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行切勿盲目评论

2019-01-15 02:52辛晓星艺术品鉴杂志艺术总监长安画派学术专家
艺术品鉴 2019年1期
关键词:徐先生后人瓷器

辛晓星(《艺术品鉴》杂志 艺术总监 长安画派学术专家)

500万的大奖很诱人,但你身边有谁中过呢?所以还是踏踏实实工作,积累学识,刻苦钻研,广泛涉猎,再加上好机缘,才能取得真正的收获。

有一次,一位学绘画的朋友在谈论一幅齐白石的草虫画,她始终想不明白,为何这些简单的作品件件抢手、价值不菲,而她自己的荷花、牡丹、虫鱼,却无人问津,糊口都难。我只是简单地笑了笑,并未作答。因为她只是浅显地临摹一些作品,迎合市场,根本谈不上创作。这类人没必要做过多解释,也不必过多指点,因为学术背景差异,研究深度不同。

我很敬重老派的学者,比如徐邦达先生,首先他基本功非常扎实,对中国书画史、文献学都很有研究。无论你问到历代的哪位书画名家,他马上就会讲出他的字号,生卒年,代表作,风格师承,特殊用笔,雅号以及艺术领域的贡献。如果你拿着作品去找他鉴定,他能准确判断出作于哪一年,作者当时状态以及时代背景如何,装裱属于哪一派,讲出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来印证他的观点。真迹有什么特点,后人题跋代表的观点,还是只是家藏而已,重视考据相当严谨。我的一位老师去徐先生那里,请过目一件起首残字的王铎草书,没有年号,只有落款。徐先生当场指出哪一年作,在何种情况下,作的这幅与众不同的书法,并现场文字讲解,补齐缺字,可见先生专业之精深。过人的眼学,浩瀚的知识,深厚的学养,怎能不让人肃然起敬。

现在很多“专家”本身精研不够,在自己的领域还勉强凑活,却总喜欢跨领域发表观点,不仅可能对初学者造成误导,更可能贻笑大方。比如一位作家,对瓷器鉴定发表观点,因为自己有过几年的研究,理论上勉强能说得过去。但一提起他的收藏,对真假的判定就能让人笑掉大牙。“我这元青花比《鬼谷子下山》那件器型都大,更加精美……”“我的高足碗,故宫也只收藏了几件……”迷之自信,其实都是后人仿品。

书画、瓷器的鉴定,书本上仅可以学得表面知识,理论的精华还需高手点拨。古玩字画行一直都是父传子子传孙,这门精妙的眼学很少传给一般人,更不是读上几本书、逛几天古玩城就能成为专家的。所以说,千万不要拿你的业余爱好挑战真正专业人士的眼学。

猜你喜欢
徐先生后人瓷器
瓷器中的文人雅趣
解析元代瓷器——釉里红瓷器和钧窑瓷器
从前从前,有个人爱你很久很久
从前从前,有个人爱你很久很久
从前从前,有个人爱你很久很久
从前从前,有个人爱你很久很久
2008年至2016年4月罐类瓷器成交TOP20
“洪州窑”瓷器赏与鉴
突出特色学雷锋“五老”潜心育后人
身残创基地 呕心育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