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10%氰霜唑悬浮剂拌种对油菜根肿病的防效研究

2019-01-14 02:40唐利平黄益国李小芳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23期
关键词:悬浮剂苗期防治效果

唐利平 黄益国 李小芳

摘要    为明确10%氰霜唑悬浮剂对油菜根肿病的防效,开展了不同剂量10%氰霜唑悬浮剂拌种对油菜根肿病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剂量范围内使用10%氰霜唑悬浮剂拌油菜种子,药剂处理区的病情指数显著低于空白对照区;10%氰霜唑悬浮剂100 mL/kg拌种较50 mL/kg拌种防治效果提高了13.99%(P<0.05),150 mL/kg拌种较100 mL/kg拌种防治效果提高了1.61%(P>0.05),100 mL/kg拌种剂量效应最明显;10%氰霜唑悬浮剂150 mL/kg拌种产量最高,较100 mL/kg拌种多保产195 kg/hm2,相应可以增加经济收入639元/hm2,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但综合考虑到农药抗药性管理等因素,从生产实践来看,10%氰霜唑悬浮剂100 mL/kg拌种更值得推荐。

关键词    油菜根肿病;10%氰霜唑悬浮剂;拌种;防效

中图分类号    S435.654;S48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23-0097-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氰霜唑是由日本石原产业化学公司(ISK)发现并进行开发的新型保护性杀菌剂,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有效成分与植物病原细胞线粒体内膜的结合,阻碍膜内电子传递,干扰能量供应,从而起到杀灭病原菌的作用[1]。该药剂对根肿菌纲的芸薹根肿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同时,其对环境和非靶标生物作用安全。有学者研究表明,氰霜唑拌种对油菜根肿病防效较好[2-3]。为进一步掌握氰霜唑在油菜根肿病防治方面的应用,选择不同剂量的氰霜唑对油菜种子进行拌种处理,验证其田间防效,并探讨该药剂的有效剂量及使用方法,以期为生产上大面积防治提供一定参考。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油菜品种为甘蓝型油菜阳光2009,为根肿病感病品种,由中国农科院油料研究所提供。

供试药剂为10%氰霜唑悬浮剂(商品名:科佳),日本石原产业化学公司生产。

1.2    试验设计

本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150 mL/kg拌种(A)、100 mL/kg拌种(B)、50 mL/kg拌种(C)、不进行药剂处理作对照(CK)。试验地点为衡阳市衡南县三塘镇大广村,前茬作物为水稻,在播种前1 d对种子进行处理。拌种处理后,晾干待播,未进行任何根肿病防治,其他管理均同大田生产。每个处理3次重复,共计12个小区,随机排列,小区面积20 m2,每个小区播种量15 g,四周设保护行。

1.3    调查内容与方法

试验均于田间油菜收获时进行一次性药效调查。每个处理调查3块油菜田,每块田取5点,每点调查20~25株油菜,按0、1、3、5、7级分级标准记录各小区取样的病株数。根肿病分级标准[4]如下:0级为无病;1级为侧根有根瘤,主根根瘤不明显,地上部分无明显症状,不影响产量;3级为主、侧根有根瘤,主根根瘤稍大,地上部分有轻度萎蔫状,对产量有一定影响;5级为主、侧根有根瘤,主根根瘤大,地上部分萎蔫、黄化,对产量有较大影响;7级为无侧根,主根有根瘤,主根根瘤大,地上部分叶片萎缩、枯黄,油菜无商品价值。根据各小区病情指数,计算防治效果。计算公式如下:

1.4    数据统计方法

采用Excel软件整理试验原始数据,并利用相关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油菜种子发芽率及产量的影响

用该试验剂量范围内氰霜唑拌种油菜种子,经实验室测定对种子发芽率没有影响。由表1可知,与空白对照相比,使用不同剂量10%氰霜唑悬浮剂拌种对直播油菜根肿病均有防效。处理B防效较处理C提高了13.99个百分点(P<0.05),处理A防效较处理B提高了1.61个百分点(P>0.05)。处理A防治效果最好,产量最高。处理B与处理C之间差异显著,处理A与处理B之间差异不显著。处理B剂量效应最明显。

2.2    经济效益分析

处理A较处理B多保产195 kg/hm2。按10%氰霜唑悬浮剂100元/100 mL、按油菜籽5.2元/kg,处理A较处理B增加收入639元/ hm2,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3    结论与讨论

氰霜唑为磺胺咪唑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保护活性,也具有一定的内吸和治疗活性[1]。本试验结果表明,10%氰霜唑悬浮剂150 mL/kg和100 mL/kg拌种在油菜苗期都可以很好地保护其根系不受根肿菌侵染。随着油菜根系的不断生长,其根部所含氰霜唑的相对值不断减少,不同剂量处理的保护效果和治疗效果出现差异。在油菜的收获期,10%氰霜唑悬浮剂150 mL/kg拌种表现出最好的防治效果。

油菜在苗期和成熟期均可感染根肿病,但主要集中在苗期,且苗期土壤温度、湿度适宜根肿病的发生。在油菜苗期保持根系防止根肿菌侵染,油菜根肿病就可以得到一定的控制[5]。本试验10%氰霜唑悬浮剂150 mL/kg拌种与100 mL/kg拌种的油菜在苗期所含氰霜唑都处于防止根肿菌侵染的临界值以上,其中10%氰霜唑悬浮剂150 mL/kg拌种剂量的效应最明显。但综合考虑到农药的抗药性管理以及绿色植保等因素,从生产实践来看,10%氰霜唑悬浮剂100 mL/kg拌种更值得推荐。

油菜根肿病在湖南省油菜产区的危害逐年加重,已成为湖南省油菜的重要病害之一。通过多年油菜根肿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调查研究可以得出:氰霜唑拌种是其中一种重要的防治方法,此外,还可以通过选育抗病品种、改良土壤、苗期进行化学防治、适当延迟油菜播种期等综合防治措施,以控制油菜根肿病的发展蔓延,进而降低损失,促进油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6-8]。

4    参考文献

[1] 许诚,丁秀丽,李宗英,等.杀菌剂氰霜唑的合成进展[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9,30(10):40-41.

[2] 马骏超,汪春,鲍周明,等.油菜根肿病的化学防治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4,41(1):92-96.

[3] 费维新,王淑芬,胡宝成,等.不同杀菌剂对油菜根肿病的防效及对油菜产量损失的影响[J].植物保护,2015,41(1):201-204.

[4] 王新生,王贵斌,吴晓波,等.大白菜根肿病发生规律与防治[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6,27(5):19-21.

[5] 杨正茜.油菜根肿病发生动态与危害及其防治技术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4.

[6] 李双艳.油菜根肿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J].云南农业,2019(2):74-76.

[7] 牛青,王阳峰,杨飞.油菜根肿病的综合防治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2018,64(2):99-101.

[8] 劉勇,黄小琴,柯绍英,等.油菜根肿病发病机理和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四川农业科技,2007(12):18.

猜你喜欢
悬浮剂苗期防治效果
0.5%藜芦碱可溶液剂与20%乙螨唑悬浮剂配合应用 防治柑橘红蜘蛛药效试验
双环磺草酮与吡嘧磺隆混用对稻稗的防治效果试验
苦参碱对小麦虫害的防治效果试验分析
四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玉米苗期病害综合防治要点
25%灭幼脲悬浮剂防治山药甜菜夜蛾田间药效试验
330 g/L二甲戊灵EC、36%异恶草松SC对直播稻田杂草防治效果
40%氰氟虫腙·甲氧虫酰肼悬浮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问药效试验
甜瓜枯萎病苗期抗病性鉴定技术研究
不同育苗密度对无患子苗期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