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彬
自21世纪初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各条战线都取得了丰硕成果。理论界百家争鸣,创生理论;实践界百花齐放,尝试实践。各级各类课题研究、奖项评比和培训落实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这不仅成就了一大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育理论专家,也造就了一大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育实践专家。
但是,在这巨大的成就背后,隐患依然存在。隐患之一便是学科本质的失落。与此相呼應的则是各种新术语和新创造“满天飞”或“满地跑”,可一旦落实到具体学科的课堂教学,便极易化为乌有,无法生根发芽,更遑论开花结果。
那么,如何避免或挽救这一失落呢?笔者认为,切实可行的做法是教育理论界和教育实践界共同来提升学科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而提升学科教师学科专业素养的路径之一,便是学习和运用教材分析与比较。这也是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初倡导的教材(使用)观,即用教材教,而不(只)是教教材。
第一,教师要养成学习与思考的习惯。因为这是教师胜任教书育人本职工作不可或缺的两大法宝。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般而言,没有养成学习与思考习惯并使两者相得益彰的教师是不会教好书的。
第二,教师要学习教材分析与比较。现如今,各级各类学科教研活动甚至教学评比活动都不外乎“备课—磨课—展示—评课—改进”这一程序。其实,在这一过程中并非没有教材分析与比较,但往往都缺乏眼界和深度。缺乏眼界是指多局限于某一版本之教材或某一节课之教学;缺乏深度是指少有横向不同版本教材之间或者学科内容纵向关联的分析与比较。在一般日常课准备过程中,这种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教材分析与比较则更是少之又少。
第三,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课程和教材判断力以及教学决策力。学科课程标准只是一般要求甚至最低要求,而任何版本的教材都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因此,学科教师必须要学习运用自己的教育、课程和教材判断力来进行教学决策,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至于如何具体地分析与比较教材,则不仅需要我们学习与思考教材分析与比较的理论和技术,更需要我们在具体运用理论和技术分析与比较教材的过程中来学习与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等问题。
“打铁还需自身硬”,无论是指导学科(课堂)教学,还是实施学科(课堂)教学,都需要指导者和实施者具备必要的甚至较高的学科素养,这既是学科(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更是其追求与归宿——培养学生相应学科的核心素养。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