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问题已经成为威胁校园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于2016年4月28日下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同年11月,教育部联合中央综治办、全国妇联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防治初中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这些文件的发布充分说明国家对于校园欺凌问题的高度重视。本研究采用访谈的方式研究初中校园欺凌问题,探讨预防校园欺凌的有效途径。
准确定位和研究校园欺凌问题需要对校园欺凌的核心要素进行分析。本研究认为,双方处于权力不对等的境遇是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的核心区别,举例说明:一对势均力敌的学生在打架,这属于校园暴力但不属于校园欺凌;普通学生对一个身患残疾的学生整日冷嘲热讽,用身体缺陷来挖苦讽刺他,这虽然不具有肢体上的暴力行为,但具备了校园欺凌的三要素,应属于校园欺凌。
本研究运用质性研究的目的性抽样方式,以信息饱和为原则,抽取能够为研究提供最大信息量的研究对象,选择Q初中10名四五年级的学生和4名班主任教师为访谈对象。由于校园欺凌并非在所有学生中都存在,因此,对学生样本有一个基本的筛选问题:“你有没有经历过欺负同学、或被同学欺负、或看见过同学被欺负的事情?”对这个问题做肯定回答的学生才被纳为研究对象。由于既往研究发现男生和女生的校园欺凌的表现方式有显著区别,因此,选择研究对象时还考虑了性别等因素,选取的师生已基本达到信息饱和。选择该学校进行抽样还有两点考虑:第一,该校处于东部沿海地区,同时所在城市非一线或省会城市,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第二,选择在同一所学校进行抽样访谈,能够尽可能地减少学校特征这一无关变量的影响。
对学生主要访谈问题包括:你看见或者经历的欺负行为是什么样的?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情形如何?你当时在做什么?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对教师访谈的问题是:您有没有见过一些学生之间的欺负或者伤害行为?大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情况?您是如何处理的?后来效果如何?
对校园欺凌高发的时间和地点的统计将有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关注,防患于未然。访谈结果显示校园欺凌事件最易发生的地点依次是:厕所(40%)、上学和放学途中(30%)、教师不在的教室(20%)、楼梯和走廊(10%)。易发的时间点是下课时(30%)、放学途中(20%)、打扫卫生的时候(20%)、午休时(20%)和上课铃响教师尚未到班的时候(10%)。
访谈中发现,除了传统的肢体欺凌外,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某些隐蔽性强的欺凌方式没有得到教师的足够关注。例如多发于女生之间的校园欺凌方式——排挤,大多数教师都不会将其视为校园欺凌。在此类事件中,欺凌者通过排斥、诋毁来孤立受害人,使其校园人际关系恶化,且会说服其他同学一同排挤受害人,使受害人的校园社会支持系统大部分被切断,受害人会出现自卑、孤僻、厌学甚至更激烈的不合作行为,严重影响身心健康。教师不仅对此类欺凌行为缺乏认识和警惕,甚至有教师告诫受害人“那么多人不喜欢你,你应该在自己身上多找原因”,给受害人带来二次伤害。
另一种值得关注的欺凌方式与性别有关。访谈中发现一位男生因为气质较为阴柔而被同学取绰号“娘娘”,教师对此不以为意,认为是同学之间的戏谑。但对正处于性别认同和社会性别角色建构过程中的初中生来说,这样的戏谑可能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事实上,该男生一直对此耿耿于怀,并对同学和老师产生较强的怨恨情绪。
本研究通过对校园欺凌事件的分析,将参与其中的角色分为四种:“小霸王”“受害人”“帮凶”“保护神”,他们分别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
“小霸王”就是欺凌行为的主动加害者。虽然校园欺凌可能是群体发动的,但“小霸王”通常是发动欺凌事件的核心人物,且惯常于校园欺凌,其主导的欺凌行为通常不止一两次,而是经常发生。欺凌方式包括伤害、恐吓、威胁或勒索等,有些“小霸王”甚至对成年人也具有一定的攻击性。“小霸王”的主要心理特点是:自恃武力,崇尚用武力解决同学间的纠纷;部分“小霸王”呈现冲动型人格障碍的部分特征,如心理发育不健全、易怒易激惹、对自己的暴力行为缺乏正常的悔悟之心、自私自利、不顾他人感受、哗众取宠。教师要对“小霸王”群体进行认知调整、行为矫正等多种干预,以减少校园内的不安定因素。
“受害人”是受欺凌的对象。在遭受校园欺凌时,相当一部分“受害者”并不会选择向老师报告,可能的原因包括害怕遭受进一步的伤害,“我没有(把被欺负的事情)报告老师,老师也不可能天天看着我,平时老师不在的时间多。如果老师把他们批评一顿,他们可能会更恨我。”如果长期遭受欺凌,可能会导致学生低自尊感、无助感,进而会出现厌学情绪,而这又会进一步恶化“受害人”在学校的处境,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给予他们充分而持久的心理支持。
“帮凶”是较为被动的欺凌行为加害者。“帮凶”的心态差异较大,有的是因为害怕成为受害人而加入欺凌行为,“如果我不帮忙,他(小霸王)也会让他们(其他同学)不理我,我害怕。”还有一种情况是“帮凶”觉得有趣,瞎起哄、凑热闹,在旁边呐喊助威。教师在关注“小霸王”和“受害人”的同时还必须关注这些“帮凶”的心理变化。依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如果他们观察到欺凌行为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就可能会成为未来的“小霸王”。
“保护神”指主动帮助受害人的同学。“保护神”的表现形式各异,主动挺身而出制止欺凌行为的最为可贵,对受害者的支持力量最大,但较为少见,因为这种保护行为具有较高的风险,大多数同学没有成为“保护神”,是因为惧怕欺凌者将目标转向自己。另一种保护行为则风险较低,就是呼叫教师等成年人来制止欺凌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反应至关重要,如果教师认为不是什么大事,或者因为觉得麻烦而没有及时出现,这种保护行为可能不会再出现。最常见的保护行为是在背后安慰受害人,这种行为风险最低,同样也可以给予受害人一定的心理支持,也是应当鼓励的。
在访谈教师的过程中发现,教师普遍比较讳言校园欺凌,他们多将严重的、引起各方关注的欺凌视为校园欺凌,不认为自己班级中存在欺凌行为。这主要是由于教师对于校园欺凌的三要素不能完全理解,仅以严重程度作为判断标准。对于一些不太严重的欺凌行为,他们往往采取冷处理的方法,“学生很多事情都不懂,可能无意之间就会让其他同学不高兴,这总不能都当成校园欺凌吧。”“他们学生之间的事情,如果不是很严重,我还是主张自治,也提高他们处理同学关系的能力,当然我会从大方向把控,不会出大问题。”访谈的教师大部分不清楚国家对于校园欺凌的政策以及配套的措施,说明教师这方面的认知还有待提高。
针对初中的校园欺凌问题,学校需要建立三级预防系统。
一级预防重在教育宣传,宣传的主体是学校,宣传的对象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群体。对于教师的宣传,包括国家、地方和学校对防止校园欺凌的相关政策和规定,同时要让教师了解校园欺凌的多发性,要提高对校园欺凌的防范意识。教师要明确校园欺凌的要素,当学生冲突出现时,必须能够分辨出是否属于校园欺凌,从而做出正确的应对。对于学生群体的宣传要营造友善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班会、团日活动、德育教学中的渗透以及给家长的一封信等多种形式来进行。
二级预防重在发现处置。学校层面的反应途径包括校园欺凌投诉信箱和电话、网络平台、教师和班主任的经常性联系、心理咨询与辅导等。通过畅通这些渠道,使校园欺凌能第一时间被发现和处置。
三级预防重在预防校园欺凌产生的严重后果。学校可以心理健康教师等力量为基础建立校园欺凌评估与辅导团队,在征得学生父母同意的情况下及时介入,进行心理辅导。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暂时限制或禁止“小霸王”和“受害人”之间的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