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019-01-14 04:05:55杨永华
魅力中国 2019年14期
关键词:美术课美术教材

杨永华

(河北省涿鹿县五堡学区,河北 涿鹿 075699)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说,美术课程是一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的课程。新的课程标准就特别注重学生实际情况,以学生为主体,尽量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美术学习,并且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促进学生感知觉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的形成,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与全面发展。我通过多年的美术教学,觉得采取以下方法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美术课程的积极性。

一、灵活运用愉快教学法

美术课上如何创设特定的情景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听、想、说、玩、画等“多元化”活动中愉快地主动获取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呢?

第一,导入方法“新”一点。例如欣赏导入,即在教师引导下对范画或临摹对象进行欣赏、评价,使学生充分感知作品的构图、造型,产生美的向往,激发强烈的作画欲望,在此基础上导入新课,水到渠成。例如巧设悬念,教师巧设悬念,旨在激发兴趣,而兴趣被激发所要达到的效果是“似难而易”,可谓出乎意料之外,合乎情理之中。最后使学生感到:呀,我也会了!

第二,示范引路“活”一点。美术课的示范是指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理解绘画对象,掌握作业要领的重要手段。示范引路要突出“活”字,活而得法,往往事半功倍,其方法很多,如“动画片”,多适应于低年级某些技法难以掌握对中国画等。可称它为“三边法”(一边讲解,一边做技法动作的示范,一边让学生在自备画纸上学着画)。教学时,做到讲解、示范、练习同步。描绘的技法技巧学生全部掌握后,再开始自行练习就不难了。

第三,媒体形式“多”一点。媒体指的是教学中要常用的图片、实物、模型、音响、幻灯、语言描述等一些“辅助工具”。教学中能够尽可能多的将媒体介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为媒体的融入,能使绘画内容变笼统为具体,变抽象为形象,变模糊为清晰,变难为易。如透视规律是比较抽象和复杂的,仅靠语言描述很难理解,利用演变教具不仅让学生发现规律,而且使美术课摆脱了理论知识教学中的枯燥乏味的说教。美术课也可以通过幻灯片投影从视觉角度发展学生审美能力。同时,还可录制与讲课内容吻合的配乐录音,调节学生心态,为完成创造创设一个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进入其境,然后进行创造。

二、巧妙采用互助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师是整个美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要执行者。教师提出问题作引导,组织互助合作。学生自主进行知识建构,丰富、完善知识的建构,使学生在学习方式上有所改变,同时又通过师评、自评、互评增强自我表达的意识,学会自我评价,学会评价他人美术学习的成果。通过小组互助学习,加强学生间合作、互助意识和互相的沟通。学生的难点的提出要进行适度的引导,不能直接告诉学生画什么、怎么画。教师在活动中充当帮助者、组织者,给予学生最大的空间,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个性和想象、思考、判断等能力,接触各种工具、材料、操作方式和表现形式,得到其他学科难以获得的各种体验。培养其学习美术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创造性学习”教育理论上说:通过手的探索、眼睛的观察与周围的世界发生着积极的相互作用,掌握了技巧,提高了认识,获得了知识,增强了智能。因此,“互助、合作”的学习模式一定要巧妙而得体,要全方位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与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全面优化美术课课堂教学

第一,优化教学结构。以往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先讲,学生后画,所占时间偏长,比较枯燥。应改变课堂结构:变教师的独角戏为师生同台的大表演,让学生的新心、眼、手得到充分拓展,培养自主创新的能力。二是采用边讲解、边示范、边练习、边辅导的分段教学法,这样有利于教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纠正,提高学生的创作兴趣。三是将课下批改作业改为课上当面批改与课下批改相结合。课上批改可以面对面的纠正、示范,做到直观与形象。但是由于时间有限,教师以课下批改为补充。

第二,优化教学内容。也可以说对教材的优化。教师要善于灵活运用教材,创造性地用教材,将抽象、乏味的内容变得形象、生动。对教材中一些多余的或深浅适度不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内容删减,恰当结合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经验,促使教学内容科学而丰富,更适应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

第三,优化教学方法。美术教学要尽量避免枯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潜下心来认真研究教材,根据学生的特点,用新颖、实用和科学的教学手段来授课。比如利用学生好动、爱表现对性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当场亲手体验;利用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教师可以采用多示范、对对比的直观教学方法;利用学生兴趣易转移的特点,教师可以采用少练、精炼、勤练的方法巩固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教师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创新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发展创造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形成。要运用科学合理及有趣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完善其个性的发展,为实现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美术课美术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美术课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一节有趣的美术课
新教育(2018年27期)2018-02-22 12:15:48
趣味美术课
幼儿画刊(2017年2期)2017-03-20 15:5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