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亮 陈丽君
摘 要:本文以海派美术教育与20世纪中国美术文献展为案例,从民国初期以来,沪上美术教育现象、社会文化、地域划分与教育思想几个层面展开,涉及历史文献及典型作品,结合案例实证,梳理出海派美术教育集群及发展演变的三个阶段划分,重新发掘海派美术教育的文脉价值。
关键词:海派美术教育;策源地;集群;文献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12-0082-03
上海是近现代西方思想的导入地与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摇篮,见证着中国近现代美术历程。尤其是20世纪中国美术创建了绚烂而跌宕的艺术篇章,上海作为“新兴艺术策源地”在中国美术现代发展历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以1912年创立的“上海美专”为代表的海派美术教育集群,在中国美术教育历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及意义。
海派美术教育在思想、体制、方法等多个层面引领当时国内的美术教育,即便在今天看来,也是具有多重涵义的议题,无论是从其历史语境入手,还是与今日中国美育现实比较,在社会文化、地域区分、教育思想流变上皆形成丰富而独特的面貌。本文将以文献展为案例,依托于海派美术教育百年来的文脉传承,以新的视点对海派美术教育文脉进行探索。
一、早期教育缘起
2019年是上海美专复建60周年,上海美术学院及刘海粟美术馆共同推出“新兴艺术策源地——海派美术教育与20世纪中国美术文献展”,于2019年5月18日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开幕。“新兴艺术策源地”源自于右任书写的1937年《教育部立案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章程》之封题,呼应展览主题,复原上海作为“新兴艺术策源地”的生态原貌。通过展陈近400余件散佚的珍贵历史文献及海派名家作品,实证海派美术自1864年土山湾画馆成立至今的历史文脉,为进一步探讨社会、文化与艺术教育的共生关系提供依据。
概观近现代的海派美术教育历史流变,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社会变革潮流推动之下,从工程技术至政体层面,再至思想文化层面的新学兴起,以新文化的倡导使美育获得不断发展,逐渐由传统的师徒传授向新式实业学堂的学校教育转变。上海作为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的发源地,在20世纪前期渐趋形成一个集多元性和新型性于一身的现代美术教育集群——即中国社会早期的现代美术教育雏形,期间孕育出画会,社团与学校等丰富的组织形式。
本次的海派教育文献展陈共划分为三大主题:颉颃名辈——近现代海派美术教育名师名作;抒轴清英——近现代美术教育遗珍;嘉声茂迹——上海现当代美术教育文献遗珍。如果以时间为线索,展览涉及四个时期:摇篮孕育期(1864~1912年)、创始探索期(1912~1952年)、迁变调整期(1952~1959年)、转型发展期(1959~2019年)。
早期美术教育的发展依托于教会,新式学堂,私人机构、学校力量。譬如土山湾画馆以及后来的上海美专,从实用美术的普及到“造就纯艺术之人才”,从对传统教育的改革中引进西学,至不断深化探索现代美术教育的历程,都显示出海派美术教育模式及体制的缘起与变革。展览中第一部分以“颉颃名辈”为题,集中展示近现代第一代海派名家的作品,呈现出民国初期上海在推进洋画运动及传播现代美术教育中的引领作用。
20世纪早期,中国在西学东渐的促动下形成留学潮流。上海得天独厚的文化与商业氛围,成为民国初期美术人才积聚之地以及早期文化名人与留学西方的学子之首先。同时,根据留学背景的不同,主要分化出欧洲、日本教育的两大美术阵营,此外还包括一部分本土传统画家的加入,他們就构成了当时的美育骨干力量。其中以任伯年、吴昌硕、黄宾虹、张聿光、刘海粟、林风眠、汪亚尘、唐蕴玉、潘天寿、颜文梁、朱屺瞻、潘思同、关良、倪贻德、吴大羽等早期海派美术及教育家的作品为范例,成为当时师资水准与艺术探索的鲜活“标本”,无疑也成为具有文化和教育意义的经典艺术资源。
结合史实,我们重新梳理出上海美术教育中一个重要的地域划分特征:即民国时期形成的上海“南、北教育集群”现象。通过对上海现代美术教育机构分布情况分析,在师资流动、人力资源的共享与教学建制上,产生了独特的联合协作系统,从地理上可分为“南区”“北区”。“南区”以“卢湾之弧”文化带为中心区域;“北区”以“虹口之轴”文化带为中心区域,构筑了上海美术教育集群。这些先后出现的代表性画会及社团组织有:土山湾画馆,商务印书馆培训部,上海图画美术院,天马会,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昌明艺术专科学校,艺苑绘画研究所,白鹅画会(白鹅绘画补习学校),中华艺术大学,上海艺术专科学校,上海大学美术科,立达学园美术院等。它们跨越上海南、北文化区域,形成了“新兴艺术策源地”的独特文化生态,促进了南北教育集群的互补与联动,及私立体制下美术教学课程体系的转型。
展览还以作品的形式呈现了当时南、北教育集群的协同发展,体现早期海派美术教育实践和学术成就的综合价值。西画教育在当时表现突出,其中展出了当时具有代表性的油画作品,如刘海粟1922年的作品《日光》、陈抱一1924年的作品《外白渡桥》,吴大羽的作品《发现·谁是我的眼》,唐蕴玉1930年的作品《坐着的男子》等。而国画方面,有汪亚尘的作品《山水》轴卷,刘海粟的作品《庐山青玉峡》,钱铁瘦的作品《山水》,朱屺瞻的水墨作品《高节图》等。此外,还有一部分教学范例式作品,它们是潘天寿、诸闻韵、张聿光先生的水墨册页集,为中国美术学院馆藏,在方寸画幅间绘有花、鸟、竹、虫、松、梅等生动鲜活的艺术元素,手法洗练、酣畅淋漓且意象丰富,皆具有教学典范性与审美价值。此外还包括20世纪20年代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三幅颜文梁油画的印刷画片,可窥见当时印刷业的传播及发展水平。这些珍贵资料无疑对于考据中国美术教育历史有着重要意义。
二、创始探索
展览中将“抒轴清英”作为第二部分的主旨,重点围绕相关“新兴艺术策源地”教学集群及文化生态,顺应百年历史文脉,对海派美术教育创始探索期(1912~1952年)的珍贵文献,予以展陈与演绎。首先是以从上海美专毕业的五位典型性艺术家的个案研究及新华艺术专科学校的教学专题共同构成。五位“毕业生“是郑慕康、蔡谦吉、王兰若、李骆公、张功懿,以他们的作品及相关文献为切片,反映出那个时代专业学院的教育特点及成果。郑慕康的个案呈现出当时上海美专附设函授部的异地函授型教学模式。展览中出现郑慕康早年在上海美专附设函授部学习的多幅作品,以及当时教师的评价等文献。蔡谦吉的个案展现出当时铅笔画、水彩画、油画的课程教学及实践特点,呈现了上海美专从早期临摹向写生性现代主义风格的教学路径探索。王兰若1935年毕业于上海美专国画科,从他的个案中呈现出20世纪30年代国画教学的师法传统,兼容笔墨的实践探索。李骆公、张功懿的个案展陈则呈现出相关美术教育的多元兼容效应,在西画的现代主义探索与融合传统上展现出上海美专西画教学的开阔视野与特色成果。而新华艺术专科学校的教学专题则突出了当时汪亚尘、潘天寿、诸闻韵等大家在国画教学上的特色面貌。此外还有新华艺专在教学示范时用的石刻拓片,这批教学文献摹本珍贵而稀缺,对近现代美术教学历史是很好的见证和完善。
在这一阶段中,上海美术教育由于得天独厚的社会文化与经济环境影响,使得上海美术教育资源在美术教材的出版中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为当时美术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持。展览中募集并首次呈现了海派美术教育史上出现的100本珍贵教材,它们分别是西画教材类:1906年出版的《中学铅笔习画帖》、土山湾印书馆1917年出版的《透视学撮要》,1919年刘海粟著《画学真诠》、1921年《上海美专附设函授学校水彩画科讲义》以及1930年汪济远、倪贻德合编的《西洋画法纲要》等等;国画教材类:1909年鸿文书局的《高等习画临本》,1912年的《天然习画帖》、《精选名人画稿》等等。此外,本部分还有相关教学示范作品、教学计划手稿、教学档案等。这些碎片化艺术资源的整合,叙说着海派百年美育文脉的生动篇章,反映了江南文化与海派文化的历史地缘与文化生态。
三、转型与迁变
新中国建立之初百废待兴,文艺与政治变得日益密切,必然带有强烈的为政治服务之色彩。随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形成,“苏联模式”成为美术教育中借鉴的典型及发展的动力。新中国美术变得更加“有序”,而如何对待民族传统,如何实现民族化等问题也相继出现,新的思路与探索由此展开。改革开放以后在思想解放下,海派美术教育也面临新的艺术观念、个性发展及多元化的探索与挑战。本部分以“嘉声茂迹”为题,将建国以来海派美术教育相关迁变与转型发展期的珍贵文献(包括教学示范作品、教学计划手稿、名师作品、学生作业、教学档案)予以展陈与演绎,还原新中国美术教育历史情境,通过“新兴艺术策源地”的历史传承,以彰显专业建设、教学相长的美术教育教学要义。
在新的历史时期,20世纪中期的上海美术机构集群中,其中一个较为特殊的现象是:在1952~1959年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迁离期,上海的美术教育呈现出了社会化的教育力量承担起美术教育责任的现象。尤以南区部分,依然保持美术师资的互动、协作。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间形成了专科学校、画院、美术画室等的综合教育集群,其中有: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充仁画室、哈定画室、新华美术研究班、新中国美术研究所、上海画室、山河美术研究班、上海中国画院附设美术学校、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等。1959年,上海中国画院设立附属中专部,后为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20世纪50年代前后,上海美专的迁离及连带的师资分化情况具体可归纳为三类:一是前期于美专任教,未随校迁离,1959年后在上海美专继续任教的画家有谢之光、江寒汀、唐云、沈之瑜、丁浩励俊年、孟光等。二是前期于上海美专任教,未随校迁离,1959年后在上海美术教育集群中任教的画家有贺天健、朱屺瞻、李咏森、关良、陈盛铎、陈秋草、唐韵玉、蔡振华等。三是前期在社会教育集群机构执教,1959年后在上海美专任教的画家有周碧初、张充仁、俞云阶、郑为、哈定等。由此可见,当上海美专迁离,沪上美术教育形成一种社会化办学的趋势。
艺术与时代同行,展览还通过呈现从新中国初期文化体制与政策的确立到改革开放后思想解放下的艺术家的多元探索,展现出当时的美术及美术教育现实面貌。其中美专教师的作品有:李泳森的水彩示范,陆抑非的农村写生画稿,俞云阶在1954年的宣传画《帮妈妈学习文化》《提高生產保质量是热爱祖国的表现》,张隆基的《浦江景色》、涂克的《街景》,哈定的《静物》,张雪父的《猴子观云海》,孟光的《静物》。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上海美专的学生,皆为今日美术大家,如聊炯模、张隆基、陈逸飞、夏葆元、邱瑞敏、凌启宁、王颉音、张培础等。
四、结 语
通过此次文献展对上海历史文化区域特征及表现的整体梳理,汇总近现代美术史上稀缺的美术教育资料,从社会语境、创作、美术教育、社团、展览、市场、传播的多维角度,重新发掘和阐释了独特的上海文化与美术教育面貌。
参考文献:
[1]潘耀昌.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2]刘伟冬.上海美专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