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等职业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并没有带来足球运动水平的显著提高,本文通过对安徽省高职院校足球运动队各方面现状的调查,分析影响足球队发展的几方面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对足球运动的发展提供可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高职院校 足球队 现状 对策
201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中提出:“发挥足球育人功能,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把校园足球作为扩大足球人口规模、夯实足球人才根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性工程。”各高校大力相应国家号召,大力发展足球运动,这对于培养我国足球后备人才,扩大足球运动影响力都具有重大意义。高等职业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随着国家教育改革力度增大,各高职院校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这些院校的足球水平却并没有取得显著的提高,各高职院校的足球运动队的发展面临“瓶颈”困境,从足球课程开设的规模、到课外足球运动的开展以及足球运动队的建设和发展都与本科院校存在明显差距,这对于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体育人才的培养都存在不利影响。因此笔者认为找出现阶段安徽省高职院校足球运动队发展存在的种种问题、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对于推动校园足球的发展、建设校园体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院校足球运动队的现状分析
(一)生源质量不高是制约高职院校足球队发展的根本因素
目前,各高职院校将招生视为发展第一生命线,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可校园足球运动队的建设和发展却呈现出不断萎缩的态势,各院校足球队招收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少,学生质量参差不齐,,总体发展水平受限。出现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因为足球队招收的运动员主要来自于有足球兴趣爱好的普通学生,这些学生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足球技术训练,没有参加过正规的足球比赛,总体足球专项水平偏低。另外所招收的学生呈现出文化成绩普遍较低,对专业学习并不感兴趣的态势,即使对足球运动感兴趣但倾向认为足球运动是体力型运动而非智力型运动,,导致对足球运动比赛缺乏思考,在足球队训练比赛的过程中经常因为对教练的指挥理解力不足导致执行出现偏差。
(二)足球教练员各方面综合情况也成为影响足球队发展的不定性因素
首先,高职院校的足球教练员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执教年限并不长,很多足球教练员并非足球专项毕业,而大多是体育教育教学专业毕业,这使得教练员虽然接受过系统的体育理论知识教育,但对于足球运动的技巧传授和运动队的建设缺乏一定深入思考;其次各教练员虽然大多是体育专职教师,可本身在学校有大量的授课任务、活动任务以及教科研任务,过多的任务分散了教练员的精力和时间,导致教练员无法全身心投入到球队的建设和管理中去,从而影响到训练的效果、队伍的发展;再次教练员参与培训的机会较少,多数教练员没有参加过亚足联举办的教练员培训班,获得足球教练员等级资格证书的更是少之又少,这使得教练员们无法掌握最先进的训练方法也限制了他们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
(三)缺乏科学的训练方法是制约足球运动队发展的重要因素
足球运动是一项综合性的运动,足球水平的提高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想获得综合能力的提高,需要科学化的训练。目前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的现状却是教练员训练的方法比较单一,训练的技巧亟待提高,训练的总体思维不够科学,在训练过程中明显缺乏创新性、科学性。现阶段,传统的训练理念己经无法适应现代训练的节奏,教练员应将更先进的理念运用到足球训练之中,借助高科技手段提升训练效率,巩固球员素质,提升训练水平。高职院校足球队还存在赛程短、赛事不多等问题,导致队员临场经验不足,针对这种情况,高校间应自发组织更多交流赛或是参加社会上的足球比赛,以赛代练,从而在实战中提升球员以及球队的竞技水平。
(四)运动经费不足是影响足球队发展的客观因素
目前安徽省各高职院校足球队发展经费主要来自于学院的体育专项经费,这部分占各高校支出比例并不高。一是各高校将大部分资金用于教学建设或者是文化建设,对于体育事业发展投入的专项经费较少,二是足球运动是各项运动中耗费最大的运动队,再加上短时期内无法取得成绩的突破,导致很多高校认为足球运动是花钱费力的运动,从而缺乏支持力度;很多高职院校存在教练员和学生有比赛补贴但没有训练补贴,训练期间营养补充也不能及时到位,运动队缺乏专业医疗人员,在宣传保障、交通保障、技术保障等方面都存在不足,种种现状极大限制了教练带赛和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训练效果和训练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二、高职院校大力发展足球运动队的对策研究
(一)采取多种方式招纳足球人才入队
各高职院校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吸收具有高水平足球技能的学生入校,尤其是注重吸收普通高中体育特长生、足球传统项目学校的学生入校。学校可以在招生时采用特招生方式,通过减免学费、降低入学分数、优先选择入学专业等措施,吸引高水平运动员入校;其次,在运动员入校后,学校也应该采取积极引导措施帮助这些学生,教练员和辅导员之间应加强沟通交流,共同教育学生,引导其发展正确方向,也使学生可以安心的投入训练和比赛中;第三,对于在比赛中表现突出的运动员应该及时给与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激发其主观性和积极性,树立良好榜样作用。
(二)实施“俱乐部”训练模式
高职院校学制为三年,学制较短,学生流动较大,足球运动队人数有限,教练只能对部分学生进行专项训练,提高其足球技能,而大部分学生只能自学自练,因此面对此种情况,提倡各高职院校建立足球俱乐部管理模式。足球俱乐部是课堂模式的延伸,以学生的健身活动为主体,实行的是学生自我组织、自我管理、教师辅助指导模式,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扩大了学生训练的规模,训练方式的灵活多样性也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这种训练模式即锻炼了学生自身的体育组织和管理能力,也为学院运动队储备了大量的体育人才,同时也扩大了足球运动的影响力,推动更多学生养成锻炼习惯,提高了体育专项技能。
(三)加快培养足球教练员,推动教练员队伍建设
教练员是运动队的核心人物,是训练活动的决策者更是组织实施者,应重视教练在整个队伍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首先应提供各种契机,增加足球教练员的培训机会,高职院校应采取措施鼓励教练员参加各种相关培训,为体育教科研工作下拨专门的经费,为足球教师参加培训进修提供保障,并将教练员的上岗资格和培训相结合起来,没有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的教练员不容许带队参加各项比赛;其次学院应安排专人负责足球队的专项训练和比赛,承认训练工作量,减轻教练员其他行政工作内容,使其安心带队训练和参加比赛,对于带队成绩应建立相应奖励制度,激发教练员带队积极性。
(四)拓展经费渠道,提高经费保障
运动队的发展建设需要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只依赖于学校的体育专项经费,难以保障足球运动队正常的发展,因此足球运动队应积极思考办法、探索各种渠道来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各高职院校体育领导应该改变观念,努力挖掘足球运动队的商业价值,将足球运动队的发展和市场发展相结合,参加各类竞赛提高足球队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利用品牌效应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和企业合作,积极争取企业对足球队的资金支持,提供各类后勤保障;其次體育部门要加强和教育行政部门的交流合作,争取上级领导各方面经济支持,从而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彦,韦娟.关于高校足球训练教学科学化的实现路径思考[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8):77-78.
[2]李中武.高水平运动队的建立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影响[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39):53-54.
[3]李玉芬.广东省高职院校运动队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运动,2012,(54):30-31.
[4]丁青.江苏省高校高水平足球队发展现状调查[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2):70-75.
(作者简介:田斌斌,助教,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公共教学部体育教师,研究方向:足球运动与足球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