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金融活水 助力乡村振兴

2019-01-14 21:06:12杨春晨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江苏农村经济 2019年5期
关键词:支农现代农业补贴

杨春晨/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金融扶持,而现代农业发展又不能仅仅依靠有限的财政支农项目资金,更需要引入金融“活水”。

正视农业发展金融短板

金融机构支持力度不够。金融本身具有趋利性的特点,金融资本期望避免风险,实现利益最大化,从金融机构本身角度出发,他们更加愿意把资金投入到回报率高、效率高的地方,因此会导致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社会资本不足、资金配置不合理的情况。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欠佳。我国农村信用评级和征信工作尚不完善,金融机构与农民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银行放贷意愿自然就大大降低,特别是对于额度相对较大的贷款不敢贷。农业信用风险管理难度大,农业产业不确定性因素多,生产经营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影响,对市场、价格等因素敏感性高,抗风险能力较弱,有效抵押担保不足,信贷条件难以满足。因农村信用体系滞后,信息采集难度较大,风险分担补偿机制乏力,金融机构惜贷情绪滋长。

农业保险工作压力显著。部分农民缺乏对未来市场走势的合理预期和科学判断,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和自发性较强,并且面临自然灾害、市场价格波动、产品质量缺陷等诸多风险。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要承担较高的赔付率,因此推广农业保险的积极性较低。同时,保费补贴比例缺乏区域差异性,各险种补贴比例设置不具有地区针对性,农户需求较多的险种补贴力度较小,农险保费补贴力度需要继续加强。

探索金融支农新路径

稳步落实各项中央惠农补贴政策。强化对各项惠农补贴政策的宣传工作,狠抓制度落实,规范项目管理,严格督导考核,切实落实好棉花补贴、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耕地地力保护)、稻谷补贴等惠农补贴政策,全面提高补贴政策的精准性和实效性,确保补贴公平公正落实到位。

加快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步伐。建立完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是有效转变财政支农方式、提高财政支农效率的重大创新,是引导推动金融资本更多投入农业、缓解农业融资难问题的重大举措,要围绕发展目标,加快农担分支机构建设,将农担业务下沉,立足实际、主动作为,按照政策性、专业性和独立性要求,通过市场化运作,支持粮食生产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

完善融资风险补偿基金补偿机制。继续扩大融资风险补偿基金规模,按照“小额、短期、快捷、有效”原则,着重在农业贷款主体、贷款规模、担保抵押及风险补偿等方面,激发合作银行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放款力度,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身实力,提高其加工销售能力,增加农民收入。

健全完善全省农业保险政策体系。依法依规用好用足省级以上财政保费补贴,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的组织发动,实现“愿保尽保”。加快设计多层次、可选择、不同保障水平的保险产品,努力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需求,提高农村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提升农业产业损失和补偿能力,有效规避自然灾害给贷户带来的风险,形成金融、保险支农合力,切实提高农业风险保障水平。□

猜你喜欢
支农现代农业补贴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 01:18:00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 06:16:34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24
现代农业
“三清一改”农民能得到哪些补贴?
农家书屋(2019年1期)2019-02-19 06:18:30
金融支农创新十大模式
新农业(2017年24期)2018-01-30 08:37:20
2017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支农投入
农家书屋(2017年5期)2017-06-03 10:17:14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福利绩效的DEA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