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啟英
(毕节金海湖新区梨树镇二堡小学,贵州 毕节 551700)
数学不像语文科目,会在书本上配有许多图画,通过这些插图,可以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容易地明白这篇课文主要讲解的什么。在数学课本上插图是非常少的,大量的数字和符号会使学生对数学这门科目产生一种敬畏的心理。因此,在低段教学阶段,应该以兴趣为主导,不断地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大的进步。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自制力特别的差,对于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往往不能够按时完成。所以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在他们完成相应作业的时候,需要家长或者是教师在身旁进行相应的监督。然而,小学生因为年龄小,所以对一些事物拥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他们会为了不想做作业或者是不想做某一件事而找出一大堆借口来反驳教师和家长。这一现象表明学生对于这门课程没有产生兴趣,因此才会对这些作业产生抵触的情绪。而这个阶段的学生他们通常吃软不吃硬,如果家长和教师强迫他们进行学习,可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学生可能会对这门科目变得更加的抵触。但是如果家长和教师对他们进行鼓励,经常的夸奖他们,他们就会觉得自己还是比较擅长这门科目,从而拾起对这门科目的学习信心。因此,教师在教学当中,应该在课堂上经常夸奖学生。对于一些在上课的时候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帮助教师解决难题的学生以及进步非常快的学生给予表扬。而这些学生能够在教师的表扬声中,找到他们对于这门课程的信心,才能够使得他们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更加的自觉,不断地提高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如果把一个生活性的数学问题和一个课本上的数学问题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选择性的回答,学生肯定会选择具有生活性的问题。因为他们对于这些问题比较熟悉,因此在解决的过程当中就不会显得特别的棘手。因此,教师在讲解相关数学知识的同时,应该把这些知识带入到一个具体的生活场景当中去。通过这些生活场景引出即将所要讲解的知识点,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明白这些知识点的具体含义以及实际操作的方式。而在一些比较困难的知识点讲解的时候,运用生活化的一些场景来进行相应问题的导入,就可以使得困难的问题简单化。学生们可以对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先进行了解,在对这些场景进行充分的了解以后,再了解数学的相关知识点就会变得非常的容易。而学生对这些数学知识掌握的越好,他们就会对这门科目更加的有信心。在他们对于这门课程信心增加的同时,也会增加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对门课程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讨。
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来说,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往往在小学数学课堂上,不少教师担心学生年龄尚小,逻辑思维能力尚不成熟,对待一些问题的解决十分困难。因此,他们往往把一些数学问题讲解的十分详细,必要的时候还会把这些问题的答案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把题目和答案结合起来理解记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把一些问题讲解的过于周到,就会使得学生在数学教学的课堂上缺乏动脑思考的机会,从而对教师产生极大的依赖性。而这种依赖性不利于学生后期数学学习。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提出一些关于课本知识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应该进行逐步的引导,而不能把这些问题的答案和盘托出。在教师引导的过程当中,可以不断地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减少对教师的依赖。
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把课堂上的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由的讨论,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上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在上课的时候,教师先把这节课所要讲解的一些基础知识点讲解完。然后再根据这些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几个问题,再把这些问题分配给每一个小组的成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主讨论。而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在课堂上敢说敢讲的行为,使得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变得更加的积极主动,而不是在上课的时候一味的只听教师讲解,不做出任何的反应。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对于事物的理解能力还存在一些局限性,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注重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对于一些比较难的数学知识点,教师应该通过几个简单的问题来逐步引出这个知识点。而这些问题的设置要层层递进,不断的由简单变得困难。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一些简单问题的解答,获得相应的答案。再从这些问题解答的方法中,不断地得出启示,用这些比较简单问题的答案和启示,来解决更加困难的一些题目。教师不能够在教学一开始就把题目设置的特别的难,这样容易让学生对于这些知识望而却步,连尝试都不敢去尝试。
虽然数学这门学科讲究的是答案的精准性和解决思路的敏捷性,但是对于一些课外知识的扩展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应该在课下做好充足的备课准备,去各大教育网站搜寻一些关于课本内容的典型案例,在上课的时候把这些案例与具体的知识点结合起来教学。这样就可以使得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时候,同时对于外界的一些现实性的问题有所了解,可以使得他们把自己学到的东西与生活相联系起来,从而增强知识的实用性。
总之,在小学生数学低段学习阶段,需要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只有不断地激发他们对于这门学科的兴趣,才能够使得他们对于这门课程更加的积极主动。当然,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还应该不断地转变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对于一些数学问题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不断地加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但是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也应该注意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不仅要循序渐进还需要进行课外知识的不断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