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拓展训练在高职院校职业素养能力训练中的应用

2019-01-14 04:05:55赵坤坤
魅力中国 2019年14期
关键词:素养职业高职

赵坤坤

(大连枫叶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6)

拓展训练使学生通过自己独特的体验式学习方式,理解真理,提高积极参与能力,通过个人经验激发人的身心潜能,增强发展的自信心、勇气和毅力等等一些良好的品格,促进学生适应社会、团队合作、沟通、创新思维等职业素质的培养,遵循“就业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以人为本”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对推进高等职业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拓展训练简述

(一)拓展训练的定义与本质

拓展训练又称外展训练或体验式培训,它是一种精心设计开发的户外实践活动,利用各种复杂的人造环境或自然环境,注重心理挑战,达到“激发潜能、冶炼团队、强化心智、完善人格”的训练目的。拓展训练的核心实质是通过参加这种特殊的培训,使学员能够提高“人们在与外界的关系中有的方式”,即提高自我的概念。

(二)拓展训练的起源与发展

拓展训练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当时英国舰艇和商船在大西洋经常遭到德国潜艇的袭击而发生海难,遭遇海难,导致大量水手掉入水中牺牲生命。当时的救生专家发现,许多在海难中幸存的人不是年轻强壮的水手,而是意志坚强、团队精神好、海上生存技能丰富的水手。在这一背景启发下,德国教育学家库尔特•汉恩(Kurt Hahn)第一次提出了“拓展训练”(Outward Bound),这意味着一艘小船离开一个安全港,驶向波涛汹涌的大海迎接挑战。到 70 年代初,美国马塞诸塞州的哈密尔顿维哈恩姆高中校长皮赫(J.Pieh)将拓展训练方法应用于学校教育,首次将拓展训练与现有的学校制度相结合,开拓了教育的新思路、新领域。1995 年,拓展训练进入中国内陆,便开始迅速发展,被非常多的国内、外大中型企业列为培训项目,培训目标也从单体健身和野外生存训练发展到培养积极进取的生活和职业态度,增强团队精神,凝聚优秀的企业文化。目前,拓展训练已经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户外体验式教学模式。

二、职业素养能力的内涵

(一) 职业素养能力的概念

职业素养是指一个职业者在某一职业中所具有的各种能力与该职业活动所表现出来的能力的结合。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职业是指从业人员为获得主要生活来源而从事的社会工作。也就是说职业素养能力是能够胜任社会工作的主观条件之一,直接影响着职业活动的效率。

(二)高职学生职业素养能力构成分析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构成主要包括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三个方面。一般职业能力是职业学生职业生涯中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学习、写作、语言、数学和空间判断能力。职业专业能力主要是高职学生从事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的专业能力,包括职业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操作水平。职业综合能力和职业专业能力都是属于高职学生主导职业素养能力,易于改变与发展。职业综合能力主要是指高职学生除综合能力和专业能力外的其他能力。它是一种重要的隐性职业素质能力,能深刻影响高职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发展。主要包括社会适应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职业综合能力在教学中。教育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是比较困难的。因此,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应以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和专业能力为基础,重点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即培养高职院校的隐性职业素养能力。

(三)拓展训练对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能力培养的助推作用

1.拓展训练对高职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团队合作(teamwork )能力是指“团队”为达到某一特定目标而需要相互配合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目前,美国通用、摩托罗拉、波音,日本丰田等世界知名企业都采用团队管理模式。高效的团队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现代大型企业非常重视员工的团队合作意识。高职学生突出心理问题恰恰是普遍存在以自我为中心,集体观念和意识淡薄,非常缺少现代企业所需要的相互帮助与相互协作的团队协作意识的职业素养能力。拓展训练在很多项目设计上的重点就是培养加强学生的团队意识,使学生在团队中学会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同事也学会将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相接合,理解在帮助团队的同时,也是在帮助自己实现双赢。比如,拓展项目“众志成城”的项目训练目标可以帮助培养学生的合作经验和个人在团队中履行职责的重要性。“快速传球”项目训练目标可以助推培养学生学会团队合作及体会双赢的重要性。“泰坦尼克号” 项目训练目标有助于培养学生在如何计划行动、如何与团队成员合作以及如何在紧急情况下有效利用有限资源方面的经验。“信任背摔”项目可以助推培养学生在团队中建立起彼此的相互信任。

2.拓展训练对高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社会适应(Social adaptation)能力是指高职学生在生存和发展的同时融入社会,实现社会化过程的能力。它是实现生存和发展的首要和必要的能力。人才素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需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高职学生社会适应心理问题最主要的还是环境适应能力很差、人际关系不协调、不融洽和不适应,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自卑羞愧、易怒、就业压力过大等引起的心理恐慌和焦虑。

三、结语

这些主要的社会适应心理问题都制约了高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未来职业生涯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解决高职学生的社会适应心理问题已成为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点及难点。拓展训练对高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具有独到的作用。各种形式的专业化、有目的性的培训内容、模拟的工作场所培训场景和和谐的实践氛围,都会促进和影响高职学生的沟通能力、学习、合作和竞争意识。例如,“强调积极”拓展项目的目标可以帮助学生突破自我肯定的障碍,通过相互交换意见重新树立自我形象。“空中横杆”和“空中断桥”的训练目的有助于学生克制心理障碍,竖立自信心,加强控制自我的能力。

猜你喜欢
素养职业高职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 01:06:44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24
职业写作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0
我爱的职业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