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奕,尹爱青
(东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吉林 长春130024)
国家剧院(National Theatre),是现代政治国家所提供的主要用于表演艺术展演的、代表国家形象、承载民族特性的公共性文化设施,是国家表演艺术的最高殿堂①有研究者认为,剧院的历史非常久远,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的古希腊,当时古希腊人建造了用于祭祀酒神狄俄尼索斯的永久性剧场——酒神剧场,此外还有知名的古希腊时期埃庇道鲁斯剧场以及古罗马的圆形剧场。文艺复兴以来剧院建设在民族国家形成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对公众的民族国家认同形成、公民德性与审美情趣涵养发挥着重要作用。参见周正兵:《国家剧院的目标与实现——以英国国家剧院为例》,载《戏剧》,2016 年第2期。。就其性质而言,国家剧院是国立剧院②剧院作为舶来品源自西方,在汉语知识界,国家剧院也被翻译成国立剧院,二者为同义语,鉴此,本文中对国家剧院和国立剧院不做区分。,属公益性质的国家文化机构,其设立的目标在于增进国家认同、弘扬民族文化、传播人类艺术精品、提升国民文化素养。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众多城市纷纷投资建设大剧院,观察家提出,中国城市正在集中出现“大剧院热”,并且这种热情一直处于升温状态。相关数据表明,从1998年开始,全国范围内已经有了超过260个改建以及新建的剧场,国内一共有2000家以上的剧院,其中投资超过10亿的大型多功能剧院也已经超过了40个,并且还在持续修建中,不仅直辖市、省会城市建有大剧院,在一些二三线城市剧院也随处可见。[1]毋庸置疑,这种“大剧院热”反映了城市建设的人本理念,也体现出政府主动回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但另一方面,也应当承认,在时下如火如荼的“大剧院热”中,不少的剧院缺乏论证,管理和经营形式十分粗疏,与剧院建设相匹配的“软件建设”较为滞后,甚至一定范围存在盲目跟风、资源浪费的问题,这恰恰反映出“大剧院热”的非理性一面。充分体认国家剧院的美育特点及其美育功能,是更好建设与运营国家剧院的根本,而国家剧院建设与运营,应以增进国民审美修养、文化自信为旨归,强化内容体系建设,注重对现代传播手段的运用,从而有效促进国家剧院美育功能的发挥。
世界范围来看,国家剧院较为集中地出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最有代表性的国家剧院有1963年创建的英国国家剧院、1971年建立的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1960年的日本国家剧院、1972年设立的澳大利亚国家剧院等。研究者指出,国家剧院在现代民族国家兴起,特别是在国家认同凝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按照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观点,作为一种想象的共同体,民族国家借助其传统、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国家剧院等形式被领悟和想象,正是在这些展演活动中,国民增进了对国家和文化传统的认同。[注]参见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除了增进国家认同的功能,国家剧院在国民审美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蔡元培提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注]蔡元培作为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在美育的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不仅对当时的教育方向起到了指引作用,同时也为后来的文化事业发展、城市建设等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蔡元培的美育思想诞生于民国时期,是时,西方列强入寇,先生深感晚清及民国政府之无能和国家之孱弱,在西来文明的侵袭下,中国社会步入“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在思想文化领域,传统儒家思想和道德体系面临严峻挑战,中国数千年积淀下来的伦理道德也濒临瓦解。蔡元培认为必须广泛开启民智,用教育改良的方式来实现救国图存的愿望,因此提出通过教育增强国民素质和修养,他明确提出:“吾国之患,在政府之腐败与政客军人之捣乱,其根本,在于大多数之人皆汲汲于近功近利,而毫无高尚之思想,提倡美育足以药之。”先生认为只有美育才可拯救世人之心智,继而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首先将美育列入国民教育五项方针之一。参见蔡元培:《美育》, 见《蔡元培教育论著选》,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5年,第597-599页。。美育是属于美学范畴的,从实践上来说,美育也属于教育范畴,其目的在于“陶养感情”。在现代国家的国民审美教育体系中,国家剧院以其独特的优势,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蔡元培所言,国家剧院是国民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其集中呈现一个民族最为优秀的文化,展现人类文明最为杰出的品格。充分发挥国家剧院的美育功能,激发国民的道德感、责任感,让更多的人感受美的熏陶和艺术的升华,恰恰彰显着国家剧院的美育价值。
缘何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都会不约而同和不遗余力地建设国家剧场?知识界给出了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回答。有论者沿袭尼采、席勒的剧场伦理学说,强调剧院的伦理功能,认为剧院是具有艺术性的带有伦理功能的物化空间,“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创造和搬演不断发挥出在法律量裁之上的道德审判职能。……通过艺术对道德与情感的对接给现实施加影响。现实伦理事物能够在剧场这个特有的艺术氛围中重塑自身的形象,形成艺术的伦理映像系统。剧场于是逐渐发展成为体现伦理关系、伦理冲突、伦理意境、伦理精神的艺术场域形式”[3]。另有研究者基于英国国家剧院年报的分析,提出国家剧院的愿景是建设戏剧艺术的国家中心,致力于打造精品艺术项目,促进艺术发展,尽其所能地吸引观众并为其提供无与伦比的体验,同时促进艺术学习、艺术参与和艺术传播,实现作为国家剧院对全国戏剧艺术的带动作用。[4]
毋庸置疑,上述观点都从自身的角度,准确阐释了国家剧院多维功能的特定面向,但不容忽视的是,国家剧院在整个国民美育体系中,具有独特的价值与优势,恰如斯坦尼拉夫斯基所言,剧场不只是布景的工厂,它还是人类心灵的工厂。[5]具体来说,国家剧院的审美教育品格,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物质之美。举凡国家剧院建设,往往成为一国一地之艺术与文化地标,其建筑之美是其给人的第一印象。当然,这种物质之美的意义绝不仅仅限于其外观的华贵与优美,更在于其所代表的神圣性与崇高感。空间即秩序,进入国家剧院的物质空间,自然为其庄严、肃穆、优美、高雅所打动,而这种感受,乃基于人们对国家剧院作为艺术殿堂意象之体认,基于人们对艺术展演活动的情感期待和审美趣味。
第二,情感之美。毋庸置疑,每个人都是具备感情的,人的行为并不是与生俱来就高尚和伟大的,这主要是因为感情推动力不够大。增强这种推动力,让其变得更强大,是需要陶养的,而陶养的手段就是美的对象,其作用就称为美育。[6]290-291“陶养感情”是指培养情操和涵养感性能力。“陶养”不同于“享乐”,享乐是一种纯粹的情感发泄,并没有理性来指引方向,很容易让人们肆意流露情感,所以这属于“不正当”的。陶冶情感,则是美育的基本价值。换言之,“陶养感情”的最好方式,是参与到艺术审美的活动中来,通过艺术创作及其欣赏,培养人类情感的表达,这恰恰体现了美育的独特价值。国家剧院代表国家艺术的最高水准,向广大民众提供审美实践的平台,以欣赏的方式将大量经典的艺术作品呈现于世人面前,是审美的绝佳途径。国家剧院的涌现正是国家在逐步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为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的需求而建立的。国家剧院为国人提供了高雅的休闲去处,既丰富了国民的业余生活,满足了人们美好的精神需求,又排减了低俗的消遣活动,以高雅的文化引领国人享受高层次地的精神生活,以此实现蔡元培所言的“陶养感情”。
第三,道德之美。国家剧院是优秀艺术作品展演的重要场域,汇集了古今中外代表人文精神最高水准的经典作品,这些作品生动呈现了人类精神和社会生活的伦理之维和道德之维,通过展示伦理关系、显现伦理冲突与困境、创造伦理意象、彰显伦理精神,剧场形塑了道德评判和道德反思的精神空间。[3]其内容涵盖国家、民族、家庭、亲情、职业等多个道德领域,通过演绎和抨击虚伪、私欲、傲慢、偏执等种种负面道德形象,弘扬和彰显人类道德行为的精神力量,剧场成为澄清道德困惑、凝聚道德共识的公共领域。[7]其所昭示的道德之美,对于塑造国民的道德感、陶冶道德情操,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总之,国家剧院作为国民美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具有演出场地的物质属性,更是政治、经济、文化的符号载体,国家剧院作为剧院的翘楚,代表国家最高艺术审美标准,代表国家公民的文化福祉,理当承担国民审美教育的重任。
国家剧院以其建筑之美结合高品质的经典作品、强烈融入感的现场演出及国家剧院公众性的特点使其成为美感教育的重要载体。就其美育特点而言,体现在直观性、融入感和公众性三个维度。
剧院的审美教育和其他审美教育形式上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剧场提供的现场演出的直观性。现场直观性对人的美感具有更深的感受和更强的激发,剧院演出的直观性特点为观众培养这种美感提供了完美的环境和最佳的途径。相比课堂上的音乐欣赏课,或者从电视、收音机收看和收听音乐会现场,常常受到设备和地点的影响,因此无法真切地体会到音乐带来的美感。在《与〈时代画报〉记者谈话》当中,蔡元培指出,中国存在很多无法看见的东西,例如文章。在文章中可以讲述很多内容,然而尽管文中描绘得惟妙惟肖,我们依旧只是读文章而已。喜马拉雅的壮丽、西湖的柔美等,仅仅阅读文章肯定比不上看见景象或者身临其境更容易感动,而且,通过文章感受到的东西和亲眼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印象也不同。[8]依如是说观之,则不难发现,直观的、现场的美感体验是剧院的现场演出传递给观众的直接反应,没有任何的修饰或夸张变形,这种美感的体现是直接的、近距离的,其他形式很难与之相比。
美育可以通过美感启迪人的心灵,到达人类情感的最深处,从而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让艺术与观众真正连接起来,这是审美教育的又一特点。任何一种艺术创作均是基于艺术家对社会、自然以及生活的感悟和体会形成的,表达的是一种情绪和感受,而这种情绪和感受又通过各种艺术表现手法影响更多人,引起更多人的共鸣。剧院上演的经典剧目例如歌剧、舞剧等,均需要具备布景、服装、道具、化妆以及灯光音响的配合,使艺术作品更加充分而真实地还原、展示出来,让观众似入于实境,从而更完整地发挥“感情移入”的作用。当剧场的灯光熄灭,随着剧场帷幕的缓缓拉开,观众仿佛身临其境完全融入其中,随着剧情的发展,人们的感情随着角色的情感波动,作品所要传达的内涵和情感便很容易地通过“感情移入”的形式传递出去,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就很容易得到观众的接纳和认可。
随着国家公共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作为国家社会文化公益机构的国家剧院,其公众性与普及性与日俱增,不同身份、职业、年龄的人都有权进入剧院,剧院让更多的人享受经典而高雅的文化大餐,所有人都可以去欣赏美。正所谓“美学之断定,以快与不快之感为基本,而初不本于知识”[9]。由于国家剧院的公共性,决定了观众来这里学习、欣赏的平等和自由,对美感的体验不会因为知识水平的高低受到限制,只要感受美并且体会到快乐都是很好的审美体验。在这里,对于每一位观众而言,艺术作品既属于自己同时也属于大家,这也充分体现了美育是具备普遍性的。“一瓢之水,一人饮了,他人就没得分润;容足之地,一人占了,他人就没得并立。这种物质上不相入的比例,是助长人我的区别,自私自利的计较的。转而观美的对象,就大不相同,名山大川,人人得以游览;夕阳明月,人人得而赏玩;公园的造象,美术馆的图画,人人得而畅观”[6]266,因为剧院具备公众性,所以它上演的所有作品都可以让人们一同分享,就像人们共享朝阳落日、河流山川一样,此外,这种公众性可以让观众汇聚在这里,将传世经典提供给大家欣赏,可谓是“独乐乐不若与人同乐”,由美感而得的幸福感会迅速地传递扩散开。美育的普遍性可以很好地消除人们之间的隔阂与缝隙,利己之心不复存在,剧院的演出对前来观演的任何人都是公平的,并不会因为有人欣赏了别人就欣赏不了,国家剧院的公众性使艺术具有普遍性,国家剧院为大众享受自由、平等的美感教育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当大幕降落,每个走出剧院的人脸上都充溢着或幸福或凝重或感叹的神情,人们徜徉在各自的感受中,或沉浸在回味思考中,美育之花在心中优雅绽放。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周恩来、马叙伦等多次强调美育作为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价值与意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剧院因其在国民美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得到了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着持续快速的增长,在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大环境下,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政策号召下,国家剧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这种繁荣景象,固然体现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尚审美需求和国家致力于推动国民美育体系建设和增进文化自信的不懈努力,但另一方面,也应当看到,时下国家剧院建设热潮中,也存在着一些隐忧。而对国家剧院美育属性和美育特点的理解,无疑为我们理性看待时下国家剧院建设的热潮提供了有益的参照。
根据文化部2014年委托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开展的一项研究,从建设上海大剧院开始,在20多年的时间里,众多城市投入了建设国家剧院的热潮。[10]据不完全统计,1998年以来,全国新建、改扩建剧院266个,总投资约1000亿元。其中,1998年至2000年建成34个,“十五”期间建成61个,“十一五”期间建成102个,“十二五”前两年建成69个,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从建设规模看,62%的剧院面积在1万至5万平方米之间,面积小于1万平方米和超过5万平方米的分别占24%和14%;从建设投入看,51%的剧院建设总投资在1亿元至5亿元之间,建设总投资小于1亿元和超过5亿元的分别占31%和18%;从建设内容看,剧院的设施功能不断完善,设备配置不断齐全,演出条件不断改善,包括国家大剧院在内,舞台台口宽度超过18米的大型剧院有69个,占25.9%。[11]毫无疑问,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剧院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体现在数量大幅增长,且众多城市建设的国家剧院从硬件层面来讲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另一方面,这种建设热潮中,也暴露出多个方面的问题。从剧院建设角度来看存在着“重外形、比奢华”的现象,出现了诸如重视外观设计而轻视内部功能建设、片面追求剧院建设规模而忽视剧院运营和观众基础培育、剧院建设与演剧体系功能性需求脱节、盲目模仿欧洲舞台设计、对民族艺术作品展演需求缺乏考虑以及选址不当和建设同质化等一些问题。[10]从内容体系建设来讲,与各地如雨后春笋般集中出现的各类大剧院相比,歌剧、舞蹈剧、戏剧、音乐剧、地方剧等艺术作品的创作,以及公众审美素养的培育显得尤为滞后,遂导致不少大剧院存在利用率低、经营困难的现象。
上述现象,背后固然有中国艺术创作体系和国民艺术教育发展不充分的原因,但不容忽视的是一些地方在谋划和论证国家剧院建设的过程中,更多看重的是国家剧院的“文化地标意义”乃至其作为一种高端公共文化设施对城市形象、地产开发带来的“溢出效应”,而对于剧院建设的美育属性和功能理解并不充分。本研究认为,回归国家剧院的美育品格,对于走出上述迷思与困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让国家剧院建设热潮,回归美育的本位和品格,真正发挥国家剧院在国民美育体系中不可替代的优势与作用,首先需要明确国家剧院的建设定位,在此之外,更应着重加强内容体系和支撑体系的建设。
1.优秀剧目是国家剧院美育属性的基础保障
国家剧院上演的世界优秀作品题材丰富,包含了戏剧、舞蹈、音乐等艺术作品,这些都能有效地培养人们的美感。美育可以让人们通过音乐、文学作品、绘画等找回丢失已久的情感。当我们看一幅图画作品、听一首旋律,或者阅读一篇文章之后,经常会产生不一样的感觉,好像周围的空气都变得柔和起来,眼睛所看到的所有事物都变得非常美好,好像生活在这个社会中要肩负着重要责任和使命,不但要让所有人都能吃得饱,穿得暖,有住处,而且要让人们在确保正常生活的同时充分享受人生的美妙,学会享受人生的智慧,也就会了解到人生的魅力之所在,人们之间的感情也会随之变得更加深厚。[12]国家剧院给观众呈现出的作品通常都是流芳百世、经过时代检验的经典作品,通过这些作品可以让人们的情感变得更加丰富、高尚。剧院上演的经典剧目既是美的主体,又是美育的内容,剧院同时还充当着把关人的角色,对剧院演出的节目进行严格筛选,以保证剧院中上演的经典作品是人类崇高精神文明的汇集与浓缩,使人在欣赏演出时,除了感受到跨越时空之美感更能得到感情的“陶养”,而且也让美育真正在国民教育中生根。但必须承认,现阶段与国家剧院硬件建设热潮极不相称的,是相关高质量艺术作品的创作显得十分滞后。通过激发艺术创造领域的活力,繁荣艺术创作才能为国家剧院良好运营提供源源不断的优秀作品。还应看到,对于不同城市而言,应立足城市特色和地方特点,开发市民喜闻乐见的特色作品,增进城市认同感,繁荣地方文化。
2.应以自由多样的审美形式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
现代国家剧院已打破传统的剧院概念,并非只是演出剧目、音乐的场所,同时也是美术、建筑等多种艺术手法的综合,是将建筑、舞蹈、戏剧以及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充分融合在一起的艺术博物馆。以国家大剧院为例,从走近剧院开始,剧院本身的建筑之美已映入眼帘,每日总有许多人驻足停留在大剧院周围流连忘返;走进剧院,精美的建筑内饰、各种雕塑和摄影作品比比皆是,令人目不暇接。节目种类多样,歌剧、交响乐、舞蹈、舞剧、话剧、戏曲满足不同人群的审美需求,既可以满足高艺术素养的艺术人士,也针对艺术普及的普通民众;既给艺术专业的学生和艺术家们提供艺术创作、实践的平台,也为普通学生和民众提供终身学习艺术的窗口。国家剧院以自由多样的审美活动展开滴灌式的国民艺术素养培育工作。此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国家剧院的文化传播迎来了众多新的机遇。例如在笔者撰稿期间,国家大剧院古典频道对指挥大师巴伦博伊姆率领的柏林国家歌剧院管弦乐团的顶级交响盛宴进行了线上同步直播,据统计逾有95万人次观众看了线上直播。毫无疑问,“网络大剧院”开启了审美教育的另一扇艺术之门,让更多人能够低成本、低门槛地走近艺术。时隔一天,指挥大师杜达梅尔携柏林爱乐乐团见证了国家大剧院的另一种艺术传播途径——“演出第二现场”,即在大剧院艺术资料中心、新闻发布厅和台湖舞美艺术中心特设三个直播分会场,通过传输技术对两场音乐会实况进行高清同步直播,两天两场音乐会大约1500名观众免费走进“第二现场”观看演出。可以预见,随着艺术形式的不断丰富和展演、传播手段的不断进步,国家剧院将能够更加有效地回应国民不断增长、不同层次的审美需求。
3.通过多元化的文化交流促进国民审美视野的拓展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家剧院除了立足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扬,同样重视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旨在让世界艺术做到融会贯通,繁荣共生。以国家大剧院为例,自成立以来,一方面积极拓展国内艺术院团和艺术门类的互动交流,288家中国优秀院团相继登上大剧院的舞台[13]347,通过民族经典艺术作品的展演,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另一方面建立有效通达的交流渠道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与国外131个国家驻华使馆以及368家国外剧团、表演艺术中心、演出团体等艺术机构建立了常态化的文化艺术交流关系,范围涵盖了歌剧、交响乐、舞蹈、爵士乐等众多艺术门类[13]347。多元化的文化交流促进了世界文化繁荣的同时也扩大了国民的审美视野,丰富了国民的美感体验,这种多元文化的呈现与展演,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恰恰是在不断地交流与分享中,文化自信得以不断成长,从而逐渐达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和谐、繁荣共生景象。
4.注重普及艺术教育,扩大国家剧院受众群体
国家剧院除了正常的演出机构以外,常设有普及艺术教育部门,专门负责艺术教育普及工作,打开剧院与国民的艺术交流之窗。以国家大剧院为例,从 2007 年开始,国家大剧院设立了艺术教育部。目前,国家大剧院在艺术普及教育方面已卓见成效,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开展不同艺术普及活动。例如:“青少年普及音乐会和青少年艺术周”主要是针对青少年开展的;“经典艺术讲堂”则专门为普通大众而举办。为了突出国家剧院的公益性质,扩大美育受众群体,在数字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国家大剧院利用数字电影手段拍摄了大量的歌剧电影,借以推广和普及歌剧艺术,特别是边远地区的人民,在家门口就可以观看经典歌剧,享受高雅艺术的熏陶。在英国,为了使剧院扩大影响力和扩大观众群体,数字影院里兴起了“直播影院”的风潮。英国国家剧院于2009 年 6 月 25 日向全球影院直播在英国国家剧院演出的自制剧目《费德尔》,包括欧洲和北美在内的 50000名观众观看了这场直播,让伦敦以外的观众也有机会欣赏英国国家剧院的最新作品。[14]可以说,从世界范围来讲国家剧院都是受众最广的审美教育载体之一,是国民审美教育的主力军,归根结底来源于国家剧院的公益性这一根本属性。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美育的价值在于使人本来短暂的人生变得丰富多彩、富有情趣;美育使人精神畅快,而人往往在精神舒畅之时,便会对事物的兴趣大增,就此可以“因其关联的地方去从事科学的研究”,从而更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美育旨在“陶养感情”,培养“完善之人格”。在当今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会越来越高,特别是国家“美好生活”发展目标的提出,更是将美育提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国家剧院作为国家艺术的最高殿堂,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来进行国民审美教育。体认和理解国家剧院的美育属性、美育特点和美育优势,为我们审视时下蓬勃兴起的“大剧院热”提供了有益的视角。坚守国家剧院的美育品格,让国家剧院在国民美育体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对于增进国民艺术审美修养,提升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还应看到,国家剧院美育功能的发挥,有赖于整个艺术创作体系的发展和艺术呈现与传播形式的创新,唯有坚守本位、坚持改革创新,才能真正让国家剧院成为国民“心灵的工厂”,成为美的载体和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