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利娟
油菜这一传统优势作物,具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油菜种子含油量较高,油菜的多产量,可以影响有机质、含油率等多方面的因素,有效地促进现代工业的发展。苗期栽培技术的掌握对于油菜正常生长,达到稳产、高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油菜苗期栽培技术几方面要点进行分析。
秋播春收的油菜栽培历史悠久,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栽培油菜最古老的国家。全世界种植油菜印度排首位,中国其次,加拿大第三。油菜是我国重要油料作物,主要种植分布在长江流域播种,为两年生作物。它们在秋季播种育苗,次年5月收获。苗期指的是油菜从子叶展开到现蕾这段时间。油菜苗期以营养生长为主,叶片的光合产物大部分用于油菜植株体的构建。为能有效解决种植户对油菜栽培和管理技术经验的缺乏,促进农民增收。总结如下几点栽培技术要点。
一、准备工作
1、选地与整地
油菜适应能力较强,对土壤没有严格要求。种植油菜含油量较高可考虑中、微酸性土壤;种植油菜含基础油量可在碱性土壤上种植。
2、种植量
油菜种子小,幼芽力弱,要求精准整地才能出好苗。
3、施底肥
油菜需肥量较多,底肥应以优质腐熟粗肥效果更好。
4、浇底墒水
油菜在播种前要多浇足底墒水,使苗全、苗匀、苗壮,并为生长期的发育打下良好基础。
5、种子处理
播种前先进行晒种表面杀菌、筛选、消毒,然后再播种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又能使幼苗茁壮。
二、播种工作
首先培育壮苗,选择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的良种。选好苗床土质肥沃、疏松、排灌方便、地势平坦。油菜对播种期的反应非常敏感,所以播种期是栽培油菜的重要环节。做到精量均匀播种,播种后浅盖种土。要注意栽种质量,不能栽的过浅表面,覆土要严要深入。苗床的管理应对土质提前要浇透水,在播种前要施足基肥,基肥不足,幼苗瘦弱,进而影响植株的生长乃至油菜的经济产量。切忌施肥过浅,以免造成油菜种植中后期脱肥。适时播种油菜,播种前要保持湿度,否则影响出苗成活率。播种后覆土盖好,防治杂草生长。在出苗后及时间苗,清除杂苗,去密补稀,定苗时测量好间距,苗床及时补充水分,这样可以防止油菜苗矮小。
三、田间管理
在管理上油菜需肥量大,要施足苗肥,抓好田间管理尤为重要。壮苗的特征是叶绿色正,不徒长,无黄色;根系发达;无病虫害。以壮苗为中心,从土壤耕作、施肥、匀苗、防虫等多方面为培育壮苗创造有利条件。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是丰产的基础,苗期形成庞大的根系,可以为油菜生殖生长积累较多的营养物质,从而提高产量。如虫害严重,应适当推迟定苗,如发生缺苗应补栽。加强追肥、对冬壮苗返青时长势足,密度大的,要适当晚施或少施。对冬弱苗,要早施或多施。对冬浇水应进行中耕、深中耕管理,增强油菜的抗寒抗旱的能力。在土壤冰冻前要浇越冬水。浇好三水,即浇好返青水、浇开花水、浇灌浆水。合理灌排是保证油菜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油菜生育期长,营养体大,植叶繁茂,结实器官多,种植过程中需水量较大,秋、冬、春降雨可能较少,土壤干旱,不利于播种出苗和培育壮苗。后期雨水可能较多,造成渍害或涝害。尽量做到田间沟渠管理,促进排水,降低积水。因此,必须根据油菜的需水特征,因地制宜,及时灌排。
四、防病虫害防治
春茬露地油菜易发生的病害很多,大部分油菜都受病虫害的侵蚀。主要虫害是蚜虫、菜青虫、黄条跳甲等;主要病害有菌核病。油菜出现病害的时候不要慌,找准病因对症下药,要采取预防为主,科学防治的原则。及时用药防治为辅,加强防治工作,同时要清除苗床四周杂草,以减少虫源。有效避免病虫害对油菜带来的伤害。油菜苗期病虫害容易引发病毒、病害造成死苗。若不及时防治,油菜将遭受严重损失。
五、收获
油菜收获期短,应及时组织劳动力,有利时机快速抢收成熟油菜。应适时收获,成熟早晚不一致,收获过早,角果发育不饱满,会降低油菜的产量和出油量。收割过晚了,角果过熟而自动炸裂,油菜籽粒掉落,造成浪费,也容易影响到油菜的产量和质量。角果处于黄熟,呈现黄绿色,大部分角果外壳颜色有2/3现黄,是油菜收获的最佳时期,此时收获能达到了油菜最高含油量和最高产量。油菜在收获结束后,需要堆垛和晾晒,后熟时要晒干、脱粒、扬净,便于日后储藏。
总而言之,为了落实国家惠农政策,用科学技术种好油菜。油菜既是油料作物,又是养地作物,种植优质油菜是有利于种植户效益增收的。在栽培技术上,积极探索分析油菜苗期的種植方法及管理技术要点,大大提高了种植户的积极性,鼓励种植户发展油菜种植。提高油菜产量,推动农业经济发展。
(作者单位:223312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淮高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