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课改下小学数学练习课的现状及策略

2019-01-14 04:05:55骆明祥
魅力中国 2019年14期
关键词:习题解决问题新课程

骆明祥

(重庆市巫山县鸳鸯小学,重庆 巫山 404700)

一、小学数学练习课的现状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对新授课极为重视,而对于练习课则重视不够。表现在大量的公开课和示范课中,展示给老师看的大部分是新授课。而专门研究练习课的公开课却少之又少,新授课中“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拓展延伸”的问题解决数学模式深入实施。而练习课的课堂教学模式却模糊不清,单调重复,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简单地将练习课的教学功能定位在巩固知识熟练技能上。在日常的实际教学工作中,就是许多教师的练习课教学存在着极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要么根据巩固知识,熟练技能的要求片面设计多多层练习,一连到底,要么与书本、练习册的习题为主,“脚踏西瓜皮滑到哪算到哪”。这样的练习课毫无新意可言,课堂教学单调低效,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得不到确实提高。更主要的是与新课程提高能力,激发兴趣的理念格格不入,背道而驰。

二、提高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教学设计的理念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的课堂以“人”为主,要求我们的教学更多地关注学生个人的独特经验,包括情感经验、语言经验、关系经验等。重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带有个性化、生活化的课堂生成。练习课不象新授课那么有“新鲜感”又不像复习课那么有“成就感”。要把练习课上出“丰采”,就得改变传统的“教师出题,学生做题”的练习课模式,根据不同练习内容的特点,重建练习课的课堂生活。练习课上教师从语言组织到习题设计等都要激发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挑战,课堂教学目标应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教学设计应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出活动”。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发现的练习过程。另外教学设计时要把好两点:一要充满智慧挑战,也就是数学味,发挥数学的思维价值;二要有生活味,发挥数学的应用价值,构建出新型、高效的课堂练习模式,引领学生走向自主、智慧和多元的学习乐园。

(二)教学目标的定位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必需的基础知识的基本技能,而且要使学生的能力的思维方法得到改善,同时要使学生的道德情感、价值观念、个性品质得到健康的发展。其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仅是学生今后的必要准备,而且是其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基础,因此作为巩固知识,熟练技能的练习课必须争强目标的预设性,要对知识理想的目标情景和变式情景做到心中有数;要对知识掌握的深浅度以及已有的知识的贯通与联系作出预先的考虑与估计;要对知识运用的熟练程度作出精心安排和把握;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也应该做到事先有独到的考虑。例如: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后,把“数中有0的读法、写法”这个重点抓住,估计学生可能在写“数中有“0”这种情况会感到比较困难,三万零四可能会写成3004,因此要预设通过各种变式练习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并灵活应用,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总之,整节练习课的目标要心中有数,在教学过程中才能从局部到整体都能做到有的放矢。具体教学目标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设定:

(1)知识技能——通过练习查漏补缺使学生熟练新知,从初步认识到熟练掌握。

(2)情感与态度——结合练习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和情感态度。

(3)解决问题——通过练习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学会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习题设计的形式

练习课的练习设计应以教材习题紧密结合。本着“变单一为灵活多样”、“变呆板为鲜活”、“变静态为动态”、“变封闭为开放”的理念设计习题。具体做法是:以教材习题为主,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实际,将教材习题进行适当的组合和练习形式的改编。在综合性练习当中,可以适当提高教材习题的难度,进行综合训练。当教材习题太少,或者已经处理完了,但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与教学实际,需要加大练习量时,这时可适当补充习题。习题设计关系到练习课教学质量的高低,是教学设计的重点,一般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有“情趣”。练习课也要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习题的模仿与套用,学生学习起来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和疲劳,所以练习设计也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创设情景,提高学习的兴趣。

2.要有“坡度”、有智慧挑战“。练习设计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知识的结构特征和学生的认识规律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精心设计练习,做到由浅入深,有层次有坡度,环环相扣,教学节奏明快。练习课的课堂设计要合理地选择范围和练习题。一要典型,有助于巩固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助于提高解题的能力。二是难度要适当,选题难度太大,超出大部分学生的思维承受能力,将影响课堂教学的进行,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动力。三是要通过多层次的练习,使学生在简单运用,综合运用、问题解决、扩展创新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同时也要照顾到全班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水平,使他们都获得成功的喜悦,情感的满足。几何知识方面的练习巩固课可以采用操作、讨论、应用的形式进行。

3.要有“生活味”。联系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解决,少一些机械操作。新课程标准指出:练习的设计要围绕着问题解决而设计,而且问题解决也要成为考试考查的内容之一。问题解决与常规练习的区别之一是:练习着重寻求答案,而问题解决着重解决问题的过程,着重寻求创造解决方法。如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后的练习课,要求学生以生活中常见的火柴盒为操作素材,先通过计算内盒、外盒的面积进一步巩固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接着利用“如何包装若干盒火柴盒?”来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最后自己制作长方体或正方体盒子为结束。这样的操作练习课,每一个环节都有一种“让学生跳一跳刚好摘到”的感觉,具有一定的研究成分,保持学生持久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探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积极性。

总之,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呼唤有思想、有风格的老师,练习课上只要我们“锁定目标不放松,有浅入深有层次,丰富多彩不呆板,反馈调节重差异”,就一定有一个高效、不一样的练习课!

猜你喜欢
习题解决问题新课程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11-26 07:41:24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抓住习题深探索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