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立波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60)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信息的便利,很多大学生在学习,人际交往,生活,就业等方面遇到挫折后,转化为心理危机,严重的时候就会导致严重心理问题,这些都与学生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高职学生,这属于社会上不太被关注和重视的群体,更容易将挫折转化为心理危机。特别是刚刚步入大学的新生,从独木桥,走向象牙塔,学生们会遇到比较多的问题,因为大学的生活与高中相比,区别很大,很容易就适应不了新环境,对人际交往也很陌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所以,针对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普查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到: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知识比较薄弱,对于心理危机了解更少,这方面有待于加强和提高。
以某职业院校为例,共有1348名学生参与测试,测试时间:2018年10月至11月。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
采用spss17.0数据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
表中所显示的内容为本次调查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情况,分为一级心理问题,二级心理问题,三级心理问题,从表中所显示的内容可以看出,存在心理问题人数较多。
对1348名学生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有650名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占总数的比例为:48.22%,也就是近一半的学生存在心理问题,这个数字还是令人堪忧的。也就是说,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和没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各占一半,这值得我们深思。其中,存在一级心理问题的学生占参与测试的学生的11.94%,这一部分学生指的是可能存在自杀意图等心理问题!这些学生在冲动、攻击、抑郁、网络成瘾等方面的得分都偏高,如果这些学生在生活、学习、就业等方面遇到挫折,极易产生严重的心理危机,所以经过测试之后,对于存在这些问题的学生,老师应把他们列为重点关注的对象,密切注意他们的情况,以免发生严重的心理危机。而存在二级心理问题的学生占17.28%,这一部分学生指的是可能存在二躯体化、幻觉、妄想症状、社交恐惧、敏感、依赖等心理问题!和一级心理问题相比较,这些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要好一些,但是如果引导不当也会由二级心理问题转化为一级心理问题,所以对于这一部分学生,老师也应给予一定的关注。以免发生转化。存在三级心理问题学生占总数的19.73%,这一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抑郁、进食、幻觉、妄想症、自卑、自伤、焦虑、敏感、冲动、强迫等心理问题。对于这一部分学生,老师也要作为重点关注的对象,并且和同学一起,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各个方面,以免由三级心理问题逐级上升为二级或者一级心理问题。
从测试的结果来看,学生的心理问题类型较多,无论是一级心理问题还是二三级心理问题,每一级别的学生心理问题都点各不相同,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比如,在二级心理问题中,有的学生表现为社交恐惧和敏感,有的学生表现为幻觉、妄想症,有的学生表现为自伤行为或自杀倾向,也有的学生表现为网络成瘾。而在三级心理问题的学生表现为敏感,焦虑,冲动,自卑、偏执等问题。所以,我们发现高职生心理问题表现由单一向多样性方向发展。
1.家庭环境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比较快,家长对于子女在精神方面的关心和爱护较少,物质方面可能要好一些,但是,我们知道,对于孩子来说,精神要远远超过物质。还有部分家长对于孩子,只一心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孩子心理的成长,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所以才使孩子产生抑郁、焦虑等方面的心理问题。还有部分家长对孩子过于的溺爱,这也给孩子今后的生活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使孩子容易产生依赖、缺乏独立性、自卑等心理问题。我们发现,家庭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影响使最大的,也是影响最多的。
2.学校环境因素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尤其是进入大学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学校密切相关,学校中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教育环境,对学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学生在学校由于学习负担过重,或者与同学老师的人际关系过于紧张,也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比如焦虑、精神警长,同学关系不和谐等心理问题。
3.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对学生的期待过高,也会给学生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严重就会导致心理问题。
1.加强学生的心理危机意识,提高心理健康认识
根据心理测试的结果,对于存在一级心理问题的学生应采取访谈,培训等方式,积极与这些学生进行沟通,使一级心理问题尽快转化为二级和三级心理问题。首先,让学生意识到,存在心理问题并不是可怕的事情,通过适当的方法是可以调整和改善他们对心理问题的认识和看法,定期进行咨询和回访,做到时刻关注这一部分的学生。
2.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针对心理问题,仅仅依靠心理健康老师来解决心理问题,力量还是相当的薄弱,需要全员动员,全员参与,尤其是学生之间朋辈心理辅导也是很重要的一种方式和方法。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向学生系统的传授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自己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有一些心理问题是可以通过自己学习之后来解决的,比如三级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