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霞
(贵州省织金县猫场镇营合小学,贵州 织金 552103)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推进,新课标、新理念要求:教学应以指导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而要实现这个目标,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难以达到,而小组合作学习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有了合作学习,便于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很好的交流、信息的及时传递,能使更多的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让学生的自我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和体现。要组织好有效的“合作学习”,首先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学识和崇高的师德与修养。那么如何让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呢?下面谈谈个人的一些认识。
语文课程要根据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并结合心理发展规律选择合适的题材,题材要尽量广泛,并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小学生愿意接触、愿意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他们的爱好创设情境,将枯燥的语文知识和语文概念转变为生动有趣的具体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孩子小组观察、讨论、分析,然后派小组成员代表上台展示讲解,教师对学生的展示内容作补充,这样,课堂活起来了。这时,老师适时表扬他们,学生们就会很高兴,因为他们从学习中收获了快乐。每节课由学生的提问引发思考,有时问题解决的并不是很完美,但学生体会到了发现与探究的乐趣,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合作能力。
小学语文教育是具有个性化的师生结合、生生结合的有机统一体,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更要求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这就要充分展示学生的才华,让学生从小组合作中受到启发,加强他们的合作意识的培养重中之重,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知识容易健忘,教师要多给予引导和帮助,让孩子们都能得到展示自己的机会,并加强学生的团队精神教育,使孩子意识到我是整个小组的一员,我有权利为整个小组争光加分,久而久之,学生的合作意识就会得到稳步向前发展。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也是学习资源开发的客体和对象。因此,在课前备课的过程之中,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学情进行深入分析,如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解决问题的策略等,从而为学习目标的制定提供参考。
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欲望往往是从兴趣中产生的,我们应根据小学生的特点,结合班级学生的实例运用科学理论、实验法等研究方法。研究出如何激发、保持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从而培养良好的探究学习习惯。让他们以探究者的意识和态度去观察、思考、分析、检测问题,由此形成一种问题意识和科学精神,养成时时有发现、时时有探究的认知习惯,在学习中能不依赖于课本,自己主动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就是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探究的一个重点就是要让学生尝试着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与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结合起来。让小组中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带动后进生,这样不但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组织学生进行估计、尝试、讨论、搭配,使问题具有探索性和开放性,更贴近学生实际。同时还利于学生探讨问题的习惯与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全面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
每个学生是个不相同的个体,我们教师不应用“唯我独尊”的威严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而应创造一个能让学生百家争鸣,各抒己见的宽松的学习环境,在争论之中,寻找自我价值的体现,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的内驱动力,培养开拓创新精神。在教学中,要注意抓住契机,适时点燃质疑的“导火索”,尽量给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尽好引导者的职责。
通过创设具有浓厚生活气息,贴近学生知识水平的问题情景,把问题情景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的情景中的问题,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另一方面可以沟通现实生活与语文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联系,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习语文、发展语文、体验学习语文的意义。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师生交流要及时、加强,在学生心目中不能形成古板、严厉的印象,要在平时多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可能的话,经常与学生进行一些集体活动,融洽师生感情。在课堂上,教师要用肯定、赞许的言辞情感鼓励孩子积极思考,敢于提问,发表看法。
事实证明,效果是满意的。因为,学生是在主动合作学习,有自我价值的体现在等着他们。所以,鼓励质疑问难,争辩问题的解决方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由此,学生由疑问产生了好奇心,好奇心又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思维,课堂气氛一定很活跃,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学生始终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自组合作能力就会得到明显的高。
总之,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它能使每一位学生在“合作”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使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各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同时得到了锻炼,更能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