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必要性和实现路径研究

2019-01-13 01:38刘娟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水利建设实现路径农田水利

摘 要: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是政府为了保护、支持农业发展,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文章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入分析了强化农田水利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促进农田水利建设水平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农田水利;水利建设;实现路径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水利工程建设是为消除水害和开发利用水资源而修建的工程,它不仅能够防洪、发电、灌溉、供水,还能为航道和港口创造良好的条件。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是为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而能够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使农民增收而进行的工程建设。

一、强化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1.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是推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有效保证,它能够通过有效的水利设施,提升农业的抗灾能力,能够有效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更能够在保证水源充裕的情况下,实现粮食产量综合性提升。当农村的农业产量增加之后,就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能够实现农民收入的增长,所以在水利设施建设有效调节农田水流的前提下,就能够实现一系列的经济效益,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自然灾害,因此,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能够实现农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2.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关乎于国家粮食生产安全

从我国的具体国情来看,我国面临着人口较多、耕地较少的情况,又由于我国的水资源分布也不平衡,所以,就有着国家粮食短缺的挑战。农业是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水是稳定农业发展的根本,正源于水资源对农业的重要影响,就需要能够有效进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利用现代化的灌水方法,实现水利工程的技术性改造,从而将水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实现农作物水资源的良好供给,进而实效农作物的产量保证,实现国家粮食生产安全的目的。

3.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是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农业问题一直就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问题,也是我国改革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实现农业经济的良好发展,是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保证,也是促使我国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关键。所以,进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就能够更好的保证农产品供给,能够巩固与加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强、农村稳则国家安,因此,只有搞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才能够更好地保证我国整个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

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管理策略优化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根基,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伴随着我国农村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就需要能够有效利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巩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所以,为了能够稳定农业生产,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就需要正视目前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所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不断探索,从而实现农村社会与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

1.更新观念,正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工程

要想更好地发挥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效益,首先就应该更新思想观念,重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工程。为了能够更新农村人员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观念,就应该使进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有关人员意识到其对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其对稳定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性作用,从而能够在为推进农村综合性发展的基础上,正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工程,使之发挥更大的效用。

2.拓宽渠道,促使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充足

为了能够实现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资金充足,就需要扩大农田水利建设的渠道。针对农村政府自身财政收入较少的原因,可以申请上级拨款,或者进行集资。从而保证农田水利建设能够不受资金阻碍。另外,一旦收到资金就应该优化资金使用方式,不仅要实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保质保量,还应该使资金能够有节有余,从而解决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资金短缺问题。

3.搞好环保,实现社会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生态与环境的问题是全社会都十分关注的问题。所以,在进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时,就需要处理好生态与环境问题。首先,要灌输环保施工观念全面贯彻环境保护思想,不仅要有此观念,还要要有此行动。除了做好水利工程建设的前期、中期和后期工作,还要让施工人员树立环保意识,让意识去指导行动。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要落实到各个水利建设的环节之中,坚持和谐发展的原则,从而把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过程中环境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其次,要做好生态评估工作。由于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客观存在,这既不能忽视,也不能缓视,所以,在施工过程就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来完善施工的生态评估,在考量过程中就应该全面结合工程对社会、自然、生态的各个影响,从而规避或者减少影响,并在两者都不能的情况下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这样才能把有形的变化和无形的变化相结合,以长远发展的眼光做好水利建设期间的科学规划。

三、结语

水,乃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修水利,趋利避害,是关乎农业发展、农村经济以及社会稳定的大事。所以,为了能够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能够实现水土资源的优化配置,就需要从经济全局出发,加快水利改革,在顺应自然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加强农田水利设施优化建设,完善农田设施制度,发挥水利价值,从而使得农业水利设施建设能够在生态平衡的基础上,更好地服务于民、造福于民。

参考文献:

[1]宋天华.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4111:227-229.

[2]劉石成.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1,08:40-44.

[3]安进奎.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44:20.

作者简介:刘娟(1985-)女,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工作。

猜你喜欢
水利建设实现路径农田水利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讨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彭阳县基层水利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我国学术期刊的价值设定与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