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坚持立德树人,让每一位学生对未来有所期待,是班级管理的追求。绿色德育的提出,符合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它要求学校从理解并尊重学生、相信并依靠学生两个维度,着眼于学生的培养。“绿意”德育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师生角色的轉化、师生关系的和谐,师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促进班级发展,把教育做“软”,把德育做“绿”,增强班级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绿色管理;“绿意”德育;情感置换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34-0056-03
引 言
“绿意”德育坚持立德树人,以学生为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绿意”德育将班集体的凝聚力体现出来,正确引领班集体健康发展,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在“互联网+”时代,班级的价值导向、教师的正向引领、师生的互动交流,都是“绿意”德育的组成部分。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每位教师也都有自己的性格,只有当班主任和学生投缘,才能擦出火花。笔者在多年的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中体会到,当学生的目标与班级的目标协调一致时,学生对班级才会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并愿意为实现班级目标而努力。
一、打造“绿色班级”——把教育做“软”
打造“绿色班级”,是为了把教育做“软”。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班级规章制度的落实来实现的。以往,班规是班主任制订的,未必每一条都能得到学生的认可,管理效果往往不理想,教师在和不在很难保证一样。究其原因,学生对班主任定好的那套规矩不买账,学生认为那样的班级管理是教师在管自己,是被动地“管”。
了解学生,不仅仅是了解学生在学校的一面,而是要了解其全部。班主任要用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在校内和校外的状态,不仅要管理好所带的班级,而且要关注这个班级的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
一次午自习上,笔者看见了感动的一幕。
周:大家好!今天老师不舒服,中午的自习课我来管理。
生:切——怎么又是你?(起哄)
周:(用尺子拍桌子)安静!
生:保持沉默。
周:你们喜欢老师吗?
生:(有点摸不着头脑,怎么这个时候问这个问题?迟疑了一会儿之后,稀稀拉拉地说)喜欢。
周:那你们知道老师现在在干什么吗?
生:不知道(还有几名学生在瞎起哄)。
周:老师今天胃不舒服,我去办公室的时候他正在用手撑着胃,冒虚汗。他让你们中午写《习字册》,保持安静,不要让校长巡视的时候发现咱们班级在吵闹。
生:真的假的啊?
周:你难道没有发现老师早晨上数学课的时候讲话的声音很小吗?平时老师的声音多洪亮?
那几个“刺头”不说话了。整个班级迅速安静下来。
这是笔者所在班级所发生的一件小事。令笔者意外的是,竟然还有学生能关注教师的身体情况,更意外的是他竟然以班干部的身份对全班同学进行教育,而且班级学生还比较“听话”。这是什么在起作用?——情感!
为什么笔者在平时带班的时候没有想到这个法子呢?感谢这位班干部给笔者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笔者思考了一些问题:我关注班上学生的情感了吗?学生关注我的情感了吗?学生和教师之间需要相互理解,这是一种双赢。
如果说情感是师生相互关爱的基础,需求便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花朵。教师的需求自然无须多说,问题是学生的需求,教师确实关注了吗?尊重学生不是停留在纸面上的,教师和学生应该成为一个整体。师生能在一个班级相遇就是一种缘分。
尊重学生,就是要求教师放下人为设置的条条框框,学会做到不较劲、降低要求,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学生站在同一高度,能设身处地为学生考虑,哪怕是适当放弃自己的原则,只要确信这个学生是向善的。
作为班主任,教师应做到吾日三省,一省学生情感,二省学生需求,三省角色置换,让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更细化一点,更多加入一些人文关怀的元素,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实现班级管理的和谐生长。
从这个角度入手,笔者做出的调整如下。第一,广开言路。学生有什么想说但碍于班主任威信不敢直接说的,可以通过小纸条、QQ留言等和我说出来,包括对我的一些建议。此举出台之后,班上学生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尤其是处于“中间部分”的学生,他们通过这种方式体会到和教师沟通的喜悦。本着关爱、尊重、保密的原则,笔者也了解到学生的另一面,了解到他们的家庭、烦恼、困难。第二,收获感动。在情感和需要置换之后,班级学生的自觉性似乎高了很多。学生在了解到教师工作的辛苦之后,也会有意识地观察,能够发现教师的事情确实很多,从而领悟到自觉遵守班级规矩就是为教师减轻负担。
二、运用“绿色管理”——把德育做“绿”
在德育实践中,受分数至上的传统影响,教师很难事无巨细地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受考试压力的影响,教师也常常根据学生的作业、分数、听课专注度决定自己是否需要在这个学生身上投入更多的时间。但教师似乎忽略了学生是在不断变化的。
绿色管理就是相信学生、依靠学生。教育工作者要改变的不是学生的外部,不是装饰学生,而是改变学生自身。教师要用语言来影响他,用环境来培养他,教师所做的努力最后全都要通过学生自己来实现,这似乎有点无奈。
然而,一旦教师认识到这一过程的必然性,就会明白教育的主人和主力,原来是学生自己,教师不过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和引导者。教师必须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否则,教育工作就会做不对、做不好、做不了。
现在的问题是,教师很难认识到自身的真实情况。多少年来,教师一直认为自己就是教育教学过程的主人。目前,教师才认识到这种判断并不符合实际。时代进步、社会发展、教育问题的积累、学生生存状态的改变,使教師迟早都要说破这样一个事实。
教师要相信绝大多数学生会慢慢变好,相信学生的基本人性、潜能、智慧、能力和力量,相信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班级管理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自尊与自信、自律意识、合作互助意识、沟通意识能力、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的能力。
1.班级管理——相信学生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班集体建设上,纪律约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该了解学生,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制订切实可行的制度,让学生都能做到,这样班级才能更加有秩序。
基于班级整体制订的规章制度,具体规定了学生在学校每一个非上课时间段该做什么事情。根据实践经验,规章制度从学生进班级开始,按照时间段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如表1所示。
班级管理制度建设,经历了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过程,花了一年的时间走上正轨。学生从一开始的不自觉到自觉、不适应到适应,发展到现在班级的“空白时间”,班主任在与不在都一样。
被管理者都是10岁左右的学生,自控能力比较差,需要时时、处处有人监督。班主任要做的是在整个班级内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情境中养成习惯,这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每天中午和下午放学之后,班级的桌椅总是很混乱,为此笔者特地花了一节课的时间与学生探讨这个问题,让他们体会到良好的习惯反映人的素质。
目标明确之后,笔者辅导学生如何整理课桌椅:第一,以第一组为基准,横排要齐,竖排也要齐,每位学生看自己前一张桌子(竖排)和左边一张桌子(横排);第二,把课桌椅的抽屉和座位周围的纸张捡干净,不要留一片废纸;第三,把椅子放进桌下。
目标制定之后,笔者要做的就是检查目标落实情况,把按照班主任要求做的学生认定为“达标”,反之则为“不达标”。在接下来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笔者如实地记录了学生每天达标的人数和不达标的人数,并且表扬达标的学生,为其他学生树立正面典型,相互提醒,在“试错”的过程中,推荐一些做得比较好的典型,作为榜样。
为了更好地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责任心,笔者特意安排了两位班干部每天对班级的桌椅摆放情况、卫生情况进行检查。这会让许多学生产生不适应,纠正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集体纠正。对整个班级学生进行纠正,对做得好的学生提出特别表扬,用以提醒那些因忘记而没有整理桌椅的学生。第二,个别纠正。在集体纠正一段时间之后,大部分学生有所改善,教师对那些屡次不能完成的学生进行强调并纠正,教育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方式方法,不要使学生产生敌对心理。
总之,教师对班级常规管理不可操之过急,这是面对整体的,要使整个班级的学生都能做到。笔者以为,一项制度的形成从“出炉”到“接受”需要经历这样几个过程:宣传教育—提出要求—表扬典型—常抓不懈—形成制度。班级常规是班级整体风气的体现,教师需要针对班级不同情况具体对待,找准原因,个别教育,创设和谐班级。
2.学生自治——依靠学生
依靠学生,就是要依靠学生帮助学生、教育学生、建设班集体、管理班集体、维护集体荣誉、认识问题、开展各种活动,依靠学生中的能人与积极分子、积极转化学困生。
自治是班集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班集体的精神面貌是否积极向上,要依靠班干部,发挥好班干部的作用。因此,教师要选择和培养班干部,即结合班级实际情况,严格挑选,要对这些班干部进行思想教育:做同学的表率,明白“有理不在声高”,管理要有艺术性、要让同学接受。
班干部权责要分明,带领早读、检查卫生、收作业、图书管理等都有专人负责,每天按照既定的要求来实行。班干部要艺术地提醒班级成员,使整个班级秩序良好。
在每个学期中间,笔者会采用班级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对班干部进行投票,并在班干部会议上告知他们,帮助他们找到自身的不足,同时在班级同学中树立威信,便于他们更好地工作,为班级服务。
班主任在学生自治的基础上,要做好合理的监督和引导,告诉学生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要把民主自治和集中管理相结合,提升班集体的凝聚力[1]。
良好的班集体是所有成员对班集体的关爱,所有成员自觉维护班集体的荣誉。
绿色德育的提出,让教师相信:尊重比爱更重要,教育是艺术不是技术,肯定比否定更有力量。教师要承认学生的差异性,体悟到任何人的成长都是犯错与改错的过程。
结 语
班级管理只要在理解、尊重、相信、依靠的基础上建立和谐的管理模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管理文化。
教师要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理解和尊重。因此,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待。
[参考文献]
蓝永平.谈谈班集体的建设[J].中学教学参考,2017(18):129.
作者简介:夏敬球(1981.3—),男,江苏南京人,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