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娜,王 雪,白庆荣,陈长卿,高 洁*
(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8)
人参疫病(Ginseng phytophthora blight)是由恶疫霉菌(Phytophthoracactorum)侵染所致,为卵菌门疫霉属真菌[1,2]。病菌以菌丝体和卵孢子在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越冬后病菌可直接侵害植株。翌年条件适宜时菌丝可直接侵染参根,或形成大量游动孢子传播到地上部侵染茎叶。接触传播是参床土壤中人参疫病扩展蔓延的主要方式[3],病菌通过风雨和农事操作传播,并在田间扩大蔓延。人参疫病又称湿腐病,在参区分布广泛,是人参成株期的最严重的病害之一[4]。该病可危害参叶、茎及根部,在叶片上病斑初呈水浸状暗绿色大斑,如同热开水烫过一样,病斑扩展迅速到整个叶片使全部复叶萎蔫下垂,参农称为“搭拉手巾”。疫病侵染根部多从茎秆部下渗或扩展形成,很快呈水浸状褐色湿腐,内部组织呈黄褐色花纹,根皮易剥离,并附有白色菌丝粘着的土块。该病在人参生育期内可进行多次再侵染。特别是阴雨高湿、密度过大、通风透光差、土壤板结、氮肥过多,均可促进疫病的发生和流行,严重时发病率可达70%以上,可造成参苗大面积受害死亡。
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其中的代森锰锌是杀菌谱较广的保护性杀菌剂。主要是抑制菌体内丙酮酸的氧化。对果树、蔬 菜上的炭疽病、早疫病等多种病害有效,同时它常与内吸性杀菌剂混配,用 于延缓抗性的产生。
霜脲氰具有接触和局部内吸作用,可抑制孢子萌发,对葡萄霜霉病、疫病等有效,与保护性杀菌剂混用以延长持效期。目前已经在黄瓜上登记,对于防治黄瓜霜霉病有很好的防效。
目前防治人参疫病的药剂比较少,实际生产中存在着超范围使用杀菌剂现象。本文对利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以了解其对人参苗期疫病的防治效果和对作物安全性,探讨其经济有效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技术,为该产品申报农药登记和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1.1 试验对象和作物 试验对象:疫病(Phytophthoracactorum),试验作物:人参品种为大马牙
1.2 环境条件试验地点 吉林省集安市大地参业有限公司人参种植基地,参地为前一年立枯病发生较重得地块,于头一年秋天整好地。
2.1 药剂
2.1.1 试验药剂及处理 72%霜脲氰可湿性粉剂,利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表1 供试药剂试验设计
2.1.2 对照药剂 80%霜脲氰可湿性粉剂,浙江禾本农药化学有限公司;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利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2.2 小区安排
2.2.1 小区排列 小区采用随机区组排列
表2 小区排列
2.2.2 小区面积和重复 小区面积(或植株数):15m2,重复次数:4。
3.1 施药方法 采用茎叶喷雾的方法,喷头距叶面20cm,喷雾均匀细致,每次施药兑水量为60L/667m2。在田间疫病有零星发生时(7月1日)开始施药,每次施药时间为A.M 09:00~11:00,施药间隔期为7d,共施药2次,参考农药田间药效试验[5]标准。
3.2 施药时间和次数 施药时间:2012年7月1、8日,施药次数:2次。
4.1 防效调查
4.1.1 调查方法 每小区对角线取5点,每点1m2,记录发病株数和总株数。
4.1.2 调查时间和次数 调查时间:7月15日,次数:1次。
4.2 其他资料
4.2.1 气象资料 施药当天天气晴朗,微风,对试验处理无影响。
4.2.2 土壤资料 地势为坡地,土质为腐殖质土,肥沃,土壤肥力基本一致,土壤pH为6.5~7.0。
5.1 病情指数按式(1)计算 病株率计算:
(1)
5.2 防治效果按式(2)计算
(2)
结果按照邓肯氏方法统计分析。
6.1 结果与分析
表3 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防治人参疫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生物统计分析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检验法。
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1 920g a.i./hm2的防效显著高于960g(a.i.)/hm2,与对照药剂80%霜脲氰可湿性粉剂75g a.i./hm2的防效在5%水平下无显著差异;显著高于对照药剂代森锰锌960g a.i./hm2。
6.2 讨论 利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960~1920g/hm2喷雾对人参生长无不良影响,没有药害。对疫病防治效果较好,2次施药后7d的防治效果在69.98%~77.85% 之间。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有效量1 440~1 920g/hm2防效与对照药剂80%霜脲氰可湿性粉剂75g a.i./hm2在5%水平下无显著差异,防效相当。从安全、有效、经济等方面综合考虑,建议使用利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防治人参疫病,剂量为有效量1 440~1 920g/hm2,于发病初期进行茎叶喷雾防治,兑水量为900L/hm2,视病害发展情况,施药1~2次,间隔期以7d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