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

2019-01-14 04:05:55广天凤
魅力中国 2019年14期
关键词:酸雨化学意识

广天凤

(重庆市黔江区石会中学,重庆 409000)

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保护好自然环境,目前人类正面临着能源危机、环境危机和粮食危机,环境保护问题已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环境意识已成为当代人类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是每一位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我们的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充分利用教材进行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初中化学教材中,化学环保知识的内容不少,但学生只停留在课本上,不能运用于生产生活中。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适时、适当、适人,使学生达到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

一是学习了“空气”的知识后介绍“大气污染”。九年级化学上安排了“大气污染”的漫画,该漫画内涵丰富、生动有趣,应引导学生充分发掘其所表达的意思,认识到大气污染对动植物的危害和引发的三大环境问题。课前可让学生上网查阅有关大气污染的资料,了解大气污染的来源、减少措施,空气污染指数的含义等相关知识,收集一些与本地大气污染有关的事件。然后课上组织学生讨论、展示,帮助学生形成保护空气的意识,让学生感到环境问题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息息相关。

二是学习了“水”的知识后介绍“水体污染”。首先结合教科书上的图分析,让学生初步了解水体污染的来源,然后通过对日本水俣湾事件和最近发生在中国的水污染:兰州水污染事件及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等介绍,让学生感受水资源被污染的严重危害。另外,还应结合教科书上“调查与研究”栏目,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课后调查了解自己周围有哪些水的污染源,并提出防止的设想和建议。

三是学习了“二氧化碳”知识后,对“温室效应”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造成“温室效应”的产生、危害及防止措施。“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可以理解为: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节能就是最大的减碳”,要教育学生电脑、电灯、空调,任何电器一旦不用了应随手关掉;手机一旦充电完成,立即拔掉充电插头;使用节能灯泡,选择节能空调,多步行,骑自行车,电视机屏幕不要太亮等都是我们急需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在生活中从我做起保护环境,不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是学习了“燃料及其利用”的知识后介绍“酸雨”及酸雨对环境的影响。由于酸雨的产生不但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而且对我们人体健康,建筑物、河流中的生物等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我们要切断造成酸雨源头的具体措施:(1)采用低硫的煤;(2)开辟新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的开发和利用;(3)对工业废气进行综合处理,提高回收利用率,化害为益。

五是学习了“化学肥料”的知识后,重点介绍施用化肥和农药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对策。让学生正确认识化学肥料和农药的利与弊,树立看问题“一分为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充分利用实验课堂进行环保教育,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化学实验中要充分利用资源,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控制反应物的用量,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实验室里为了防止污染,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已学过的知识自己设计实验装置,利用化学知识来解决污染问题,不断改进化学实验,尽量使用微型实验。这样既节约了药品,又减少了废渣、废气的排放。

实验完毕后的废液,按指定处倾倒或回收,然后统一处理,严禁随意胡乱倾倒。如实验浓硫酸的腐蚀性、脱水性后的废弃物就不能随意丢弃。

改进实验装置,尽量避免气体外逸或液体泄漏乱淌。在制取一些有毒物质(气体、液体)时,要将有害气体尽可能作化学处理,对有害尾气要增加吸收或转化装置,不能任意排入大气中。如在做教科书“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除硫的取用量要少外,还可仿照教科书上磷在空气中燃烧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增加一个吸收产物二氧化硫的装置,以克服该实验造成二氧化硫有害气体弥漫于实验室,造成空气污染的弊端。

三、充分利用综合实践课进行环保教育,促进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堂是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阵地,但课外活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且丰富多彩,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使我们的教育更实效,具有更强的说服力。教材中的环保知识是理论抽象的东西,学生实验课的环保教育给学生亲身、直观的感受,通过综合实践课的各项活动才会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才会理解环境保护的真正内涵。我们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参观考察和社会调查(如参观造纸厂、水泥厂、化工厂),调查周边。让学生走进社会,去了解周围环境污染原因及对策,通过言传身教,在公共场所宣传“低碳生活”相关知识,倡导环保、绿色、自然、舒适的生活方式。综合实践课不能停留在简单的参观、听介绍等,而应该确定主题、活动目标、活动过程,书写调查报告等。通过调查、查找资料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书写调查报告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之,教师要在进行化学知识教育的同时,将环境保护的知识渗透在教学之中,让学生“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只有创建美好的生活环境,才能拥有一个充满生机的地球。

猜你喜欢
酸雨化学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人大建设(2018年2期)2018-04-18 12:16:53
近10年汉台区酸雨变化特征及气象条件分析
陕西气象(2017年4期)2017-08-02 01:41:14
意识不会死
奥秘(2017年11期)2017-07-05 02:13:08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酸雨的形成、危害及防治
奇妙的化学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人大建设(2017年9期)2017-02-03 02:53:39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