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农业”让“麦客”少跑冤枉路

2019-01-14 20:34:43孙清清
农民文摘 2019年7期
关键词:麦客跨区收割机

时下,河南8600万亩小麦正陆续收获,中原麦区“三夏”生产热闹繁忙。在河南洛阳市的河南省智能农机创新中心,2万多台农机被接入了互联网平台,农机跨区作业的轨迹、机收面积和农机位置等信息一目了然。

河南省智能农机创新中心是河南近年来推进“互联网+农业”,服务“三夏”生产的缩影。跨区机收是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创举。尽管联合收割机总量充足,但在过去,受调度指挥难、信息不畅、在途时间长等因素影响,部分地区在高峰时段仍存在缺机的现象。

50岁的“麦客”刘成钦是河南省鹿邑县人,今年是她与丈夫跨区收麦的第13个年头。每年麦收前,刘成钦会给各地的亲戚朋友、“老主顾”挨个打电话。小麦熟得如何,收割价格高低,哪里麦多机少,摸清情况后,再拟定行进路线,约定收割时间和大致的亩数。

追着小麦成熟的轨迹,刘成钦一路向北,从豫南起步,经河南进入山东,一直收到天津一带,历时1个月左右。这几年,刘成钦跨区作业的收入缩水了不少。“前些年,一台收割机收麦赚四五万元,现在只有一两万元。”刘成钦说,现在农机多了,麦收市场竞争激烈,如果能做到科学调度,让供需匹配,我们就可少跑冤枉路多赚钱。

如今,随着“互联网+农业”发展,河南部分地区借助信息化手段,科学调度农机作业,使供需有效对接,正让刘成钦的期望变成现实。

许昌市农业机械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服务“三夏”生产,近年来许昌开发了“智慧农机”测亩计产系统,建设了许昌“智慧农机”信息平台,为全市2400台联合收割机安装了“智慧农机”终端,具备定位导航、联动呼叫、智能测亩等功能,减少了“麦客”跨区作业在途时间,作业面积和粮食产量同时在终端和平台显示,有效减少人工投入。

许昌县红伟农机合作社的124台收割机安装了“智慧农机”终端。理事长李红伟说:“终端非常好使,1台收割机比以前少雇1个人,1季最少节省开支3000元。因为不用量地,收割机干的活更多,可增收5000元,算下来1台收割机多收入8000元没问题。”

猜你喜欢
麦客跨区收割机
麦客
诗歌月刊(2022年1期)2022-01-28 09:05:04
『90后』麦客:持北斗导航麦田『淘金』
今日农业(2021年13期)2021-11-26 11:50:54
用履带收割机送柴油
最后的麦客
农家参谋(2020年6期)2020-07-29 09:08:32
自走式油葵收割机研发成功
今日农业(2019年11期)2019-08-15 00:56:32
跨区取件的困扰
中国储运(2019年1期)2019-01-09 06:57:54
跨区基地化演习中医疗保障组的任务探讨
未来的收割机
麦收时如何进行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
新农业(2016年19期)2016-08-16 12:00:18
渐行渐远的麦客
金秋(2016年12期)2016-05-04 01:1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