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方法阐述

2019-01-14 01:08:23卢家平
魅力中国 2019年34期
关键词:整本书文本小学生

卢家平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中学,新疆 北屯 836099)

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显然,整本书阅读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整本书教学还有待进一步实践与探究。本文将从阅读前选择规划、阅读中分析指导、阅读后组织实践三个层面对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进行阐述与剖析。

一、阅读前选择与规划

整本书阅读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但它并非是阅读教学新的模式或类型,更谈不上什么阅读教学的新理念,而应视为面对语文课堂教学中文本非连续性、片段化、学生阅读兴趣低等现象所提出的具体要求。现在的小学生进行阅读,多半是快餐式的浅阅读,学生更多关注的是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形象的好坏,对于书本中人物形象的解读、语言运用的賞析却视而不见,这近乎“买椟还珠”。因此,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之初就应对文本进行选择和规划,具体来说,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择经典的及具有人文性的阅读文本

经典的文学作品无论从思想上还是从写作手法上,都是从卷帙浩繁的书目中沉淀下来的精华。低年级学生以感性形象思维为主,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及接受能力,选择经典著作应以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阅读文本为主。具体来说,可以参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附录中推荐的读物,也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育教学中出现的教育契机,选择有教育意义的文本开展阅读实践。这既有助于学生在母语学习之初积累一定的语感,又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行修养。

(二)选择由课内衍生、拓展的阅读文本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大部分以选文为主,阅读过后,学生常常感到意犹未尽或满心疑惑,这是极佳的由课内向课外拓展阅读的机会。比如三年级《蟋蟀的住宅》一课,作者法布尔把对蟋蟀的观察写得细致入微,拟人化的手法生动有趣,学生都很喜欢读他的描写其他动物的作品。据此,教师可以开展《昆虫记》整本书阅读。

(三)整体规划阅读任务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确定阅读文本的同时,语文教师就应该制定阅读计划。具体来说,根据阅读文本的体裁和篇幅明确阅读任务及进度,可让所有学生共读一本篇幅短小的科普类书籍,也可以按需要将学生分组划定任务,分章节来阅读一本篇幅较长的小说。具有整体规划意识的教师可以运用“先行组织者”策略,将文本中出现的人物及精彩片段提前告知学生,并将之呈现给学生,有益于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同时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

二、阅读中分析与指导

小学生能够高质量地对整本书进行阅读与思考,离不开教师的点拨与指导。

(一)阅读方法的指导

对于精读课,教师通常采用学生朗读、诵读、齐读或者点名读等教学方法,但对于整本书阅读,单纯运用这些教学方法是无法完成任务、无法高效进行阅读的。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方法上对学生进行指导,教会学生默读、速读、跳读等更高效的阅读方法。另外,在阅读之初,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尝试引导学生猜测书中的内容,阅读之初猜故事的情节和人物,阅读之中猜故事的主题和结局,阅读结尾猜作者的写作目的和阅历。

(二)阅读习惯的养成

古人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在引导小学生进行阅读时,要注重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如:用着重号标记感悟深刻的句子,用疑问号标记不懂的地方,用波浪线画出想和同学交流的语句等等。指导学生在积累本中将自己认为优美、生动的句子摘抄下来,并鼓励他们尝试背诵下来。当学生积累了一定量的词汇和句子、作家和作品的常识之后,他们的言语系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完善。文学家刘勰说:“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在比对不同作品的写法和表达方式之后,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与认知都会有质的提升。

三、阅读后活动与实践

吴忠豪曾指出:“儿童母语学习一靠积累,二靠实践。”阅读是一个吸收的过程,作为教师,我们要对学生吸收的知识进行巩固和提升,而组织丰富的活动与写作实践是两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就组织活动而言,当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之后,他们对于书中人物的形象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据此可以根据整本书中的人物关系、故事情节、历史背景等设计成知识竞赛,组织全班学生进行擂台赛,对“擂主”进行鼓励和表扬。这既巩固了学习成果,又为接下来阅读活动的开展做了宣传。当学生学完《渔夫的故事》进而延伸到《一千零一夜》的阅读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来表演其中的故事,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故事,确定人物角色,让各小组之间进行比拼和竞争,而教师更需要做的是给学生以舞台和鼓励的目光。让有条件的学生自己制作课件,然后开展读书报告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能鼓励所有学生更认真地进行阅读。

整本书阅读成为当下语文教学的热点,从小学到高中都在热烈地讨论与积极地探索,但我们也应该对整本书阅读应用到教学实践具有理性的认知。首先,从教材来看,文选型教材由来已久,学生的日常教学用书还是以共同主题的单篇课文汇编,现在将整本书阅读作为一个独立的任务群,如何与原有的文选型课文进行选择整合、如何进行课时分配等一系列问题还有待商榷。其次,从教师的专业水平来看,绝大多数的语文教师缺乏相应的专业准备。多数教师的阅读是伴随着备课进行的,教学参考类书籍成为教师的主要读物。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的成效取决于教师的专业水平和阅读积累。最后,从教学评价来看,虽然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推荐阅读书目和相关内容,但在试卷命制过程中很难作出回应。我们应该看到整本书阅读还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小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实践也就更需要我们一线教师积极进行尝试。

猜你喜欢
整本书文本小学生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3:56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6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电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06
我是小学生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语文知识(2014年1期)2014-02-28 21:5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