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赫 李晓明 刘海燕
对于物流管理专业而言,供需错位是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物流管理专业既要求学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还应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应运而生,这种联合培养模式的出现,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方案,更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模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本文以长春理工光电信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与猫冬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为例,深入探究物流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以期为其他应用型本科专业校企合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我校物流管理专业的设立背景
随着市场对于物流专业人才需求的增加,许多本科院校都相继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据调查,继二零零二年教育部审批了第一个物流管理专业之后,全国院校接二连三地开设了相关专业,其中以南方本科院校居多。长春理工光电信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时间较短,目前只有三届学生,在培养模式上,可以参照的同地区兄弟院校较少。我院为了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尚有很多培养教学方案需在摸索中研究,在实践中验证。
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我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方式仍然较传统,以标准化教室为中心,老师更像传声筒,将书本知识填鸭式的授予学生。虽然教师备课准备的非常辛苦,但是学生并不买账。由于书本内容过于死板,老师讲的再好也不能将物流运作过程形象还原,学生感觉不到学习的兴趣,自主学习能力没法建立,自主学习渠道更是没有办法形成。这样教与学都受限于课本内容,无论是老师备课工作还是学生学习效率都比较低下。
(二)缺少实践教学配套设施
正如前文所述,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已不能完全满足物流专业学生人才培养的需要,此时物流专业的实训设备就显得更为直观有效。由于我院物流专业设立时间较短,而物流实训设备购价较高,因此物流實训设施设备条件不足。在讲到智慧物流系统、货找人等新的物流理念时,没有相应设备的演示,学生理解起来难度加大。所以我院应结合自身情况,积极联系与相关企业的合作,让学生走到社会中去;加大仿真模拟物流设备的引进,让实践走进校园,让社会资源共同配合改善传统的单向教学模式。
(三)缺少相关物流企业的支持
为了让学生学习到最前沿的物流专业知识,走到企业中去是最直接的办法。可由于物流管理工作的特殊性,讲究时效是它最大的特点,不管是采购环节、运输环节、还是仓储环节,快速的响应、及时的供货对于企业总体成本的降低都尤为重要,因此企业物流相关部门大多不愿意接受短期实习学生,由于培养实习生的成本较高,有这些精力企业更偏向于放在自己的核心业务。而且,物流环节中,仓储环节、运输环节工作任务繁重,加班工作是员工的常态,此时少数企业愿意接受实习学生,但出于身体情况的考虑,企业接受的实习生又大多限于男生。基于以上种种原因为学校企业联合培养造成了很大的难度。
三、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内容
此次实践教学包含企业内部从生产到销售整个供应链上所有物流环节,具体包含以下五点内容。虽然学生对各部门职位全面的模拟和熟练的操作短时间内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随着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的指导,学生理解会逐渐明晰。
(一)岗位安排。为了便于安排和组织实习,我们按照招聘业务内容、业务发生频率等对员工招聘的各个环节和流程进行简单归类,分为虚拟企业设计、招聘岗位信息编制、招聘广告发布、简历筛选、等,学生在其中分别模拟扮演某一角色,进行知识的强化或者技能的训练。其中,招聘广告的发布和模拟面试是整个模拟面试教学的重点,这两个环节需要在招聘大厅上公开进行,然后由应聘者和教师进行总结评价。招聘结束后,招聘小组需要公布录用结果,并对本次招聘活动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
(二)企业采购经理工作流程。前期原材料采购阶段,学生应分辨出此种原材料应采取集中采购还是分权制采购,同时在ERP上操作申报。模拟采购经理如何选择供应商,如何与供应商谈判定价,如何组织供应商招标评标,最后签订合同。
(三)企业生产库存管理。在此阶段学生熟悉仓库管理流程,学习ERP软件的使用,货品的出入库管理,货品入库的摆放规则等内容。同时结合课上所学的库存管理方法,设计出优化猫冬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库存的可行性办法。
(四)运输管理。学生根据目的地距离选择合适的物流公司,填写运输单据。同时依据公司效益最大化原则,合理安排配送路线,合理安排订货批量,降低运输成本。
(五)客户服务。电子商务公司需要在网上与客户促成交易,此时学生要学习专业的沟通技巧,熟知产品的具体性能,做到客户精准把握,耐心引导促成交易。
四、结语
随着我校物流管理专业与猫冬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不断深入,我们会结合学生的反馈建议不断改进方案,将这种联合培养模式扩展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其他专业领域,让学生学以致用,学有所长。(作者单位: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基金项目:长春理工光电信息学院院级课题:“长春理工光电信息学院与猫冬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