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课程打造学校文化场域

2019-01-14 07:47
江苏教育 2019年66期
关键词:校本资源学校

张 兵

课程是实现学校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学校文化灵魂的载体。有怎样的课程就有怎样的校园文化。南京市中华中学上新河初级中学根据“培养种子精神、泥土情怀,具有关爱、责任、行动、创造的现代初中学生”的培养目标构建了学校课程。从核心素养的角度看,泥土情怀是必备品格,种子精神是关键能力。作为必备品格,其要素是关爱和责任,即具有世界眼光和家国情怀,并勇于担当;作为关键能力,其要素是行动和创造,即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并敢于实践和创新。

一、基于课程目标构建课程

学校在构建课程系统时注重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三个维度的有机结合。在这三个维度上建设,才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学校的课程空间,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好的课程系统就像人的膳食结构一样,不在于要吃多少营养品,而在于各种营养要素的均衡搭配。

通过必修课程的设置,落实国家课程标准的共性要求,为学生提供共同修习的课程,为学生共同发展夯实基础。通过自主选修课程的设置,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培养学生个性特长,为学生适应未来多样化生活奠定基础。通过学科课程的设置,为学生提供学科知识储备,基于实验室和功能室的学科活动课程的设置,增加学生的活动体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相关性学科知识整合的综合课程和有助于突出教学逻辑性和连续性的分科课程设置,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基于素养提升实践课程

1.提升素养,国家课程校本化。

学校按照要求开足开好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主要采用“一体三维六要素”方式,校本化落实国家课程,提高学生学科素养。以省级规划课题“异质同构视域下初中‘互生教学模式’实践研究”为抓手,以“互生教学”研究为切入点,对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开展互生教学实践,构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互生学习主体)、知识结构为中心(互动教学平台)、评价发展为中心(互生评价主体:教师与学生)的三维互动学习共同体。努力实践“情境导学、探究问学、合作互学、展示品学、训练做学、提升思学”六要素(简称“六学”模式),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能的新路径,引领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2.文化传承,地方课程本土化。

学校以“江汉会馆”为课程要素,深入挖掘其蕴含的长江水文化的教育价值和历史内涵,精心设计了以其为主题的景观带,打造了“一场(博爱广场)”“二庭院(明德庭、玄德庭)”“三路(星河路、上善路、恒足路)”“十小景”(见贤石、观妙石、三省石、上关亭、螺丝桥、柳岸码头、维新桥、桃李园……)以及书法碑廊、君子亭和守仁亭等二十处校园景观。学校与南京市作协合作成立“中学生文学交流基地”,把江汉会馆作为活动交流中心,定期举行文学写作交流活动;学校成立江苏省朗诵协会南京市中学生朗诵团,邀请省电视台主持人做朗诵课程指导教师,成立“傅国朗诵艺术工作室”,经常组织学生朗诵节目。

3.资源整合,校本课程特色化。

(1)把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统一起来

一方面,基于校本课程的需要,引进和利用社会资源。南京市体育局、网球管理中心、南京市作家协会、省朗诵协会等资源的引进和利用,为学生开设网球、啦啦操、朗诵等课程;另一方面,加强校外资源和校本资源的整合和再“生长”,培育出适合学校需求的课程。积极邀请外聘教师和本校教师共同开发,一起成为校本课程的设计者、开发者、实施者。如学校开设的朗诵课程,不仅有本校的教师参与,还外聘了媒体主编走进校园来授课、朗诵表演、开设讲座等。

(2)把课程实施的一贯性与生成性统一起来

学校校本课程从开发、设置到实施更需要丰富的课程生长的资源,这样才更有生命力。这就需要把学校资源和社会的动态资源这两者有机结合,在更广阔的空间上实现课程资源的拓展。根据教学计划,一般要求学生在社会实践或活动课程用文字、视频、图片等形式记录自己的体验和收获。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也以自己的才智“反哺”回报了社会,这本身也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如亚青会和青奥会期间,学校因时制宜,设计并实施了一系列实践课程;行知研学旅行课程制度化,每学期学校组织学生走入陶行知家乡安徽歙县参观实践学习,有目标,有要求,有评价,还有课程体验的汇报和展示等。这些实践课程是一贯性的,但是课程的主题和内容是动态变化的,这也体现了校本课程与时俱进的生成性特点。

(3)把国外优秀的课程资源与自我发展统一起来

学校以开拓的精神放眼未来,研究并开设国际交往课程,包括外语对话(2015 年暑期举办的“英语呼吸”夏令营)、外语演讲(英语话剧)、国外游学(与英国友好学校签署合作协议)、模拟地球村(蒙台梭利模拟联合国)等。

猜你喜欢
校本资源学校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