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恺迪 谷励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市场一體化、竞争国际化趋势逐渐明显,我国煤炭运输产业的发展也得到了提升,自2001年以来,内蒙古经济增长速度在全国居首位,煤炭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也存在一定地位。在2016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下发了去产能计划,同年5月,煤炭产业得到优化,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成效显著。同时大量煤炭运输企业出现,煤炭数量持续增长,内蒙古煤炭运输行业的能力严重不足和企业间的相互竞争,导致煤炭运输业遇到瓶颈。结合内蒙古煤炭发展现状来用swot方法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对策。
一、内蒙古煤炭产业发展现状
1、生产消费状况
在我国经济迅速增长的情况下,区内外能源产业需求增多,同时也使内蒙古煤炭产量猛增。在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主要由鄂尔多斯市为主的低变质烟煤区域和蒙东地区的褐煤区域两大块组成。在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生产煤炭9.26亿吨、同年增加7415万吨,增加8.7%。鄂尔多斯市6.11亿吨、同比增长6.7%。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煤炭销售总额达9.5亿吨、同年增加了4.4%。其中,售往区外了5.4亿吨、同比增长10.2%;在区内销售额达到4.1亿吨、同比减少了2.4%。上半年,内蒙古自治区煤炭生产销售基本平衡,煤炭价格和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煤炭经济运行持续增长。发电总量占全国比例的6.76%,风电发电量是全国第一。21世纪开始,煤炭消费向工业部门集中。(数据来源:内蒙古政府门户网网站)
2、资源状况
据内蒙古煤炭资源网网显示,内蒙古煤炭资源丰富,煤炭储量7323亿吨,居全国第一位,预测煤炭储量居全国第二位。全区总共101个旗县区种,有67个旗县区储存大量煤炭能源。
在内蒙古的煤炭探明储量中,低变质烟煤占了53%,褐煤占45%,炼焦煤占2%;全国煤炭探明煤炭地质储量为10189亿吨,内蒙古2247亿吨;内蒙古煤炭工业发展迅速以我国第一大产煤地即鄂尔多斯为例,该市面积70%含煤,现已查出并在国家能源局备案的煤炭探明储量4300亿吨,约占全国的13%、内蒙古自治区的53%。“十一五”期间,该市煤炭产量从2005年的1.5亿吨增长到2011年的5.97亿吨,年均增长约7300万吨。
从终端消费和中间消费占比来看,内蒙古煤炭产业已经把消费趋向转向为发电,1995-2014年由43%上涨到53%。
二、基于内蒙古煤炭产业发展现状swot分析
1、发展优势
在全国各地来看,内蒙古自治区地理位置具有很大优势,地理位置横跨东北、华北、西北,东部有东北重工业基地还有滨洲线、京通线、通霍线等铁路,临有哈尔滨长春沈阳等工业基地,北部与蒙古国相邻,东北部与俄罗斯相靠近,国境线长达4221公里,运输煤炭也较为方便,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而且,内蒙古在丝绸之路建设中起着重要枢纽的作用。在与其他国家的贸易运输中,铁路是运载量最大、最安全的交通运输方式;内蒙古自治区也和境内外很多公司建立了很多良好的合作关系,在2016年9月与神华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在煤炭运输领域达成很多共识,成为其合作伙伴;而内蒙古自治区在技术资源方面也得到了国家支持,经政府同意在2018年颁布《内蒙古自治区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年)》,一直到今年,全区铁路承担的大量货物运输能力明显提高,公路货物运输方式结构调整明显。内蒙古自治区因为地理的独特优势坐拥巨大的煤炭资源,还有国家的高度重视,所以煤炭运输的发展前景是很好的。
2、发展劣势
内蒙古的主要能源结构一直是以煤炭为中心,其他的比如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核能、生物质能所占比重很低,而现如今新型能源发展迅速,会大大影响到煤炭的发展。新能源相比旧能源不同的是,煤、油等旧能源为不可再生资源,发热量和燃烧效率不高,并且污染较为严重,新型能源较为环保,除核裂变燃料除外其他都为可再生资源。人们对新能源越来越重视,虽然煤炭资源现在也是很重要的,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煤炭越来越少,很有可能新能源就会替代旧能源;内蒙古虽然煤炭资源丰富,但是在交通发展很落后,特别是高铁还没有开通,严重限制了煤炭的运输量和运输速度,运输方式还是比较单一,仅仅有铁路和公路的运输很难实现大宗运输也达到不了市场的供给,而且铁路公路运输网的发展程度还不够严谨,十分影响对外运输。与此同时在面对全国性全球性跨国物流企业的进入,煤炭物流业的竞争更加激烈。随着煤炭产量越来越大,运输业发展的速度迟缓,在几年内无法得到解决。
3、发展机会
目前对于煤炭运输来说,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不超需求生产,不生产销售劣质煤,铁路货物运费相对稳定,不会随着油价电价的变动而改变,而且铁路运输量多,运费低,安全度也高于其它运输方式。而公路运输费用随着石油的价格上下进行变化,运输大宗货物也逊色于铁路运输,也会受到天气环境的影响,延缓配送到达的时间,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太多,所以铁路市场化加强对煤炭运输的发展很有优势。建立铁路总公司,市场化营销,完善体制,调整好内部管理,提高运营动力,实现良性发展。铁路走向市场化不仅可以促进煤炭产业发展,也方便了政府对铁路进行管理,同时也可以产生相互竞争,从而提高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的发展。
4、发展威胁
由于内蒙古自治区特殊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工业公司污染物不断排出,大量的硫化物,可挥发的化合物造成部分区域的酸化,最近几年也对草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地表水被污染、草原植被大面积枯竭,而这一系列的污染导致水资源也被破坏诱导出了草原荒漠化、沙漠化。煤矿矿山的开采导致植被被破坏,废石、废渣的物质发生流失,加大了土壤破坏。由于采煤的影响,煤系地层裂缝变多增大,水逐渐向下渗透,附近村庄的水井枯掉,水资源成为了关注的重点问题。从2002年起,煤炭行业发展迅猛,市场需求大于市场供给,很多企业发展盲目注重数量,忘记了产品本身的质量,导致煤炭严重供过于求,留下了产能过剩的问题,限制了煤炭的发展,煤炭价格大幅度下跌。
三、存在问题
1、运输能力有限
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方,煤炭消费基地主要在东部,生产与供应在中西部,而铁路也是煤炭运输的主要方式,可铁路运输量占到了总量的75%以上,社会对铁路货运的需求不断加大,比如在2003年1月,铁路货运满足率为63%,同年10月下降到了30%,而且许多铁路线早已饱和甚至超饱和。内蒙古的运输一直相对落后,铁路运输能力遇到瓶颈,供需平衡收到破坏。
2、缺乏科学合理的统一规划
我国大多数煤炭运输企业只注意到如何扩大生产、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都对现代物流重采购、仓储、运输、装卸搬运、包装、配送、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物流操作这些理念很薄弱,并没有放在物流运输系统的运营中,因此导致物流运输效果和理想有所偏差。
3、从业人员素质普遍文化低
内蒙古虽然煤炭运输行业发展迅速,国家也十分重视,可由于对这方面文化教育投入方面相比其他省份较弱,加之煤炭工作环境较差,劳动力强,十分危险,使从事内蒙古煤炭行业的人员素质普遍偏低。不仅如此,熟练操作的工作者数量逐年减少,企业人才缺失导致内部技术难以操作。据相关统计,60%的煤矿产地没有专业工程师或技术人员,因为薪资较高会吸引很多当地农民或者边远地区的打工人员,所以工作人员普遍文化水平低、安全意识较差。
四、对策
1、建立合同关系实现集装化运输
在煤炭生产企业和煤炭运输企业企业之间建立合同关系,以现代物流系统为核心,实现共同赚取利润为目的,通过改变运输路径和运输方式进行计划,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同时可以采纳集装箱运输方式,该运输方式环保,减少过程中产生的损耗,因为走班轮运输,很少存在滞港现象,从而提高效率。
2、制定政策法规
现代物流运输不仅要提高产业的生产率,还要提高客户的服务质量,降低成本,增加竞争力。树立好现代物流思想,遵循市场规律,建立相关政策法规,制定長期计划,在为内蒙古煤炭运输产业长期稳定的高效发展基础上,统筹全局,构建多层次体系,实现各运输环节的高效率链接,鼓励企业进行物流系统的调整,改变过去只注重生产销售、放弃物流管理的一边倒思想。
3、强化内部运输组织和服务
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行业发展的同时应该也对其内部人员进行前期培训,同时培养大量人才,这样不仅解决的安全隐含问题,也为他人提供了就业机会。现代物流中物流服务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必须以顾客为中心。所以,我们要把握好客户的需求,无论是在质量还是能力上都要达到客户的满意。
总之,从近年来看,在国家的积极带动下,去产能计划实施的十分成功,煤炭运输行业的利润十分可观,可如果让煤炭运输产业获得长久发展,必须对存在的问题做出解决措施,对运输方式进行改变,制定约束条规,企业也要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保障煤炭运输企业的发展,彻底解决运输方式、环境保护、人才培养等方便问题,才会有真正质的飞跃。
(作者单位:130000 吉林外国语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