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日英
(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第七中学,江西 赣州 341600)
所谓的智慧校园,是基于物联网下建设的一种全新智慧化与现代化一体的校园,换言之就是将教育、学习以及生活一体化的一个大环境,此环境以各种现代化应用服务系统作为载体,把教学工作、科研工作、管理工作、学习以及校园生活予以有机而充分的融合。读写能力,顾名思义就是对英语阅读课的阅读与写作的能力。思辨能力指的就是人在认知事物过程里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思考能力、辨析能力以及综合能力。
目前,初中阶段的英语阅读教学存留的突出问题之一便是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尤其欠缺。导致此现象出现的重要因素就是,英语教师习惯性的常常只一味强调阅读课程里的口语与书面翻译,却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审辩式思维能力。初中生的阅读与写作和他们的思辨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也就是说,通过加强英语阅读与写作方面的教学,能有助于初中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与形成,与此同时,初中生思辨能力的形成与增强又能推进初中生英语阅读与写作水平的显著提高,两者之间的关系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为此,英语老师秉着这样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活动中付诸行动,并利用智慧校园环境下的便利条件,融于教学实践中,方可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外语人才。具体解决方法建议如下:
智慧校园环境下,选用微课教学方式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很多初中英语老师一般会选择视频或图片的形式导入自己所需讲授的课程内容。我们进行范文阅读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写作而铺垫的,在学生完成老师布置的英语写作后,教师可依据学生所呈交的英语作文,有针对性的提出系列相关的问题,通过微课方式,找一些与之相关的视频资料,制作问题图片,让学生按照所给问题完成新的学习任务。由于英语并非我国初中生的母体语言,所以学习起来,总是不如学习中文那样得心应手,缺乏扎实的逻辑思维,很多时候思考层面也并不深入,造成很多学生提笔忘词,写出的英语作文水平自然也不高。可是,假如通过微课教学方式,一一追问式作为英语写作教学的主打模式,让学生按照老师给出的图片问题,逐步完成较多的书面作业,通过无形中将阅读与练习次数的增多,锻炼与丰富他们的阅读层面,为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智慧校园的大环境下,许多学校的教学设备增设不少也不乏先进的,因此,英语教师的不必再拘泥于只靠纸质书本来扩展初中生的阅读面,可利用掌上电脑、多媒体引入更多优秀范文篇章来引导学生进入英语阅读课领域中,致力于培养他们的阅读写作以及思辨能力,让初中生在无尘崭新的环境下快速投入到学习中,进行愉快的英语阅读课,在了解英语范文的思维习惯过程里,逐步形成属于自身的思辨能力。引导学生阅读范文过程中,要注意提示他们着手于文章的层次结构与内容,将范文的中心主旨进行准确的把握与感悟,对范文整体架构要掌握好,以便更好的理清范文的主要逻辑思路,进行合理的推断,为思辨能力的形成奠下基础。
首先,在智慧校园的大环境下,初中生间的交流与沟通也日益密切起来,英语老师应当将这有利条件充分的利用起来,巧用小组协作模式,在英语阅读写作课堂上引入角色辩论,增强师生或是生生之间的互动教与学。其次,若想培养初中生的思辨能力,辩论可算是一个比较出色而有效的实现手段之一,它可以全面的综合学生所学知识投放到辩论中去,因为,辩论过程中,初中生若想对自己的观点进行答辩说服对方必须要对自己能利用的知识进行过滤、筛选以及运用,务求所用之知识必定是与辩论有关的,最终将这些整合一起作为资深见解用于辩论中。再者,在写作课堂上,教师将学生的作品拿上讲台,让学生分组投票辩论,哪个作品更优秀,而选择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这样的手段,增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协作能力,也有利于思辨能力的形成,最终服务于英语的阅读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英语素养。
让初中生在自由开放的教学模式下自主的进行英语阅读,并在此过程中夹带质疑、比对、求证的行为,对于形成他们的个人观点是非常有利的,这便是拓展思维空间的一个小步骤。“思辨性阅读”具备的要素主要有三,如下:第一,独立性与自主性的阅读态度,并且需要勇于质疑与实事求是的精神;第二,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中,思辨能力培养的过程,便是一边阅读英语文本的同时一边评断,在理解中融入质疑,在思考中对知识予以浸润与吸收,在吸收过程里对质疑之处提出批判与求证;第三,在英语文本阅读过程中,通过比较与对话形成属于学生个人的观点,最终有利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形成。“思辨性阅读”,其根本是以初中生的理性精神与思辨能力的培养为目标的。英语老师的关注度应当放在学生思维方式的形成以及培养上,并非以灌输式手法一味让学生对知识点或单词进行死记硬背。
总而言之,初中英语阅读课“读写思辨”的教学模式是与国内教育改革及其发展的初衷与教育目标的,同时在当前这样一个智慧校园的大环境下,英语教师要善于利用智慧校园提供的便利,改进英语阅读课的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跟上时代的发展脚步,基于智慧校园大环境下,更好的引领初中生学习英语阅读课的自主性与积极性,促进他们读写思辨能力的形成与提高,进而提升他们的综合英语素养,实现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