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欣茹 杨柏宏
随着中日两国发展,“恩”文化也随之出现了差异。本文针对中日家庭中“隔代抚养”、“孤独死”现象进行数据调查,同时采用从现象到原因的分析方法,对中日家庭“恩”文化的“债务性”和“被动性”进行了比较,分析形成差異的原因,对现阶段关于“恩”文化的研究进行了简单的补充。
一、中日“恩”文化的定义
无论中国还是日本,对“恩”文化似乎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通过文献和现象可以发现,中日两国的“恩”都主要包含“施恩”、“感恩”、“报恩”三个阶段,三者兼备才能称之为“恩”文化。“恩”文化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在每个场合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二、中日家庭中的“恩”文化现象及对比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中日“恩”文化的含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改变,“恩”文化在中日家庭中也逐渐被重视起来,成为了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之一。
(一)隔代抚养
据中国老龄中心调查,2012年中国帮助子女照顾孙子女的老年人比例达66.47%,中国南部地区近九成的老人参与抚养第三代,“隔代抚养”这一现象在中国已经十分普遍。
反观日本,老年人却很少帮忙抚养孙子女。日本某企业以2509名50岁中年男女退休后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多数人的想法是继续工作、外出旅游或安度晚年,极少有人会帮子女看孩子。
鲁斯·本尼迪克特认为,在日本社会中,“恩”不同于无偿的爱,“恩”作为一种债务被偿还,所以“报恩”被看作与“恩”全然不同的另一个范畴。由此可见,关于“隔代抚养”这一现象,中日的观念有着很大不同的原因,主要在于“恩”的债务性。“债务”的观念深深扎根于日本人的心中,与其让父母帮忙照顾孩子,无形中背上父母的“恩情”,还不如从一开始就不去欠下这种“债务”。而在中国,“恩”的界限相对模糊,子女请求父母帮忙理所应当,从而导致中国的“隔代抚养”现象更加普遍。
(二)孤独死
日本在数年前就提出了“孤独死”的概念:独自生活者死亡时没有任何人看护或知晓,并且其死亡到被发现有一定时间间隔的社会现象;近年来,中国也提出了“空巢老人”等概念。事实上,“空巢老人”与“孤独死”现象有着密切关系。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人口数据)
“孤独死”的概念在中国提出较晚,可以根据近几年中国65周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及空巢老人占比为依据进行类比分析。数据显示,中国65周岁以上的老人和空巢老人数量不断增加,可以预估“孤独死”人数将会越来越多。
中日“孤独死”现象中,主体的共同点是“独居”,不同点在于“独居”的主动与被动。中国自古重视“孝”和“报恩”,但随着社会发展,子女往往容易认为对父母物质上的供养就代表孝心,与父母缺乏沟通,让老人陷入孤寂之中,被动“独居”。
而在日本社会中,根深蒂固的观念是“不给别人添麻烦”,接受了别人的好意就必须要回报,如果逾期未报,就会像利息一样增长。因此,日本人怕欠他人“恩”,也怕“报恩”,老人们怕给子女添麻烦而不愿意与子女同住,其“空巢”相对来讲是主动选择的结果。他们不愿给别人添麻烦,所以即使身染重病,也不愿让子女照顾,宁可在家悄无声息的死去。
综上所述,通过对比分析中日两国家庭中的“隔代抚养”和“孤独死”现象,不难发现,两国“恩”文化既存在着一部分相同点,又由于国情等原因而呈现出差异。事实上,“恩”文化并不只在中日家庭领域中发挥作用,在政治管理、社会交往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恩”文化在政治和社会中以什么形式存在、发挥着什么作用,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作者单位:大连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项目:2019年度大连民族大学省级创新训练项目《中日“恩”文化的对比研究》(项目编号: 201912026097)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