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高产栽培技术难点与措施

2019-01-13 01:38宋怀贞杨学奎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9年12期

宋怀贞 杨学奎

摘 要:花生是消费者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我国是花生的生产消费大国,因此如何保证花生市场供应充足,成为花生种植者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花生栽培技术的难点出发,提出选取适宜花生栽培地,合理选择花生品种、采用合理施肥方式等措施,希望花生种植者们培育出更加优质且高产的花生产品。

关键词:花生栽培技术;花生适宜栽培地;合理施肥

我国作为花生的源产地之一,推广栽培花生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花生富含多种营养成分,食用方式多种多样,口感酥脆,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但是花生栽培过程中经常遇到各种挑战,如何保证花生持续高质高产,维持花生市场稳定,成为了当前花生栽培的难题。

一、花生栽培技术的难点

花生在我国种植区域非常广泛,不同区域因为自然条件的差异,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栽培问题:第一,很多花生种植户对花生的栽培生长条件缺乏足够认知,不仅选取条件不符合的浅层土壤,还不能保证土壤的稀松程度,从而导致花生产量极其低下;第二,每一个地区都有适合的花生品种,如果不能针对栽培地的自然环境而盲目的选择品种,不会获得好的收成;第三,花生栽培过程中,科学的施肥方式非常重要,花生栽培不同时期均有不同的施肥方式,次序、养分含量都具有严格要求,很多基层种植户误认为将肥料混在一起按时施放就可以达到对花生的施肥目的,这是一种很常见的错误做法;第四,花生栽培的不同时期,都会遭遇病虫害侵袭,花生栽培过程中最常见的病虫害当属茎腐病和花生蚜虫害,因此,运用科学手段有效防治病虫害,才能夠确保花生健康生长,最终获得丰收。

二、花生高产栽培技术难点的应对措施

1.根据花生特点选取适宜栽培地

想要保证花生高质高产,首先就要根据花生的习性,选择合适的栽培基地。具体的方式如下:第一,花生的结果方式为地下结果,因此花生栽培地,需要有足够的土层深度,且必须为活土层,最佳选择为沙壤土,特殊区域如红土地和黄土地出产的花生口感更佳且味道更好,但是收获起来较为麻烦,因此不适宜大规模推广;第二,在栽培之前,要对土层进行深耕,促使土壤内部环境疏松,不但能够保证花生结果所需的空间足够,还方便灌溉,保证土壤中水分充足;第三,在一茬花生成熟收获之后,将耕地重新进行深耕,之后犁平,这样有利于土壤内部养分流通,为之后轮播的其他作物提供充足营养;第四,花生属于酸性食物,体内氧化生成具有阴离子的酸根,因此栽培花生的土壤应该偏酸性,可以选用硫酸亚铁和硫磺粉加水进行稀释,适量投放到土层中。添加硫磺粉虽然效果慢,但是持续时间最为长久;如果需要选用见效快但是持续时间短的方式,可以选取硫酸亚铁(矾肥水)。

2.针对不同环境合理选择花生种子

在我国不同地区,因为自然环境不同,适合栽培的花生种子各有千秋。以河南省为例:河南省中东部,降雨丰富,且适合灌溉,因此非常适合在栽培地进行单行或双行垄作,适合此种栽培方式的花生种子为:花育33型大花生品种,此品种结果形状为普通荚型,通体网纹较深,果腰较浅,籽仁呈长椭圆形,种皮为粉红色,内种皮为近桔黄色。此品种播种季节为春播,生育期为128天,主茎高度47厘米,侧枝长为50厘米,总分枝为8条,口感酥脆,适合食用,非常适合大面积播种。在通风不足,灌溉条件较差,且土壤肥沃程度较低的地带,可以采取平作方式进行花生栽培,适合此种地带的花生品种为唐8252优质早熟型品种。此品种生育期为115-120天。特点是出苗速度快,长势良好,健壮,单株高度40cm,多枝6-7条,叶色为绿色,叶片面积较大,开花较早,蛋白质含量极高,口感细腻且有甘甜味道,适合用作食品加工,榨取花生油。综上所述,针对不同环境合理选择花生品种进行栽培,才能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

3.花生栽培科学施肥方式

花生栽培的不同时期,均有相对应的施肥方式,具体流程如下:第一,在花生种植之前,需要对栽培地进行深翻,此时需要施加底肥,农村常见的农家肥即可。具体分量为2000kg/667m2,注意此时不需要添加其他肥料,农家有机肥料足够满足此时的土壤养分需求,农家肥的施加比重不宜少于总体肥料的五分之四;第二,施加农家有机肥之后,需要将土壤整体犁平,加入混合尿素、过磷酸钙的复合型肥料,并适当加入硫酸亚铁等保证土壤呈现弱酸性;第三,花生种植之后,从开花开始到充实荚果期间,适当加以钾肥、钙肥、磷肥,此类肥料直接喷洒在花生的叶面之上,这样做可以促进花生健康生长,在此过程要保证水分充足;第四,在花生结荚期间施肥最为重要,此期间是花生需要微量元素最多的时期。具体做法是,将200-300g的磷酸二氢钾配入50kg的水中,配成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在没有阳光照射的环境下进行喷洒,喷洒周期为一周一喷,但需注意每次喷洒需要重复三遍,保证没有漏喷。若是在喷洒后12小时之内遭遇降雨,则需要补喷一次。

4.有效的花生病虫害应对措施

花生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同样重要。最常见的病害为茎腐病,俗称烂脖子病,发病期为花生生长中后期,感染之后很快导致茎叶枯萎,荚果内腐烂,一般田内发病率在30%左右,严重者可到70%。预防茎腐病的有效措施为:第一,避免花生种子受潮,要注意通风,将花生种子含水量控制在10%以下;第二,注意轮作,将花生和高粱、小麦、玉米等禾本植物在同一片耕地上轮番栽培,可以有效防范茎腐病;第三,出现茎腐病症状之后,应该对感染植株立刻拔除,远离田间进行深埋处理,并且适当选取诸如恶霉灵、多菌灵等药剂,采用喷雾方式进行喷洒。花生蚜虫害发生在花生苗期,尤其是开花前后会爆发第一次侵蚀高峰,会较为严重的侵害花生幼苗,具体防治措施如下:第一,花生种植地周围应该避免种植豌豆等其他蚜虫寄主植物;第二,当蚜墩率达到30%以上时立刻进行药物处理,每667㎡选用2.5%敌百虫粉1.5-2kg或3%久效磷颗粒剂将上述药剂加干细土(沙)25-40kg拌均匀后施于花生播种沟内,可有效防治蚜虫和兼治地下害虫;第三,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拔除杂草和枯萎的茎叶,破坏蚜虫的生存环境。

三、结语

花生栽培者应该具备基本的花生习性知识,结合栽培地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合理选取花生品种进行花生栽培,在栽培过程中注意耕地的养护和肥料的添加,发现花生病虫害及时采取防治措施,进而保证花生的高质高产,为市场提供丰富的花生产品。

参考文献:

[1]苑春红.花生高产栽培技术[J].乡村科技,2019(18):97-98.

[2]李长星.花生高产栽培种植技术模式的比较研究[J].乡村科技,2019(08):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