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 佳 张绿水,2,*
(1.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江西 南昌330045;2.江西农业大学园林设计研究院,江西 南昌 330045)
中国城市现正面临着大面积的老旧住区老化问题,主要体现在社区的结构和功能衰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老旧住区已经不能适应居民日渐提高的日常生活需求,而以拆迁重建为主的改造模式容易造成资源和经济的浪费。如今,城市改造模式已逐渐从大规模的破旧立新,转变成小范围、局部的渐进式改造更新。
兴起于20世纪末的“慢城运动”为老旧住区的改造更新带来了新思路。正确解读慢城理念并在老旧住区改造中恰当应用,有利于提升人居环境、重塑街区活力、加强邻里交流、增强社区舒适度、打造“快城市”中的“慢生活”,对社区理念逐渐淡化的城市住区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慢城”一词兴起于1999 年的意大利,强调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低碳发展、具有发展选择权与让居民幸福富有、延续地方文化传统的新型城市模式。如今已有25个国家的150个城市加入国际慢城联盟,亚洲的日本、韩国、中国都有“慢城市”。2010年,江苏高淳区桠溪镇被世界慢城组织授予“国际慢城”称号,成为中国首个国际慢城,“慢城”理念渐渐走进我国人民的生活[1]。
“紧凑、智慧、生态和人文”是慢城建设的核心理念,与人们对城市的根本需求—“以人为本”不谋而合,实现人居终极理想。在“慢城”理念中,城市的规划建设应具有独特的地方感,改善由历史文脉隐没导致的城市个性模糊化;有纵横交错的徒步区和休闲绿地;有便捷的商业设施和悠闲的社区;有更多的广场用于交流[2]。它倡导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让人们有更多可在城市中调节生活节奏的选择,让城市变得更加宜居。
城镇化进程在推动城市不断扩张扩建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层出不穷的“城市病”:交通拥堵嘈杂,大气环境污染,工业厂区挤占休闲绿地,人口过度聚集,城市缺乏个性……在城市病和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今天,人们对“宜居城市”“宜居社区”有着更深的渴望和更迫切的需求[3]。为了解决快速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危机与问题,未来的城市建设应以人为本,将现代化技术与健康怀旧的传统生活方式结合[4],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高品质、慢节奏的人居环境。
中国传统文化与“慢城”理念不谋而合,中国也不乏历史悠久且如今依然保持着传统生活节奏的城市,有慢城的文化基础[5]。同时,社区作为城市的组成细胞,是最贴近居民日常生活的场所,目前我国城市中存有大量功能退化的老旧住区。从老旧住区改造更新入手,注入“慢”元素,试点建设以慢行系统为基础的人性化慢社区,不仅有利于在整个城市范围内深入推广“慢城”理念,还能保持社区文化和传统风貌,避免“千城一面”的同质化建设[6]。
里洲社区位于南昌市西湖区抚河中路“南浦飞云”的正对面,东起里洲路,南至站前西路,西靠抚河中路,北至炭巷,占地面积0.15 km2,道路全长2 388 m。毗邻公交车站,对外交通便捷,可达性高。社区建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四周有长达1 000 m的围墙,共有楼房32栋,多数是单位的老旧宿舍,相邻楼栋间距仅数米。历经时间的变迁,如今社区的基础设施、服务功能已日显落后,居民日常生活及出行活动不便,亟需改造更新(图1)。
图1 项目区位图
里洲社区对外交通便利,属于小尺度街区,适合搭建慢行交通网络,推行慢行生活方式,构建高品质慢生活空间。社区改造中处处体现慢生活主题,应用“小蜗牛”形象直观表达“慢行”理念,将“慢”融入到社区的景观环境中,将社区公共空间建设与慢城理念有机结合。在社区内进行多元复合的功能配置,新建了休闲广场、邻里互助中心、图书馆、阳光驿站、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生活休闲场所,增设24小时便利店、自助银行、便民缴费点、直饮水机等配套设施,减少机动车的使用,增加居民的步行活动频率[7]。充分利用现有的道路交通网络,加强慢行系统的道路建设,提高道路交通网络的利用率,激发街道活力,促进居民社区交往。
3.3.1 树立慢城意识,构建慢生活空间
在日常宣传和文化活动中体现慢城特色,建立居民的慢城意识,增强社区个性。各入口处放置了代表慢城标志的蜗牛形象石墩,并且将蜗牛元素注入到社区的整体设计中,生动直观地展示了社区的“慢活”理念,营造社区“慢活”氛围。
社区的空间布局处处体现了慢生活理念。为丰富居民休闲娱乐生活,增进邻里日常交流,社区中增设了多处人性化公共空间,如里洲游园广场、老年人活动中心、花艺馆、公共院落等,为居民提供了更多沟通交流场所,增加了人们在公共空间停留的时间,有利于放慢居民的生活节奏,推广慢生活方式(图2)。
3.3.2 发掘社区本土文化特色,塑造社区文化意识
社区在对原有的场地进行针对性的改造或保留后,通过不同形式的景观小品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设计,实现了景观的“慢”建设。通过对社区传统文化的挖掘及历史的恢复再现,唤起社区居民对社区历史的回忆和文化感知。入口广场上设计了标志性雕塑—“凝固的时空”,该雕塑是由鹅卵石堆砌而成的三棱柱造型,寓意流淌的河流被凝固成空间,与对面抚河故道相呼应,记忆了社区的历史—这里曾是商业繁荣的码头,后因填河与主城相连,修成里洲路,遂渐有今天的里洲社区。这些文化景观在吸引居民驻足停留的同时,也增加了居民对社区文化的认同感。
3.3.3 优化交通,打造绿色便捷慢行系统
慢行交通的建立是放慢居民的生活脚步,建设慢社区的基础。为提高居民步行出行频率,营造宁静友好的社区环境,社区大力宣传绿色出行方式,推广慢城理念,拆除了围墙,增加社区对外可达性,构建了四通八达的多层级网络状慢行系统(图3)。1)社区内部构建以行人和自行车为主的道路慢行体系,提倡步行和自行车出行。设置减速带及障碍物,限制机动车交通量和行驶速度,保障居民出行安全。2)打造小尺度慢行系统,完善慢行路网,让居民能用较短的时间便捷到达社区各处绿地。连接绿地空间和活力节点,承载更多的街区生活并吸引居民停留,强化居民邻里交往,恢复社区活力[8]。3)设置完善的商业配套设施和邻里服务中心,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确保居民在400~500 m可到达商业场所和公共广场等开放空间,方便步行抵达。对外公交站点也均在500 m可达范围内,减少私人汽车使用,保障了居民出行的便利[9]。
图2 社区开放广场及“慢城”标识展示图
图3 社区慢行交通系统示意图
3.3.4 合理布局公共服务设施、满足社区居民慢生活需求
相比传统社区较为粗放松散的用地布局模式和单一化的分区模式,改造后的里洲社区具有功能多样复合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体系,使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可以在社区内就近得到满足。通过街坊组团式的空间划分形式,将整个社区的空间体系打造成局部围合、整体开放的格局。社区内服务设施类型丰富,设有幼儿园、花艺馆、便利店等场所,通过整体功能的混合配置,减少了因服务设施相距较远而产生的交通出行,节约了居民在通勤交通上的精力和时间[10]。同时促进了社区内多种活动的发生,加强邻里关系,保证了社区空间的活力。
作为一个综合性整体社区,里洲社区在功能上保持了居住和工作的相对平衡,丰富了居民的慢生活。社区内建有“邻里互助中心”和“慢书吧”,“邻里互助中心”引进了和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修鞋、织补、配锁等十余项便民服务,解决了居民在街头寻觅修补点的不便,也帮助社区中资源及能力有限的居民做到健康生活、自给自足。“慢书吧”是向社区居民免费开放的阅读场所,时常开展阅读分享活动,提升文化交流,满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图4)。社区集住宅、商业、办公、科教、文娱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提供着复合多样的社区服务,这些功能服务设施均在居民步行可达范围内,在减少机动车出行的同时,维护了社区的安全,打造出健康的慢生活环境。
3.3.5 提供弱势群体特色服务项目,营造人性化慢生活空间
社区改造中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在交通上重视无障碍通行,在日常生活中注重满足不同类型居民的心理需求,尽可能地关爱特殊群体(图5),让他们也能享受到社区人性化的慢生活。社区内的“朋友家”是全省首家助残服务中心,中心内设有残疾人聊天室,为他们提供了沟通交流的平台,让残疾人在助残之家切实感受到家的温暖。“阳光驿站”则是针对残疾人、空巢老人、妇女儿童等群体公益机构,已提供了一千余人次的专业服务。同时,社区大力扶持残疾人创业创新,将盲人按摩产业规范化经营,标准化管理,推动了抚河中路整条街的盲人按摩店的发展。
图4 社区功能节点位置布局图
图5 社区特色产业及服务设施展示图
3.3.6引入公众参与机制,完善符合居民需求的慢生活设施
社区在改造更新前进行了政策宣传,对居民宣传“慢”哲学和“慢”理念并获得信息反馈。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改造更新的规划和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提高其归属感和主人意识;规划设计人员通过了解居民的真实诉求,形成可操作性强的规划方案,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民众基础[11]。
3.3.7 注重细节设计,营造舒适安全的慢生活社区
社区结合慢行交通系统布局了细致周到的人性化服务设施:广场上设有直饮水装置,组团绿地和步道两侧安放了有夜间照明功能的智能座椅和健康生活宣传牌;社区内的宣传栏时时更新,向居民宣传慢城理念;社区内实行垃圾分类和旧物回收;与社区内慢行系统接驳的公交站台刻有盲文图案,给社区居民带来了更好的慢行体验(图6)。同时,为了方便居民夜间出行,增加居民安全感,社区内增加了感应式楼道灯,背街小巷LED灯等,基本实现了社区夜间照明全覆盖。充分利用现代环保技术、网络技术、高科技产品等打造出一个信息化智慧慢行社区[12],营造了安全舒适的社区环境,帮助居民融入慢生活。
图6 社区慢行设施展示图
“慢城运动”倡导的是一种新的城市哲学,展示了一种健康舒适的慢生活模式。它不仅关注城市物质层面的需求,更注重对城市居民的生活状态和居住环境的改善。本文通过对“慢城”理念及其发展、实践的研究,结合里洲慢生活社区的改造更新,探讨了老旧住区如何在“慢城”理念引导下实现在用地布局、绿色交通、社区文化、公众参与、公共空间、人性化设施等层面的系统改造,并以此提升居民幸福感,为今后的城市老旧社区更新提供了新思路。
注:本文图表均为作者自摄自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