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
作为学校仅有的两个年轻老师之一,我除了任教全校的美术和信息技术教学外,还同时担任二年级的班主任。
乡村的孩子多是留守儿童,他们胆小、性格内向,课堂上,我是他们喜欢的老师;生活中,我是他们的大姐姐。
有一天上体育课,班上的女生在教学楼下跳皮筋,我站在走廊上看着他们快乐地玩耍,小蕾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先是由她这一组牵皮筋,另一组跳皮筋,她们的游戏规则比较灵活:如果同伴中有人跳错了,同伙可以派出任意一个人替她再跳一次,如果跳过就算“救活”了同伴,“复活者”可以顺利与组员一起晋级。
小蕾的对手真厉害,虽然有人跳错出局,但是总是被人“救活”,一会工夫,皮筋从脚踝升到腰部了,牵皮筋的小蕾觉得时间太久了,早就不耐烦了,一会儿扭扭腰,一会儿伸伸腿,皮筋抖动得厉害,对方刚一起跳,皮筋一抖,落地时脚就踩不到皮筋了,大家一个个都淘汰出局了,有人明明知道是小蕾捣的鬼,但是碍于情面,不敢说她。
终于轮到小蕾上场了。她高兴地和同伴上场开始跳皮筋。第一个阶段,就有人被淘汰,小蕾自告奋勇来“救”同伴,大家顺利晋级;第二个阶段,几个同学都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失误,大家都被淘汰,只能把“复活”的希望寄托在小蕾身上了,结果她在最后两根皮筋交错的瞬间,踩错了绳,也出局了。牵了半天皮筋,轮到自己玩时却这么快就“全军覆没”,这自然不是她想要的结果。她回过头,生气地看着牵皮筋的对手,指手画脚说着什么,好像是在指责对方牵皮筋时做了手脚。但是我看得很清楚,那个女生明明很老实地牵皮筋,没有动,小蕾生气地扯走皮筋,扔在地上,不讓同伴去牵皮筋,大家都讪讪地蹲在操场边上,一场有趣的游戏就这样戛然而止。
这件事被站在窗前的我看得清清楚楚。游戏中要讲规则,规则人人必须遵守。我由此联想到,其他同学还有没有在游戏中不讲规则,动不动就耍赖的行为呢?我决定在班上召开一个“游戏中的规则”的主题班会。
班会课前,我分别找了不同性格的三位同学进行了谈话,了解相关情况,同时鼓励他们在班会课上要直言不讳,大胆指出在游戏中不讲规则的人和事。
班会课上,我先抛出“你最喜欢和班上的谁在一起玩,为什么?”这样一个问题,大家一致认为游戏中有合作意识、讲规则、不耍赖、顾全大局的同学最受欢迎,大家都喜欢和他玩。而那些耍赖皮、不守规则、遇事指责别人的同学则不受欢迎。
紧接着,我让同学们围绕游戏中需不需要讲规则进行讨论,同学们谈自己的观点,明白了规则就是为了某个游戏正常进行而约定俗成的,是人人要遵守的,离开了规则,游戏无法进行。
下一个环节,就是反思和查找问题:自己和他人身上有没有在游戏中耍赖、不讲规则的行为呢,你以后打算怎么做?有个同学就指出班上有好几个同学在游戏中喜欢耍赖皮的行为。通过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学生们明白了:规则面前人人平等,规则是大家制定的,并不是由强势群体(比如班干部)说了算。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必须让孩子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规则,规则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要守规则。
(作者单位:远安县花林寺小学)
责任编辑/周小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