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伟 李丹丹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在形式主义方面,部分学校仍然存在“不切实际,华而不实”的现象。比如部分学校制定目标眼高于顶,一味追求于扩大办学规模,照搬热门专业,忽视特色专业的创办;同时,工作制度形同虚设,工作思路照搬乱套,导致高校脱离教育本质。校企合作之间的形式主义,主要体现在仅仅签订了合作协议,没有真正展开工作。另外,存在弄虚作假的现象。存在部分高校对于检查评估具有应付的心态,存在业绩虚报、台账作假的现象。
存在部分领导不干实事,对上溜须拍马,对下放任不管,不仅不深入教学科研一线,还不重视师生之间的联系,导致教学工作存在问题。同时,存在部分学校教授等教育人员不重视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相关研究工作,而更加重视进机关当干部,存在官本位现象。另外,存在部分学校领导不重视本职工作的执行,缺乏为社会培养综合性人才的思想,没有树立为全校师生和员工服务的理念,懈怠工作,服务态度不佳,严重影响学校相关功能的进展,并影响了党群和干群关系。
首先,高校存在部分领导不思进取,不重视学校改革工作的开展,并从客观角度寻找学校改革存在的问题,不从自身主观理念寻找原因,导致学校改革进度受到制约[1];其次,存在领导对待工作敷衍了事,有的领导干部工作过于重视过去的丰功伟绩,不重视学校改革的推进和发展,导致师生及员工反映的各项问题得不到解决;最后,部分领导干部在生活方面注重享受,对待工作不负责,并且不重视事业的打拼和进步。
一是没有合理分配公共资源。比如,存在部分学校在建设办公区域时,超标准分配建设款项;领导干部车辆配置超过相应标准等等,过多的占用了教学和科研的资源,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二是三公经费开销过大。存在部分学校没有严格管理三公经费,导致存在公务接待超标准的现象频繁出现。除此之外,存在部分学校过节、过年时常常大搞宴会,形成不良风气。部分学校存在以各种教学活动和教学考察的名义,公费旅游,从而影响学校各方面的建设[2]。三是粗放管理造成浪费。存在部分学校没有勤俭节约的意识,在水、电、食物等方面管理不严格,导致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有的学校实验实训设备利用率较低,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科研经费使用率较低,而科研成果共享不足。
第一,坚持党员干部的理念,努力推进学习党组织工作的建设,深入学习中国特殊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关知识,并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才能教育并引导党员干部,促使其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第二,采取相关措施,提高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以积极组织党性教育活动,深入学习党的历史,并回顾中华民族复兴历程,从而深刻激发党员干部的爱国精神以及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并树立正确的三观,坚定自身的立场。第三,树立道德规范,通过学习先进人物的伟大事迹,使党员干部深刻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并积极践行,起到充分的表率作用,从而为社会主义诚信道德风尚充分彰显,以实际行动表现出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高校的作风会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深远影响,因此高校必须加强作风建设的思想建设,通过党员干部带头作用的发挥,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成为作风建设的方向。
首先,需要贯彻落实高校管理体制。将高校章程建设作为管理核心,并建设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实现各项工作的程序化和规范化。其次,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如党员干部联系点制度、调查研究制度、接待群众制度、结对帮扶制度等,从而保证群众化工作方式的开展充分在制度的约束下开展。再次,建立完善的民主管理制度,比如重大事项公示制度、学代会制度等,实现高校民主管理进程的推进。最后,建立完善的群众利益保障制度。比如,沟通协调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通过公开党务、政务和校务工作,保证全校师生公有知情权、发言权和监督权,并能够合法表达利益诉求。另外,还需要进行监督约束制度的完善工作,充分将党的法律监督、舆论监督作用发挥的同时,还需要加强群众监督,对高校招生录取、基本建设、干部选任以及科研经费管理等工作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防止出现自由裁量权过大以及制约缺失等现象。
保证作风建设各项制度的落实需要加强监督。首先,强化党内监督,严格执行党员关不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诫勉谈话以及述职述廉等,一旦发现高校部分党员干部存在作风建设问题,就必须及时提醒、告诫并加以惩罚,充分做到防微杜渐。其次,应当积极拓宽监督渠道,同时创新监督方式。要真正的做好民主生活会的监督和指导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会议质量的提升,利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将党员干部存在的作风问题充分解决[3]。
建立配置科学、结构合理的工作机制,才能为高校的作风建设提供动力。高校必须建立严格的用人导向制度,并保证严格执行。同时坚持以作风优秀的党员干部作为引领人物,从而给学生建立品行高尚的形象。同时,需要完善并落实作风建设的考评机制,并加强起制度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量化性,以实现考评结果的科学应用,实现奖优罚劣。
综上所述,高校的作风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需要长期进行建设并贯彻落实。然而,目前高校仍然存在各种“四风”问题,高校只有不断总结经验,并积极探索作风建设的新途径和时间仿佛,最终形成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