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观察四度,助力习作升级

2019-01-14 09:37江苏省如东县马塘镇王元小学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习作语言生活

江苏省如东县马塘镇王元小学

相比其它学科而言,学生习作水平的提升,固然需要技巧指导,但更多的来源于学生日常经验的积累,生活情感的丰富。当前不少小学生习作水平较低,有生活单调的因素,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他们不会观察,缺少善于发现美的眼睛。那么,如何使学生练就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呢?

一、把握观察“深”度,放飞学生思维

阅读学生习作,往往能看到一两句精彩之笔。比如“融化的冰水把小溪唤醒了,它充满活力地向前奔腾,喧哗着把春天来临的消息到处传播”“风追着雨,雨赶着风,风和雨联合起来追赶着天上的乌云,整个天地都处在雨水之中”等等,句子优美,具有意境。欣赏之余,笔者也常常深思,明明学生的习作水平一般,为什么能写出如此精彩的句子?

归根到底,还在于学生思维的自由。而要做到这一点,还在于观察的深度。比如《二泉映月》这一课,有个学生这样写阿炳:“看到阿炳,我就想起了家门口一棵落光叶子的梧桐树,孤零零地站在那里,显得无比寂寥,无比沧桑……”正因为有了“梧桐树”,因为有了观察的“深”度,看到过梧桐落光叶子的样子,继而通过联想,才有了小作者眼中的“阿炳”。

要让学生习作出彩,教师需要的不是讲解方法,而是给学生时间,给他们空间,鼓励他们到生活中去,做个有心人,学会捕捉生活中的精彩。教师则要采取宽容的态度让他们大胆想象,敢于创新,这样学生才敢说,敢写,习作才会精彩。

二、把握观察“悦”度,鼓励学生乐读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只要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写作便水到渠成。阅读,更多依赖于学生自觉完成。学生乐于阅读,便为语言积累创造了条件,积累到位,写出精彩习作便是自然而然的事。

一方面通过“观察”丰富了学生语言想象,实现了语用迁移。如《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中,针对“那繁花从树枝……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等优美句子,学生可以从中观察其结构,乐于“改装”,巧妙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比如有学生这样写道:“那园子里一棵桃树,开满桃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仿佛就是一堆堆彩霞在飞舞……”

除了文本语言,还有名作名画,著名建筑雕塑,园林,乃至手工制品,等等,都是学生积累素材的宝库。如有可能,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多出去走走,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在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同时,也能让他们感受更为细腻,素材更为广阔,语言更为有情。

三、把握观察“细”度,丰富学生想象

细节是习作的生命力。小学生习作如同流水账,根源就在于他们观察得不够细致。除了多组织学生到野外观察,让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外,还要进行方法指导,比如观察的层次,先后顺序,还有详略,等等。换句话说,也就是强调观察“细”度,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中的素材,为写好作文奠定基础。

比如,在下暴雨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站在教室走廊观察下雨情景:观察雨前,雨中,雨后,每个阶段雨的变化,及其它景色的变化,比如风、树,云,等等。还可组织学生一边观察一边讨论,教师在一旁点拨提醒。这样学生写作时,头脑中的印象就会变成素材,稍微加工就能妙笔生花。

对写作而言,观察自然,感受生活,从身边的小事中寻找写作素材很重要,厚积才能薄发。真正的优秀作家,能将一句话写成一篇文章,而这需要的就是观察的“细”度。教师通过切割法,再教给学生观察技巧的同时,也能加深他们的观察印象。

四、把握观察“宽”度,拓展学生视野

厚积薄发,学生的观察有“宽”度,才能拓展他们的视野,放飞他们的思维。

观察“宽”度,一方面在原有的语言基础上进行仿写。比如《爱如茉莉》这一课,针对“爱如茉莉,平淡无奇,洁白纯净,幽香袅袅”这一句,教师就可以围绕“爱如…… ”进行迁移仿写,有学生写“爱如月季,四时不谢,芬芳怡人”,也有学生写“爱如红酒,甘甜香醇,回味无穷”,等等,也许与文本语言比较起来,尚且稚嫩,却是学生自己的句子。

另一方面观察的“宽”度,来源于他们的视野广阔。如有可能,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也与新课标的精神是一致的;要鼓励学生多交流,从中取长补短,探索发现写作技巧,继而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之中;要鼓励学生自己批改,在比较中提升自己的表达水平。

总而言之,要真正让学生习作升级,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这对于教师来说,不仅要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还要有一颗不老的童心,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开启习作之门,让他们的习作呈现“不曾预约的精彩”。

猜你喜欢
习作语言生活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我有我语言
习作展示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