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语文教学的魅力之我见

2019-01-14 03:18王洪山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素质活动语文

王洪山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活动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艺术,被大教育家皮亚杰喻为“当代新的教育方法。”此方法十分重视教育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的自主能动性,注重教师作为学生引路人,善于把老师的要求化为学生自觉的主体主动活动,其旨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创新能力。因而语文活动教学可以解决原“应试教育”课堂中的种种弊端,优化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焕发课堂生机,开拓一片语文教学的新天地,让学生得到自主创新与发展。针对创新教育的大趋势,我认为语文活动教学是创新教学的新艺术,通过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习得,逐渐掌握语文的规律,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还通过活动使学生的素质得以提升。

一、注重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可以组织开展一些服务于教学内容的游戏活动,这样既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又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对于一些简单易懂的学生“跳一跳,够得着”的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自由探索的形式,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因此在语文活动教学中,要注重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形式多样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动情、动心。

二、注重活动形式,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

1.操作、实验活动。引导学生亲自实践,能激发学习的主动精神,培养动手能力,变教师完全支配、控制教学活动为替学生创设有利机会、条件,改内隐活动为内外活动交互学习。根据学生好奇、好动,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心理特征,从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出发,通过赛一赛、画一画、唱一唱、算一算等活动,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既有利于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协调发展,又利于学生高效地感知知识,加深记忆,促进智能发展。

2.游戏活动。游戏更适合于中低年级的学生,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进而促进教学效果的优化。

3.课堂表演活动。利用表演教学,能更直接地使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促进孩子思维发展,激活了孩子的创造意识。一般运用于有形象、有情节、语言生动的课文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自读、自悟、自演,在表演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文章的感悟,提升审美和鉴赏能力。

4.其他活動。如绘画、歌唱、小记者招待会、故事会等。在活动中,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合作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积极的个性心理品质,不断发展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注重活动的灵活性,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

语文教学活动渠道在教室课堂,但离开了校内课堂和社会课堂,这无疑是坐井观天,因而通过这三个课堂,灵活优化语文活动教学十分重要:①抓住课堂主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活动。②重视校内课堂。校内课堂具有丰富资料和文化,充分挖掘这一课堂,对学生学好语文尤为重要。③发挥社会课堂育人功能。社会课堂是一个大课堂,育人资料十分丰富,人才的培养要着眼于服务于社会,因此,重视社会课堂,充分挖掘社会课堂的育人功能不可忽视。

四、注重活动的开放性,体现愉悦的学习氛围

活动教学要从目标、内容、过程、方法、结果等方面都体现出开放和创造的特性。首先,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始至终是自觉主动的行为者,而不是教师的追随者。无论从活动的时间、空间还是学生的主体思想和行为都享有更多的自由。学生对活动材料、伙伴、内容的选择,对于活动的具体设计、展开、实施乃至评价都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其次,在活动的时空上表现出更多的开放性,学生可以不受书本束缚。走出课堂,走出学校,采用多元化学习方式和途径,增加直接体验。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在人文环境上拥有一种宽松、合作,为学生所喜爱的开放的学习氛围。

总之,在小学语文活动教学中坚持“以活动促进发展”的指导思想,将拓宽学生视野,发展学生个性,在实际操作中学用语文知识,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才能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实现教学的目标,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猜你喜欢
素质活动语文
“活动随手拍”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