毕业而写论文”的观念偏见。要认识到日积月累的专业知识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要素。在求知探索的学术殿堂里仰望星空,在追求真理的理性光辉下围绕学术研究展开互动和交往。导师往往对其研究的学术领域中有价值的问题有着比较清晰的了解和特殊的学术洞察力。因此,导师在指导进行学术研究或者科学创新的过程中,应以加强研究生知识储备为前提,尊重研究生的主体个性,给予研究生自由创造的空间,让研究生能够做有价值的研究。"导师制"作为一项优化研究生培养的创新举措,关键在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理念下多维度柔性融合。在研究生教育的创新改革中,导师作为辐射主体向外渗透学术创新精神时刻影响和感染学生,鼓励其专注学术创新和自主研发科研成果。
目前国内的中期评估虽不再纯粹依赖考试中的纸笔测验而是通过科研成果和学术活动参与度作为衡量的“筛子”与“准绳”来考查学生,“考试和阅卷过程,实际上变成了一种师生之间自由对话的过程。教师授课的成效与问题跃然纸上,学生在这一学科中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也跃然纸上,过去抽象而模糊的东西,一下子变得具体而准确了。”[4]因此,导师需要围绕教学宗旨和目的,不断丰富考试形式,多开展论文交流和方法研讨,科学命题。目前国内评价的指标虽有改善却过于局限于认知领域,是一种封闭的过程,采用僵化的书面评估分数相加,结果也是终结性的。学校可以采用档案袋评价法,通过建档直接化呈现研究生学习轨迹。档案袋评价指标注重考察研究生的综合素养,通过开放性的空间延伸至课堂外、社会中。用自我反思、出勤表、文字记录、照片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来动态发展的评价与考察,这更利于研究生实现自我监管、自我调控、发展元认知。导师在中期检查的时候通过这些作业实绩评估研究生能力水平,发现研究生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诊疗”。通过分析原因、落实措施使偏差行为得到有效抑制、矫正和调整,逐步达到整体最优化。从而真正实现评价的发展功能。
学校是一种建构的教育环境,通过“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氛围熏陶来培养研究生的道德规范。研究生导师除了扎实的学识,还需要有道德情操,有仁爱之心健全人格。面对目前研究生教育的现实困境,研究生高校必须牢牢从以下三个方面健全师德建设的制度。一是培育崇尚修身养德的高校文化。要将“学以济德”的理念贯穿到高校文化构建的具体实践中来,优化德育环境。二、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师风宣传活动,表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的导师模范,宣扬以德施教的先进事迹,展现当代导师的精神风貌,促进营造厚德博学的优良作风。三、研究生高校应将学习师德规范纳入导师培训计划,加强研究生导师职前德育培养,始终把德育工作贯穿于研究生导师培养过程中,并使其常态化、制度化。
德才兼备的师资无疑是实现卓越教育的必要条件,要想真正意义上提高新时期下高等教育的品质,就应该时刻把“教师置于核心焦点”,倘若背道而驰,那么一切设想都将“流于空谈”。因此,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中应强化“导师团”为组织领导核心的监管评估体系,加强研究生教育的学术创新和科研的德育鼓励机制,营造立德树人校园环境,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打造纵横联动协同格局。形成1+1大于2的整体合力。为培养有民族精神和国际视野的新一代,我们需要大力培养一支道高德重、诲人不倦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协同为研究生教育的良性发展建立了内外平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