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从我站在这三尺讲台,就常听学生和家长抱怨:“写作文难,难于上青天。”其实,写作文难的原因,不是教师的指导不到位,亦不是我们的训练量不够,而是因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素材,下笔无言,才是孩子们畏惧作文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作文;指导学生;引领学生
俗话说“家中有粮,心里不慌”,如果每一个学生都有了信手拈来的“粮食”,何愁做几道小小的“作文佳肴”呢?教师如果能像包公一样,在大家“饱食暖衣”的时候,蓄仓屯粮,在大家“饥肠辘辘”的时候,开仓放粮,不就让孩子们对作文恐惧:“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了吗!为此,我于2007年开始了“陈州放粮”计划,12年过去了,收到了一些功效,现与大家分享这些年来的“屯粮”“放粮”之路。
一、 语文课堂是我送给学生的“丰盛正餐”
(一) 用优美范文指导学生
作文语言表达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它是个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过程。但是,课本是孩子们“屯粮”的首选。在讲课中,我会充分利用好课本范文,指导学生从中学习语言表达的技巧,从而感悟模仿,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这一过程相当漫长,每一节课都要见缝插针,寻找契机。
在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时候,孩子们很快就能找出描写“捕鸟”的动词,这是教动作描写很好的范例,于是,我停下讲课的脚步,让孩子们在教室里面随意做几个连贯动作,大家互相观察,看谁写得最准确精彩。全班都动了起来,有的孩子上跳下蹲,有的孩子左右摇摆,更有甚者爬上了桌子,钻进了书柜……“动”,让他们觉得新奇有趣;“观”,让他们找到了源头活水,此时此刻,再让他们落笔,哪一个孩子还能无话可说呢?!
这些年,我带领孩子们用“仿写名家”“表演名段”“课后小结”等等方式从课文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充实了自己的“粮食储备库”。
(二) 用笔耕不辍引领学生
语文老师要写“下水文”,这是很多教育家对我们的忠告,是啊,老师自己都懒于动笔,如很能让学生文采飞扬呢!
因此,在实行“放粮”计划开始,我就对学生说:从现在开始,你们的每一篇作文,我不会精于指导,但是,我会用自己的文章引领大家,让你们在我的字里行间学会审题,学会写作。这样,我就把自己置于众人监督之下,不再敢得過且过。
学习完《五柳先生传》之后,我要求学生用文言文写一篇自传。初三的学生面对如此难题,觉得无从下手,我就作“小传一篇引领之”。“孙立静者,白城人也。别号甚多,难一一赘述。久居都市,不分五谷,蜡黄面皮,一脸菜色。双子座,性多重。三分黛玉之聪慧敏感,七分黄蓉之伶俐刁钻。以整人为乐,以助人为荣,以育人为任。”
……
“身教”重于“言传”,除了下水文,我还经常在各种活动中,献给他们一首小诗,一篇美文……在我的带动下,孩子们渐渐地不再把写作当做畏途。
(三) 用激情演讲感染学生
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个有激情的人。这种源于热爱生活的激情,应当是丰富的、热烈的、持久的。平时如岩浆蓄积于心,用时便能喷涌而出。
一次,在以“我爱我家”为题的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对老照片的故事很感兴趣,但交流时只讲了拍摄时间、地点而忽略了自己的感受。这时我拿出珍藏多年的照片:我和老父亲的合影,并讲述了我高中阶段因为叛逆让父亲风雪天寻找我回家的故事。我诉说了“当时的倔强现在的后悔”,真诚的面对了自己的不成熟。真诚、坦率、极富感情的话语唤起了大家心海中的记忆。于是,一张张老照片背后饱含深情的往事从记忆之门中被找了出来。张旭涛同学的《叔叔你在哪里》让半个班的同学为之落泪。事后,她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有一段往事,尘封在记忆中很久,有一种心情只能在心湖中停留。是您的一番话,唤醒了我麻木的心灵,是您的那份感动,燃起了我写作的热情。我会像您一样,且行且歌!”
二、 课外活动是我送给学生的“美味加餐”
语文学科和数理化相比,有更广阔的天地,人类活动延伸到哪里,哪里就有语文学习。各种语文素材的积累,都可以从社会这本无字书上找到自己的空间。
为了让孩子们彻彻底底地爱上语文,爱上写作,我利用班主任职位之便,开设了三个课外活动课堂,让原本令人反感的课后扩充,变成了一道“美味加餐”。
(一) “新闻快报课”
我们班在每周一的语文课上,请学生们讲一讲周末所看的电视,任何节目都可以成为交流的话题。交流后,根据大家所说的,选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件事,写一篇随笔。这样,把社会这本无字的书作为绿色通道,实现了作文题材的变死为活、变空为实。
学生们在这两节的课堂上,或借《新闻联播》书写天下兴亡之忧,或从《体育世界》觅得健体拼搏之源,偶尔,从《同一首歌》里找到让自己感动的旋律,有时,也能从《东方之子》中感悟到名人的成才之法……
(二) “美文共品课”
每周五的课外活动,是语文的阅读时间。在此时,我就会美文佳作推荐给学生。《小小说》《读者》《意林》《视野》《杂文选刊》等高品位的杂志,钱钟书的《围城》,科林麦卡洛的《荆棘鸟》都被请上了学生的书桌。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课外读书笔记,边读边摘抄自己认为有益的内容。每两周的读书交流会,大家便在一起聊聊读书的感受,向同学推荐好的文章或书目,然后在日记中写下自己的感悟。
(三) “电影欣赏课”
我是一个电影迷,我认为一部好的电影就是一本活的教科书。如果能够让孩子们从中积累知识,锤炼感悟的话,这将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于是,2009年,我毅然在每学期挤出一定的时间开设了“电影欣赏课”。课后,写影评交流心得。
这几年我们看了《空军一号》《勇敢者游戏》《逃离索比堡》《野鹅敢死队》等20多部国内外的大片。在教室里面看电影,让孩子们充满了期待和惊喜,之后的那个小小作业,自然就是“情动于中,文发于外”了。
三、 大型班会是我送给学生的“诱人甜点”
没有动力就很难激起写作的热情。当我从语文老师变成了班主任,在学校把我的班确立为实验班之后,我的屯粮计划就日趋完善。我用一些大型的班会作为一道“诱人甜点”,点亮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一) “我们的圣诞节”,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悟到了人生真谛
2008年12月,我主持了《铃儿永远响叮当》的大型班会。活动主题是:我们一起过圣诞。通过联欢、谈心、互赠礼物等环节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活跃班级的气氛,让班级的凝聚力得到提升。作为班主任,我要给他们一份神秘大礼——一首包含着62个名字的长诗,有祝福有期盼更有希冀。
这节课过去之后,我读到了这样的感受:
“这节课给我最深刻的感触就是:增加了同学们间的友谊,也缩小了师生间的距离,使我们初二三班的同学能够拧成一条绳子,凝聚着我们的力量,去搏击长空。”
……
(二) “我们的生日”,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会了知足感恩
地理会考前,我发现班里面的几名学困生动力不足。我告诉他们:只要尽最大努力备战会考,我就会在考试结束后为他们买6层蛋糕,在教室内和大家一起过生日。
当蛋糕店店员拿着6个蛋糕走进学校的时候,教室里面沸腾了,孩子們回忆了自己的生日活动,想起了为他们付出的爸爸妈妈。大家含着泪一起唱生日歌,所有的人都许愿:让我们一起走过初中的每一天。
当晚的作业,我看到了这样的字眼:
“音乐响起的瞬间,我的泪在眼中盘旋,我不敢让它落下来,因为我怕我的老师妈妈看见,这样会让她的好心情随之飘散,我让我的老师妈妈永远年轻,不再为我们添一丝白发!”
……
实验十几年来,这三步“放粮计划”,让我的学生渐渐学会“屯粮”,学会“择米”,不再为“做饭”而发愁。我没有给他们写作秘笈,只要他们用自己的笔,书写心灵的日记。慢慢地,从他们笔下流淌出来的不再是酸涩的文字,而是鲜活真实的人生。
如果说指导写作是教师育人的营养,积累感动,历炼悟性就是学生成人的血肉。生活是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积累是学生写作的不竭动力。有了这些,在我们学生的作文盛宴中,一定会出现“山珍海味”“满汉全席”!
作者简介:
孙立静,山东省荣成市,山东省荣成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