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叶粤籍花鸟画家在港澳台以及海外的影响

2019-01-14 01:08:23雷泽华
魅力中国 2019年34期
关键词:画坛画派弟子

雷泽华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汕尾 516600)

东西方绘画的交融是近现代世界美术史上最重要的现象之一。将中国画和西方绘画折衷是广东地区乃至全国许多画家都做过的尝试。他们希望以这种方式使中国画艺术进入新天地,同时传播中国文化让更多人认识中国文化的底蕴。到解放前夕,一部分画家移居海外,有的一去不返,有的又选择回来报效新中国。留在大陆的诸如赵崇正、方人定、何磊、黎雄才、关山月等也纷纷融入到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洪流中,绘画大多有着深深的时代烙印。活跃于港澳的诸如赵少昂、杨善深、何漆园、叶少秉、司徒奇、罗竹坪、李抚虹等人大多仍能坚守阵地,延续岭南画派的传统。

一、师承关系血脉相连:港澳台以及海外花鸟画家对传统的守望

粤籍画家的故土情缘和寻根意识,使他们既有对传统文化的共识又有各自的艺术个性。他们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异乡风情,也反映了浓烈厚重的乡情。师承是他们无论身处何地、何时都抹不开的胎记,也是他们作为一个国画家的基本财产。家园情结和文化血脉是他们作品的灵感和艺术魅力的源泉。

20世纪中叶,以广州为中心发源地的岭南画派不断向国内外扩展。尤其是在港澳地区二高一陈的弟子活动频繁,他们结社办画展,开办教学授徒基地,使岭南画派的弟子在海内外广泛分布。以二高一陈为主导、以黄少强、方人定、赵少昂、黎雄才、司徒奇、杨善深、赵崇正、李抚虹、何漆园、关山月等弟子为后锋的岭南画派,在近百年的岭南画坛乃至中国画坛上,写下可圈可点的篇章。岭南画派的传人在海外宣扬传播中国文化和艺术,他们虽势单力薄,然而对民族文化的执着的热爱与爱国心令他们义无反顾。

1949年以前,“天风七子”主要活动在广州;而1949年以后,除黄少强早逝、叶少秉在广州、张坤仪在美国外,“天风七子”主要活动区域都在香港。高奇峰的得意弟子赵少昂1949年移至香港,后来游历南亚等过。他开班授徒,弟子众多,在海外的影响甚大,对岭南画派艺术的传播起到推动作用。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改革开放后,潮汕地区作为重要的对外窗口和著名的侨乡,与海外艺术广泛交融,国画面貌出现多元化,以老一辈国画家和艺坛新秀为主体的潮人画家群落,除立足本土外,还分赴国内外,有的成为高等美术院校和画院的教授,有的在美协任职,成为中国画坛的中坚力量。

二、地理环境变化和艺术观念的碰撞影响花鸟画形式语言走向

画家的生活环境和艺术氛围的改变,以及受到各种艺术流派和国外环境的影响必定会发生一些影响,对自己的创作和生存状态的考验将比之国内有着不一样的挑战。虽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系统中成长起来的,有的已经是成熟久经历练的名家,他们是不会失去中国文化艺术根本的。他们甚至会更加勇往直前、继续前进,在进行研究、探索的道路上更生猛,视野更加开阔。因为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受到来自各个画种、各个流派的艺术滋养,使他们的绘画更为丰富,更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黄般若在香港生活了四十个年头,踏遍港九新界,所有离岛渔村,荒山野岭,并以此写生作画。建国初期,关山月曾赴波兰、法国、瑞士等欧洲国家的写生。完成了包括《革但尼港》、《卡茨米什》等60余幅写生,并在驻波兰的中国大使馆举办了观摩展。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台湾地区的水墨画一方面是活跃的现代化的发展,另一方面是流传有绪的文人画的承传。以刘国松为代表的新生代的现代水墨在开阔的国际视野中发现了传统的意义。

三、粤籍画家的迁徙对港、澳、台地区花鸟画的影响

港澳台地区的中国画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其发展轨迹与时代变迁、社会发展是分不开的,而这些总是离不开大陆的背景。20世纪初中国时局的变化直接导致了中国画在港澳台地区的变化。以粤籍岭南画派的画家为代表,他们的到来带动了当地中国画的发展和变化。但也不可否认,在这一段时期里,港澳台地区的中国画同时受到西方文明的巨大影响,以及本土文化和现实背景的改造。各种文化相互抵抗、吸收、融合,产生特殊的艺术生态。由此要研究它必须客观地从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社会变迁及政治文化基础上展开。

自1938年起,高剑父长期居住澳门,最后在澳门逝世。高剑父在澳门度过了其归隐寂寞的晚年,他晚年的艺术风格多少带有澳门地域特色。同时也在澳门播下了岭南画派的种子,他的画风至今仍为很多画家所追慕向往。新中国成立后,作为在广东地区及周边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的国画流派,岭南画派的命运也随之改变。岭南画派的画家们的生存境遇和艺术创作毫无疑问都受到影响。虽然高剑父在新中国建立不久后便去世,而且他以及他的早期弟子如司徒奇、李捂虹等仍在外地,但他们的创作无不受到时代潮流、艺术思想的影响。

“渡海三家”中溥儒和张大千成名很早,渡海前就享有盛名。黄君璧是广东南海人,后来在台湾的地位很高,被誉为“画坛宗师”。毫无疑问,岭南画派对台湾地区的中国画也形成了重要的影响。赵少昂的弟子欧豪年1968年以后赴台,富有新变的岭南画风也随之传到台湾,使台湾画坛风气为之一新。

20世纪中叶,港澳台地区的中国画因画家的交流促进和艺术风潮的影响趋向繁荣,中国画的艺术探索活动和国画界同仁建立的画会、社团空前增多,交流非常频繁。很多人已经成为今天粤港澳画坛的中坚。在当代美术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当他们经历了更多的实践和探索之后,回过头来还得在传统的土壤之上吸取养分。

猜你喜欢
画坛画派弟子
威尼斯画派——文艺复兴最后的辉煌
艺术品鉴(2020年3期)2020-07-25 01:53:54
长安画派去掉“枷锁”
当代陕西(2019年19期)2019-11-23 07:53:38
长安画派“冷场”了?
当代陕西(2019年19期)2019-11-23 07:53:36
做人要自强
弟子规
弟子规
薛永年:谈古代的画派
公关世界(2016年20期)2016-02-27 11:15:07
扫净心尘
寺凡几多僧/CG画坛
GG画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