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梅玉
摘 要: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如何高效节水灌溉已经成为实现农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先对现有水灌溉技术应用进行研究,然后提出了实现水资源配置的优化、高效节水试点工作建设、灌溉技术的优化以及加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这四个发展思路,希望可以为农业生产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试点建设
我国是农业大国,水资源的使用量额外巨大,水资源严重匮乏,为了缓解水资源紧张的现状,就需要在农田水利工程中采用高效节水灌溉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问题,为了促进高校节水灌溉的发展,就需要有关部门和务农人员共同努力。
一、农田水利工程中水灌溉的技术应用
1.水资源运输环节
我国农田灌溉的手段大多数是采用傳统的灌溉方法,通过挖掘水渠进行农田灌溉。使用挖掘水渠灌溉法要在前期投入大量人力,而且在挖掘过程中要做好水渠线路规划,保证水渠可以照顾到农田的所有位置,从而达到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目的。注意的是,这样的灌溉手段在水资源的运输中往往会造成水资源的流失,所以在开掘水渠的时候要注意使用混凝土、水泥或其他防水性能好的原材料进行水渠加固,避免出现水资源的渗透情况,防止水资源的流失。
2.应用微灌技术
微灌技术是所有灌溉技术中最有效的灌溉方法,其通过滴管、喷雾和脉冲罐的手段,将水资源最大限度的运用在农田之中,这样的灌溉方式可以一部分设置在地下隐藏,另一部分放置在地上进行灌溉。微灌技术拥有省水、省工、节能以及灌溉均匀的特点,这样的灌溉手段下,农田的农作物将会大规模的增产,而且因为微灌的手段是用压力管道将水输送到植物的根部,所以对当地土地的适应力也是非常强,这种灌溉技术几乎完美,但是,其灌溉方法的投资要远远高于其他方式,而且因为灌溉的喷水口极小,所以特别容易被泥土阻挡,导致灌水系统无法工作,阻碍工作进行。
3.应用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是最常见的灌溉技术,通过将水安置在设备中进行喷洒,从而达到灌溉的目的。主要的工作方式为:固定管道式喷灌、半移动式管道喷灌、中心支轴式喷灌、滚仪式喷灌以及纹盘式喷灌。这种灌溉方法比水渠漫灌的方法浇灌更均匀,保证农作物可以获得更充分的水资源,比起微灌成本也更低,符合农户的经济承受能力,所以很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二、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
1.实现水资源配置的优化
想要高效节省水资源,水资源配置的优化就是最重要的一步。在实施灌溉之前,要对当地的水资源分布情况进行调查,探知当地的水资源储备情况,从而可以更好的利用水资源。为了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应用,要让专业的勘察人员进行调查,随后针对当地情况给出水资源使用策划。同时,针对部分干旱或没有河流的水资源缺少区,当地人民可以采用开挖水渠等方法,通过将水源丰厚地区的水资源调配到干旱地区的方式,达到水资源合理配置的目的。如果当地距离水源地过远,可以寻找专业地质勘测人员在当地勘测水源丰厚区域,通过挖井等方法保证水源充足。
2.高效节水试点工作建设
在全国进行高效试点工作建设,通过节水试点的发展来带动其他地区的节水热情。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从而为水利工程建设争取到更多的资金。例如,山东莱芜市作为我国节水灌溉的模范城市,全市合计耕地面积80万亩,其中,灌溉面积足有66万亩,有效灌溉面积59.8万亩,截至"十二五"末,莱芜市发展节水灌溉面积共计55.1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4万亩,占比总耕地的43%。"十三五"期间全市计划新发展节水灌溉面积已经达到18.5万亩,且都为高效节水灌溉,莱芜地区在不断的实行高效节水灌溉的宗旨下,有望在2020年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5万亩。通过高效节水试点的建设,可以有效的控制当地的水资源利用率,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3.灌溉技术的优化
为了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应用,灌溉技术的优化也要开始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生物技术调控灌溉,使用生物调控技术可以让经济效益与水资源节约使用两方面共同发展。其关键在于,在进行灌溉作业中,需要对农作物的生长状态进行了解,在特定时期减少水资源的使用。使用这样的方法不仅可以减少水资源的利用,还可以提升农作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农作物的质量,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第二,智能化技术调控技术,使用这种技术关键在于灌溉技术的自动化与智能化,需要对技术合理应用。农户需要引进部分高科技农用机械,通过自动化的科技解放劳动力,并通过智能化的方法控制灌溉的时间、次数以及灌溉水量,从而达到科学灌溉的目的,根据调查表明,高科技的灌溉技术可以让水资源的利用率提升15%到20%。灌溉技术的优化不仅可以节省水资源,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经济收益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加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
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时候,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当前地区的环境情况,根据当前地区环境的不同建设针对性的节水灌溉工程。其次,要加强对当地居民的宣传工作,提高农民的热情,实现建设工作的良好环境,减少工作阻力。再次,要在当地进行监管设施的规范建设,同时还要进行水资源勘测系统、浇灌管理系统、排涝工程等设施的高效建设,从而实现高效节水的目标。最后,相关人员要注意选择经济效益高的地区进行工程建设,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实现农田全面高效节水灌溉的目标,就要有合理的发展思路。通过实现水资源配置的优化来保证水源供给,建设高效节水试点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灌溉技术的优化提供高效节水的技术支持,再通过建设节水灌溉工程来巩固发展,解决农业用水中的问题,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庭秀,柴禾蕾.农田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初探[J].吉林农业,2019(18):60.
[2]韩庆红.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