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欣阳
一、大豆种植技术
1、窄行密植
大豆种植使用窄行密植的种植技术,能缩短每个垄之间的距离。如果使用这种种植技术,再选择大豆品种的时候也要注意。在播种的过程中,注意填土的深度,如果过深会影响种子的生长,过浅会影响种子的存活,这样都会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因此种植大豆时,种子的深浅度一定要科学合理,这样才可以确保种子的存活率和生长。根据土地的情况,和大豆的生长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肥料进行施肥,施肥可以确保大豆足够的营养正常生长,保证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2、垄体分层种植
垄体分层种植技术所以在大幅度的缩短大豆的整个生长周期。在地垄下面进行施肥、浇水等措施,同时也可以使用机器工作,这样可以减短大豆的生长时间,更好的控制种植的密度。垄体分层种植技术是比较新的种植技术,需要在选择种子的时候,必须根据实际的种植地区的情况,选择有抗病虫能力的、高品质以及高产量的大豆品种来种植。其次是播种的技术,在种植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发挥肥料的作用,这样就需要加强垄体的整体运输能力,使土壤的深层可以得到更多的營养传输,使用机械播种的时候,来保证种子的成活率和发芽率。在种植前深耕土壤,可增加其疏松度,同时做好有机肥的使用。根据种植的土地情况不同,和大豆的品种不同,来选择不同的肥料进行配比施肥,来保证大豆生长的营养需要。
3、波浪冠层种植
波浪冠层种植技术在大豆的整个生长过程中,可以提高大豆的产量。通过这种技术的使用,让大豆的冠层部分可以出现波浪的状态,使整个大豆的生长更加的旺盛。这个技术可以增加整个大豆叶子的光合作用,这样可以提高整体的通风效果,大豆内的营养物质能得到有效的沉淀。此种植技术为大豆后期的生长,可以创造一个很好的通风环境和很好的光照环境,使大豆的整个植株减少枯萎腐烂的现象出现。
二、大豆种植技术要点分析
1、种植密度
在进行大豆种植过程,通过科学合理的进行种植,选择种植密度,这样可以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在我国当下大豆的整个种植密度是比较低的,这样很容易出现断苗或者断垄的现象,这样就会导致大豆的产量过低。由于大豆的品质特殊,大豆的种类也是比较繁多的,在大豆的整个种植过程中会有不同的特点,根据实际的情况,对于大豆的生长条件也是有所不同。大豆有晚熟和早熟两种,要根据大豆的品质不同,和实际的种植环境不同,来做好大豆种植的密度,来确保大豆的正常生长,确保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2、栽培管理
在大豆种植过程中,整个的栽培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在选择种植的时间和播种的深度要符合实际情况,在播种前用除草剂来除草,播种时要确保播种的深度,这样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在使用肥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肥料的用量和用法,把不同的肥料根据大豆的需要进行合理的配比,然后进行施肥。做好栽培的管理工作,来保证大豆的正常生长,确保大豆的生长周期中的水分和营养物质的供应,也保证大豆的吸收率,来确保大豆的正常生长,保证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3、包衣技术
使用包衣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大豆的病虫害发生,包衣技术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包衣技术最主要的特点可以清除病虫,来保证大豆的正常生长。包衣技术的使用,有效地提高了大豆的抗病虫害的能力,有效地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4、土壤深松
优质的土壤是大豆质量得以保障的基本条件。因此种植大豆时要充分考虑土壤中的水分、有机物、肥力等成分,大豆的实际种植过程中需要结合其生长需求对土壤使用深松技术,为大豆的健康生长提供优质的土壤条件。一般大豆种植的土壤进行深松时,其深度通常是30厘米,然后深度的调整需要根据当地种植的实际情况,实际的垄体深松也要根据深度来确定,对垄体的深松是整地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例如,在翻耕时可以与搅拌麦茬深松操作一起进行,这样可提高土壤深松工作的有效性。
三、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
关于大豆食心虫的防治技术主要是预防、避免、治疗的防治策略,防治害虫主要是要对发生时间以及发生程度有效地掌握,然后合理的使用药物,农业的防治虫害。农业防治的主要方法:首先,收获完大豆,对土壤进行深翻,破坏病虫的越冬环境,可杀死越冬的蛹;其次,在成虫产卵期以及虫卵孵化之前,需要铲除杂草,这样可减少虫口的数量。再次,要选择无毛且坚硬荚皮组织的大豆品种来种植,这样可有效的预防大豆食心虫;最后,合理轮作。大豆种植过的田间,选用非豆科作物进行轮作,最好超过三年,这样越冬虫口的数量能够有效的降低,同时还要对豆茬地进行及时的翻耕,有利于虫源的减少。
2、物理与生物防治
第一,可用振频式诱蛾灯来杀死成虫;第二,在豆田垄台上撒上拌有细土或是草木灰的白僵菌粉,这样脱荚的幼虫落到地上会与白僵菌孢子接触并发病死亡;第三,可以在田间释放赤眼蜂,可以有效地杀灭成虫产卵期的虫卵;第四,选择种植的品种必须具有较强的抗病性能,要注意作物之间的轮换种植以及需要种植的品种搭配,对于当地的病菌变化的情况定期的进行监测,这样就可以选择出适合的品种进行轮种;第五,及时清理残留的病虫害,深翻土壤,这样越冬的病菌量就能有效地减少;第六,建立没有病菌存留的种植田地,种子在种植之前需要精筛细选,有病斑的种子需剔除;第七,按照大豆的品种特点来展开合理的种植,种植过程中,杂草以及田间的湿度都需要加强控制,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及时的进行喷药防治。
3、化学防治
大豆在不同阶段的生长期会发生不同的病虫害,化学防治主要是根据病虫害的特点来使用化学药剂来喷洒。首先播种前会使用包衣技术来处理大豆种子,有利于大豆幼苗的生长。根据病虫害的不同有针对性的使用药剂,有利于大豆植株提高抗病虫害的能力。其次,化学除草。由于一些病虫害会在杂草上依附,所以使用有效的除草剂及时地将杂草清除干净,可减少病虫害的数量,有利于大豆植株健康的生长。
(作者单位:151600黑龙江省青冈县青冈镇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