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思政课堂”与“课堂思政”协同推进路径研究

2019-01-14 04:05:55袁婷刘欢
魅力中国 2019年14期
关键词:思政课堂应用型辅导员

袁婷 刘欢

(四川旅游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应用型高校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 不仅用好思政课堂这个主渠道, 更要使思政工作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形成各方面的合力。

一、应用型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思政教育资源分散,各学科间没有形成教育合力

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全方面的,高校的思政教育,不仅仅是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的职责,更是全校老师共同的责任,仅仅依靠思政课教学是无法实现育人效果。当前大多数高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停留在思政课教学和辅导员管理方面,专业课教师,在学生思想引领方面,做得还不够。学生除了在课堂上能够与老师见面,课后很少有机会与老师有交流的机会,很少有老师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各学科间没有形成职能互补和教育合力。

(二)教育理念落后,思政课堂受重视程度低

教书育人是高校的使命,但是重教书轻育人的现象在高校一直都还存在,就应用型高校而言,应用型高校专业性较强, 学校虽然一直强调思政课堂的重要性, 但在实际教学中,不少学校还是将精力集中在学生应用型技能、实验技能的培养和学校特色课程、专业课程上,对思政课程重视程度还是不够。这样一来,就容易导致思政课教师缺乏动力和积极性,部分教师甚至将思政课堂教学当做任务来完成,教学模式单一,照本宣科,照着PPT给学生念,课堂毫无生机,学生“低头族”现象严重。如此一来,便形成恶性循环,课程枯燥无聊,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认为认为思政课就是宣扬国家政策的课程,对以后就业没有任何帮助,教育效果自然难以令人满意。

(三)思政教育教师队伍匮乏,职业化专业化程度低

在应用性高校,学生们思考的更多的是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能获得何种技能,能取得何种成效,而思政课堂大都以理论教学为主,学习效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引导和培育。一方面,思政课堂作为公选课,一般情况教师都是面对一百多甚至两百多学生人数的课堂,一学期的课程下来,有的教师连学生的姓名都很难记得完全,更别说与学生们专业特点相结合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引领。如果思政课教师无法将课堂教学与学生们专业特点相结合,在不少学生看来,就是不切实际的大道理,也就很容易出现师生间交流产生问题,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另一方面,虽然教育部修订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强调高等学校应按照总体上师生比不低于1:200比例设置专职辅导员,但大多数高校配备的专职辅导员是没有达到要求的,一个辅导员要管理好几百个学生,辅导员的精力大都放在管理学生的日常琐事,很难有精力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二、应用型高校“思政课堂”与“课堂思政”协同推进的路径

(一)建立有效领导机制,确保“课堂思政”顺利实施

一直以来,应用型高校思政教育成效不理想,究其主要原因是缺乏统一的制度保障,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要使这一任务贯穿于所有教学之中,必须做好顶层设计,建立相应的领导体制及工作机制。学校领导应亲自担任总指挥,成立“课堂思政”改革领导小组,牵头教务处、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教学督导中心、学工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部门,明确责任与分工,确保“课堂思政”任务的具体实施。

(二)重视课程教学与改革,将思政教育工作贯穿教学各个环节

应用型高校应坚持以人为本, 彻底转变教育理念,重视课程教学与改革,改变重教书轻育人的现象,重视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各门类学科协同并进和有机融合,扩展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及外延。要明确思政教育不仅是思政教师或辅导员的事情,专业课授课教师同样也可以通过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将知识的教授与价值的引领相结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各类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合力。

(三)树立协同育人的理念,全方位打造育人共同体

全方位加强高校的思政教育,需要凝聚所有的力量,共同营造一个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大思政”育人环境。要树立协同育人的理念,将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辅导员整合起来,合理利用职能优势,全方位打造育人共同体。这样一来,专业课教师侧重思想教育的渗透作用,潜移默化的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优良的品质。思政课教师侧重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的引导作用,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辅导员侧重日常教育管理,从生活、情感、学习上对学生加以引导,各尽所能,共同致力育人目标的实现。

“课堂思政”的提出,不仅是教育理念的创新,同时也是一场大胆的探索,突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多依赖思政课教学的体制弊端,扩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及外延。通过树立协同育人的理念、建立有效领导机制、重视课程教学与改革、充分挖掘和充实各类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有利于高校“思政课堂”与“课堂思政”协同推进,有利于“思政课程”与“课堂思政” 相互支撑,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发挥育人作用,高校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大思政”新格局。

猜你喜欢
思政课堂应用型辅导员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辽宁丝绸(2022年1期)2022-03-29 00:59:06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53
基于信息权利视域的思政课堂慕课教学模式
现代慈善公益理念引入高校思政课堂的必要性
青年时代(2016年21期)2017-01-04 17:17:34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课堂教学现状及完善对策
实地考察对思政课能力本位的项目化改革的意义思考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现代企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5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