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性外壳的包裹下冷静燃烧

2019-01-13 07:48宋梦寒
读者·校园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席勒表现主义线条

宋梦寒

席勒自画像

新月形的克鲁姆镇

林间祷告

山间急流

克魯姆镇

磨坊

干洗房

多瑙河南岸的斯坦镇

埃贡·席勒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奥地利最伟大的表现主义画家。美术史上有许多早夭的画家,他们热烈而短暂的生命都定格在30多岁,而埃贡·席勒的一生则浓缩了更多的痛苦与激情,他在28岁时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埃贡·席勒出生于1890年,当时的欧洲正处在思想解放、艺术流派纷呈的变革时期,浪漫主义、新古典主义、未来主义、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超现实主义等思潮风起云涌,对艺术的定义也不再有唯一答案。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席勒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艺术天分。尽管身世坎坷——3个哥哥在他出生之前就夭折了,姐姐在10岁时死于脑炎,他15岁时,父亲又死于梅毒——但抚养他的舅舅尊重他的意愿,支持他走上了艺术道路。16岁那年,他考上了维也纳艺术学院。巧的是,后来差点毁灭世界的恶魔希特勒此时也正在努力征得父母同意报考这所学校。只是与席勒相反,希特勒的父母强烈反对他做画家,艺术学院又两次拒绝了他的申请,希特勒最终把注意力转向了政治。如果当初他们成了同学,历史很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样子。

虽然席勒在自己的诗中说“当我死了以后,人们将尊重和欣赏我的作品”,但他并没有像某些才华横溢的画家那样,生前籍籍无名,死去多年后才逐渐被认可。席勒在上学期间就得到了当时维也纳分离派领导人古斯塔夫·克雷姆特的赏识。克雷姆特不但指导他画画,还购买他的作品,甚至帮他安排模特,为他介绍作品买主。在克雷姆特的影响下,席勒的画有了明显的装饰风格,逐渐发展为纯粹的表现主义。1908年,年仅18岁的席勒在克洛斯特新堡举办了自己的第一场展览,并且在第二年离开学校,与其他同样具有革新精神的学生创办了名为“新艺术组织”的团体,以此来反抗保守的学院教育。他的作品因为个性鲜明备受瞩目,同时也引来了颇多争议。

席勒在短暂生命的最后10年里,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以自画像和人物肖像居多。童年留下的死亡阴影,加上弗洛伊德思想的影响,他的作品显露出越来越强烈的焦虑不安,这也使他的画有了其他作品无法比拟的视觉冲击力。他画的人物肢体扭曲,张着神经质的大眼睛,或无助或恐惧,画面从线条到色彩,从造型到笔触,无不散发出摄人心魄的力量。

与人物画不同的是,席勒的风景画充满了孩童式的天真。尽管他画的风景都不是自然真实的色彩,但极富装饰意味的色彩组合、无拘无束的线条和简洁单纯的造型,营造出了童话般和谐美好的氛围。

《干洗房》是席勒的风景画代表作。画家没有按照学院派的三角形构图方式设计画面,而是像孩子一样画得满满当当,整个画面被一栋红色带阁楼的房子占据。为了避免呆板单调,画家在屋脊上面画了不远处的山。歪歪扭扭的线条看似随意,实则经过了精心设计。凭借山峦的起伏变化,房顶耸立的三角形阁楼便不显得突兀,天空的轮廓也变得活泼。在绘画当中,如果遇到非常规整的形状,比如三角形、正方形、圆形或者标准的直线等,通常需要创作者做一些主观处理,添加或者去掉一些细节,使之在视觉上更加生动有趣,美术专业术语称之为“破”,意为破除死板的造型。《干洗房》就充分体现了对“破”的应用,画面右边垂直的墙面上的小窗户,山坡上的小磨坊,中间三角形的阁楼上从左边伸出的小房间,都是画家为了打破整齐的轮廓线,使画面更加灵动所做的主观加工。屋顶瓦片的密集线条和二楼墙面相对疏朗的线条形成的节奏上的对比,大面积空白的墙壁中间穿插的形状更加跳跃的小格子窗户和不规则的衣物,使画面既统一又富于变化,有趣且耐人寻味。

除了《干洗房》,《山间急流》《克鲁姆镇》等风景画也都体现了席勒的表现主义特色。印象派画家强调的是真实感受,即眼中所见,表现主义画家席勒则更注重内心主观的审美追求,也就是心中所想。虽然和当时的诸多画派一样,席勒也同样把个性抒发和情感宣泄放在首位,但他表达得更为理性和冷静,展现出了非凡的创造力,对现代美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猜你喜欢
席勒表现主义线条
文学巨匠歌德论挚友席勒
席勒的烂苹果
精致线条
线条国趣事
浅析表现主义舞台的特点
浅析德国表现主义的艺术特征
试析希区柯克与表现主义
吃猫粮得来的诺贝尔奖
腰带勾勒最美线条
吃猫粮得来的诺贝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