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杰
(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翠屏小学,甘肃 定西 748100)
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利用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本进行了系列训练。就这一阶段的训练来看,有三方面引起了我的思考。
(一)教师应当注意创设教学情境,使小学生充分体会阅读的乐趣,激发和提高小学生课内阅读的兴趣。例如,在讲授《天路》这篇课文时,由于我们人生经历有限,四年级学生对于青藏高原的地质条件,恶劣天气无法想象,那么就会严重影响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因此,我在教学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先播放新华社编辑陈小波讲述的国家相册《修天路的人》的录像,让学生感受修筑川藏公路的艰辛,接着学习课文《天路》,让学生感受祖国的逐渐强大,同时出示青藏铁路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依据看到的图片思考青藏铁路被称为“天路”的原因,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的理解。
(二)帮助小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
帮助小学生掌握不同的阅读方式。语文课内阅读可以分为精读、略读、泛读以及速读等几种方式,精读要求学生静心细读,仔细体会文章的立意构思,泛读与速读注重对学生阅读速度的提高,阅读者只需把握文章大意即可。适当的阅读方式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而且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的阅读方式。例如,在讲授《包公审驴》这一内容时,我简单提问课文介绍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我们可以分成几个部分,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泛读或略读,重点寻找有关调换驴,告驴,审驴,找到驴的相关词句即可。
(三)帮助学生逐渐养成做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
阅读笔记是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理解,增强阅读效果的重要手段。因此,我指导学生学写读书笔记,在课本上重要的词句旁边做批注,如省略号破折号的作用,句子采用的修辞手法,句子的深层次含义,例如“看着这双手,我看到了一山山翠绿的森林”赞扬了张迎善这双手为造林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引导学生在阅读中遇到好的词语或句子时,对其进行摘录,以加强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富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
(一)阅读题目的设置应当明确
如仅提供一两句话的阅读内容就让学生分析写作手法,句子所表达的深刻含义等等,学生的分析往往就有断章取义之嫌。如设置的阅读题目为:《沙漠之舟》着重介绍了 以及被称为“ 沙漠之舟” 的 原 因 。考察的目标是让学生填出骆驼适应沙漠生活,以及如何帮助人们穿越沙漠。可是有些同学竟然把第二空填了“骆驼”一个词,句子倒也通顺,可是与考察目标有一定的出入。因此,阅读材料的设置必须要做到题目明确化,让学生审题之后就明白题目要求我回答什么内容,所以这道题可以将题目改为:《沙漠之舟》着重介绍了 以及它如何 人们穿越 。
(二)阅读训练题目难度的控制
必须让题目考查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符合新课标要求,做到有的放矢。如新课标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大地的话》阅读内容后面设置的题目要求在原句上标出需要重读、停顿的地方,这一要求对四年级学生来讲,难度较“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更大,但是,今后也要循序渐进地加强教学和训练。
阅读训练题目答案的不唯一性。语言艺术的美在于它可以用不同的话语表达相同或者相近的意思,如何引导学生将自己对短文的理解用最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应该是语文教师思考的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如根据《语言的魅力》结尾一段设置的问题:“春天到了,可是……”省略号里包含了什么意思,你能想到什么?学生的回答有:
⑴春天到了,美丽的花草附近还有悲惨的老人,非常值得同情。
⑵春天到了,可是对于一个盲人来说却是一片漆黑。
⑶春天到了,可是我看不到那蓝天白云。
⑷我会不由自主地想到春天的怡人景致,还有悲苦的老人非常值得同情。
⑸省略号包含了对老人的同情,我能想到“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
前面四个句子虽然回答的不错,但是相比较第⑸句的回答还有提升的空间,让回答的内容贴合阅读设置的问题是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思考完善的一个答题细节。
又如读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朝阳处雪已融化, 雪水顺着斜谷流过来, 冲开了山涧溪水的冰面。那巨大的冻结在岩层上的瀑布也开始活动了, 流水声一天天越来越大地响起来,最后成为一股汹涌的奔流, 冲到山下, 流进大江。 那冰封的大江在春天太阳的照射下, 在山中雪水的冲击下,逐渐变酥了,变软了,颜色也变暗了。
面对春潮的力量,你想对大自然说些什么?⑴大自然您真伟大,可以将坚冰击溃,让我们感受到春天的温暖。⑵是您让大地又一次生机勃勃:草青了,树绿了,花儿绽开了。您是多么伟大!⑶大自然,面对您给我们带来的美景,我十分开心⑷大自然,您用神奇的力量为世界增添了光彩,我们衷心地谢谢您。这些充满童趣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语言的丰富多彩。学生对阅读设置的问题回答过于简单、笼统,反映出学生对所给阅读材料的把握比较肤浅,这与平时的阅读学习习惯有关。训练中发现有部分学生对“不遗余力”没有透彻地理解,在做练习“它(太阳花)贪婪地享受阳光,尽情地绽放,朵朵都是那么精神充沛,不遗余力。”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有个别学生回答的是“我体会到了花的形状”,“我体会到了太阳的精神”,“我体会到了太阳花不是可以快快开放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对学生的词汇进行丰富,对同义词、近义词拓展延伸,对语言的组织进行优化。
总之,四年级学生在语文阅读的学习方面要紧扣新课标要求,在进行训练时要符合这一年龄孩子的认知特点,题目的设置不宜拔高,也不应过于简单,真正做到针对教学,让学生学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