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垃圾分类已经成为当前国际上对于垃圾污染问题的重要解决措施之一。笔者结合街头调查发现济南市垃圾处理现状不容乐观,且市民对垃圾分类的意识和方式不甚了解,故本文结合国内外垃圾处理的先进经验提出对垃圾分类实施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济南市;垃圾分类;现状调查;策略
1 济南市垃圾分类现状调查
垃圾分类已经成为国际上针对垃圾处理问题的重要解决方案之一,但是在我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行。济南市为响应和落实十九大精神和习总书记关于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指示,2018年颁布了《济南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总体方案(2018—2020年)》。如今是该方案实施的关键时期,笔者通过街头问卷和半结构化访谈随机对济南市历城区、天桥区、高新区、历下区、槐荫区和市中区共计156名济南市市民进行了调查,发现济南市垃圾分类现状仍有些许不足之处。
通过调查发现,有57.1%的市民觉得济南市垃圾处理现状并不理想;有37.8%的市民生活中经常受到垃圾污染的影响;但仍有65.4%的市民并不了解济南市颁布的垃圾分类政策,也不清楚垃圾分类的方式;有77.6%的市民平日里没有进行垃圾分类的习惯;有75.6%的市民认为现阶段进行垃圾分类没有意义。通过对济南市垃圾分类现状的简单调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济南市垃圾问题已然对市民生活质量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第二,济南市市民对于垃圾分类的原因并不清楚;第三,政府有关部门在宣传工作上还存在较大漏洞;第四,缺乏相应的保障措施。
2 国内、外先进垃圾分类处理经验
日本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推广和实施垃圾分类,日本政府首先推进垃圾的减量化处理,从垃圾产生的根源入手,减少垃圾的产生;并针对产生垃圾较多的企业展开减量和分类的针对性对策;最后日本政府一直特别重视在社会中垃圾分类的宣传活动。德国的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65.6%,是世界上垃圾分类水平较高的国家之一。德国政府首先将垃圾分类视为每个公民的义务,如果违反则将面临高额罚款,并影响其社会信誉;其次为保证公民对垃圾分类的了解,会定时将《垃圾分类说明》和《垃圾清运时间表》送至每家每户。
随着我国垃圾综合国力和居民素质的快速提升,垃圾分类的环保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尤其是在大中型城市更能够得到民众的支持和配合。例如广州市利用“92回收”APP鼓励市民积极进行垃圾定点分类,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扫一扫”功能对居民有效的垃圾分类行为进行记录并获得积分,最后通过积分换取相应的现金奖励,该举措极大的促进了市民进行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3 济南市垃圾分类策略的思考
结合济南市垃圾分类现状的分析以及上述国内外先进经验的总结。笔者提出了对于济南市因地制宜地发展垃圾分类的几点策略和建议。
3.1 以垃圾分类宣传为抓手,普及垃圾分类意识和理念
无论采取何种策略,都必须以市民充分知晓、知情和理解为前提,否则直接采取强制措施只会激起民众的反对和怨言。结合对济南市垃圾分类现状的调查,垃圾分类的宣传还很不到位,應该结合学校、社区和家庭,全方位的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将宣传单页分发至每家每户,在社会媒体广为投放垃圾分类的宣传视频和海报,在学校教育中鼓励教师应该身体力行带领学生学习和体验垃圾分类,采取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学生为圆点,带动家庭参与垃圾分类;以家庭为中心,号召社区进行垃圾分类,促进垃圾分类的意识和理念深入人心。
3.2 因地制宜采取多方位、多渠道促进垃圾分类政策的落实
因地制宜发展垃圾分类,济南市作为省会城市,聚集了全省乃至全国的优秀人才和精英。首先是济南高校的大学生就是垃圾分类的宣传先行者和实践带头人。大学里聚集着一群年轻、喜欢接受新鲜事物且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群体,作为“天之骄子”有义务也有责任将垃圾分类进行到底。鼓励大学生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活动,带动周围社区和居民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响应政府的号召。除此之外,济南市也是高精尖技术人才的聚集中心,政府为主导,牵头高科技和信息技术企业开发和研制高科技垃圾分类识别、归类和处理的终端仪器和设备,并开展“互联网+垃圾分类”的模式和手段,将垃圾分类的宣传政策和回收数据进行最大化利用,充分发挥科技中心的优势。
3.3 软硬皆施,保障垃圾分类政策有效落实
除了上述宣传和技术支持的弱干预措施,政府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强干预手段。明确垃圾分类是每一个市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对于违规者首次可进行宣传教育和警告处理,可以借鉴近期“闯红灯”等交通处罚中的宣传教育措施,责令其写“检讨书”发布在个人社交媒体或者担任志愿者进行垃圾分类志愿活动体验等方式加强思想教育。情节严重的可施加罚款。对于企业、机构等垃圾不按照标准进行分类处理且情节严重者还应进行停工或停业的处罚。同时鼓励和倡导济南市及周边城市的企业和物流机构,减少商品的不必要包装,从而实现从根源上断绝垃圾污染,对济南市辖区内过度包装且警告后不进行整改的企业依法予以相应的批评教育和惩罚。
参考文献:
[1]冉德超,赵坤,臧国津.济南城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S2):156-159.
[2]孙琪琛,刘宁.垃圾分类处置典型案例分析及新思路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7(7):167-171.
作者简介:刘倩伊(2003-),女,山东青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