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峰1号奶参的特征特性及规范化栽培技术

2019-01-14 02:40龚洵胜陈岳宏陈勇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23期
关键词:特征特性规范化栽培技术

龚洵胜 陈岳宏 陈勇

摘要    熊峰1号奶参选自湖南奶参道地产区新化大熊山区的野生品种,可药食两用,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已在生产中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熊峰1号奶参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其规范化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种苗繁殖、水肥管理、搭架、病虫草害防治、采种与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奶参;熊峰1号;特征特性;规范化;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7.53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23-0079-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奶参(Codonopsis Lanceolata Benth.et Hook.f.)为桔梗科党加参属多年生缠绕草质藤本植物,又名轮叶党参、四叶参、山胡萝卜、羊乳等,为药食同源中药材[1],主产于中国、朝鲜、日本、俄罗斯。奶参根入药,味甘、性平,是常用的补中益气药,有排脓消肿、清热解毒、补虚通乳、养阴润肺及祛痰之功效,用于病后体虚、乳少、肺阴不足、肺痈、乳痈、疮疡肿毒等症[2],特别是近年来发现还有抗辐射、增长生长激素、燃烧脂肪、生成肌肉、加速伤口愈合、刺激免疫系统、抗癌活性、治疗AIDS、增强雄性功能、增加精子数目和活动能力等功能[3-4]。同时,奶参是自古以来人们喜爱的山珍,被称为野菜之王。

奶参一直是我国出口韩国、日本、美国的山菜之王。奶参味道鲜美,营养价值极高[5]。其肥大的根含有多种黄酮类和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精氨酸的含量高达37%,较人参高29%,为普通蔬菜的6倍;还含有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糖类及微量元素等[1,6]。

奶参野生于山地林缘、树林下、灌木丛及溪谷间,垂直分布海拔300~900 m。近年来,奶参作为中成药原材料和保健食品的需求国际国内日益增加,出口贸易十分看好,从而导致我国野生奶参资源日渐枯竭。这一状况日益为人们所关注,尤其是北方地区的科研机构对野生奶参的驯化、栽培、快繁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做了很多富有成效的研究。但整体上,各地奶参栽培尚未形成较大规模,种植技术水平不高,产量低,品质参差不齐。南方地区奶参的栽培技术研究相对起步较晚,尚未见相关报道,而奶参也是湖南道地药材,科学开发利用湖南及南方野生奶参资源已迫在眉睫。

为此,在湖南省林业厅的科技项目立项支持下,开展了南方奶参高含量皂苷品系筛选繁殖和奶参的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经过近10年的品系筛选和栽培技术研究,选育出了高产优质的奶参新品种熊峰1号,已在生产中广泛应用。现将熊峰1号的特征特性及规范化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特征特性

熊峰1号奶参选自原产地湖南大熊山区,为多年生蔓生草本。根粗壮,倒卵状纺锤形;表面灰棕色或灰黄色;根的上部有横环纹,粗糙,有少数须根;根头小,根茎部位有密集的芽痕和茎痕;纵剖两半的边缘向内卷曲而呈海螺状,剖面黄白色;质轻,易折断,折断面类白色;有时有少数支根,长15 cm,直径6 cm。茎细长,无毛,紫色,多年生缠绕草质藤本,多短分枝,折断有乳汁,栽培第2年长达1.5 m以上。叶分茎上叶与枝上叶,茎上叶互生,细小,呈菱状狭卵形;枝上叶在短侧枝顶端簇生4枚近于轮生状,长圆状披针形、披针形至椭圆形,长4~8 cm,宽2~4 cm,首端尖,基部呈楔形,全缘,或稍有疏生的微波状齿,两面无毛,下面呈灰白色;有短柄。花单生侧枝顶端,钟状,玫瑰红色,长约3 cm,萼筒5裂;裂片卵状披针形;花冠外面乳白色,内面深紫色,有网状脉纹;雄蕊5枚;子房半下位,花柱短,柱头3裂。果为蒴果,呈扁圆锥形,有宿萼;蒴果成熟时顶部3裂。种子淡黄褐色,一端有膜质翅。

熊峰1号奶参年生育期140 d左右。4月中旬播种,出苗在5月上中旬。第2年在4月中旬开始萌芽。5月1日前后株高20~30 cm,这时开始搭架,花期7—8月,种子成熟期9月中下旬。从播种至出苗约20 d,从展叶至第1片真叶约10 d,花期50 d左右,果实成熟期50 d左右。

2    规范化栽培技术

根据熊峰1號奶参的特征特性和多年的生产实践,要实现高产优质,必须采取如下规范化栽培技术。

2.1    选地整地

熊峰1号奶参为喜阴耐寒性植物,具有深根性特点。因此,宜选择在海拔500~1 000 m处的土层深厚、土质肥沃、腐殖质含量较高、pH值6.0~6.5的砂壤或黄壤山坡地种植。深翻25~30 cm,整地耙平,分厢开沟,做成宽1.3~1.5 m、高25~30 cm的高畦,厢沟宽35~40 cm。整地前厢面撒施底肥,施腐熟农家肥30~45 t/hm2、氮磷钾(1∶2∶1)复合肥450~750 kg/hm2,不宜使用含氯化肥。

2.2    种苗繁殖

2.2.1    种子繁殖。一是种子处理。选择饱满、光泽度好、无病虫害的种子,用150~200 mg/kg赤霉素溶液浸种24 h,再用清水洗去残液,稍晾干后拌适量细沙,即可播种。二是播种。一般于4月中旬进行春播或于9—11月进行秋播。播种方法采用条播或撒播。条播时,按行距10~15 cm、沟深2~3 cm开沟,将拌好细沙的种子均匀撒播于沟内,然后覆土厚1.5 cm左右;撒播时,将拌好细沙的种子均匀撒播于已整好的畦面上,用木板轻轻压实,然后覆盖细土厚1.5 cm左右。一般需种子7.5~15.0 kg/hm2,播种后及时浇透水。三是种苗管理。播种后20 d左右出苗,出苗后注意及时松土、除草;做好水分管理工作,苗床缺水时及时浇水。苗高5~10 cm时,实行人工间苗,苗距2~3 cm。四是移栽。待幼苗生长1年后,选择苗壮、无损伤、无病虫害的种苗,于4月初选择晴天或阴天进行移栽,栽于已整地的砂性土壤中,行距15~20 cm、株距6~10 cm,在与厢面垂直方向起沟或穴定植,沟或穴深10 cm左右。定植后,覆土厚3~5 cm,并及时浇定根水[7]。

2.2.2    根茎繁殖。4月初,挖取带茎叶的奶参植株,根茎重30 g左右。栽植前进行药剂消毒处理,一般采用70%甲基托布津加代森锰锌800倍液,将种茎浸泡2~3 min,取出后即可栽种。按深10~15 cm、行距15~20 cm、株距6~10 cm的规格栽入已整好地的砂性土壤中,浇适量缓苗水。

2.3    水肥管理

根据田间干旱情况,及时灌水。当苗长10 cm时可追施1次提苗肥,一般追施不含氯的氮磷钾复合肥450~750 kg/hm2。长至半架时,再追施1次肥,以施速效氮为主。秋季地上部枯萎后,地面施一层土杂肥或猪牛肥15.0~22.5 t/hm2、复合肥300~450 kg/hm2,再用稻草、麦秆、玉米秆、落叶等进行覆盖[8]。

2.4    搭架

当茎高20 cm以上时,在行间每30~40 cm插1根竹竿或木棍,高2 m左右,4根架材捆绑一起,以利茎蔓缠绕。

2.5    病虫草害防治

熊峰1号奶参的主要病虫害有根腐病、锈病、地下害虫、蚜虫等。病虫害的防治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根腐病的防治,可用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600~1 000倍液进行灌根,每7~10 d灌根1次,连灌3次;锈病也是奶参常见的病害之一,可用粉锈宁或50%代森锰锌600倍液喷施,每5~7 d喷1次,连灌3次。对于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可用90%敌百虫800~1 000倍液淋蔸;防治蚜虫可采用10%吡虫啉2 000~3 000倍液或40%乐果1 500~2 000倍液喷施。发现杂草时,要及时清除,并适当进行人工松土。

2.6    采种与采收

9月中下旬,在果实蜡熟刚开口时及时采收,晾干保存。由于果实成熟后种子易脱落,要注意随熟随采。

秋季植株枯萎后即可采挖,用圆齿耙头由下往上翻挖,将奶参肉质根茎整块挖出洗净,出售新鲜参根,或刮皮、晒干,作干品出售。

3    参考文献

[1] 胡伟建,马永利,高冬梅.大有开发利用价值的轮叶党参[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2,21(2):25-26.

[2] 周玉秋.轮叶党参的药用价值与栽培技术[J].安徽農学通报,2006,12(11):138.

[3] 付成国,文连奎,董然.轮叶党参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药材,2007,30(4):497-499.

[4] 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所.长白山植物药志[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

[5] 赵占英,于翠兰,田洪,等.轮叶党参的驯化栽培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1997(4):39-42.

[6] 沈章军,鲁红侠,胡爱丽.不同产地轮叶党参营养成分差异性分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5,33(6):65-68.

[7] 宋锐,林熊,唐卫东.川南丘区虫草参栽培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15(9):13-14.

[8] 杨志伟,杨立群,栾喜红.黑龙江省林下野山参栽培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2013(1):48-49.

猜你喜欢
特征特性规范化栽培技术
重症疾病患者抢救中应用规范化急救护理的价值
规范化产科超声检查对胎儿先天畸形的诊断价值
规范化护理告知在产科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丰农啤1号大麦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陕西优质猕猴桃周年规范化管理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