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晓欣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1011)
新时代的到来为当代大学生提出了新要求,大学生被赋予了新使命与新责任,而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高校要把思政教育放置在更重要的位置上,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融合,从而全面充实大学生的思想与武装其头脑。我们清楚地认识到: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因此,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是高校发展的必要要求,也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使命和担当,因而需认知到其必要性与价值,秉承着原则来探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当前,因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社会环境日趋开放与复杂,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进行分析,以发现存在问题,促进研究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具体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主要包括社会环境与校园环境。首先,社会环境又包括经济环境与文化环境,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促进国内外文化相互碰撞,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理想信念,甚至存在部分学生崇洋媚外的现象,缺乏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这样不利于学生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此外,市场经济也严重影响到学生的思想意识,基于此环境下,部分学生认为金钱、利益至上,爱慕虚荣爱攀比,个人思想道德缺失,因而会出现作弊造假、校园贷等现象。西方文化、现代文明与网络文化的冲击,文化环境也日趋复杂,甚至存在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潮,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道德观与价值观造成严重影响。其次,高校暂未意识到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重要性,校园文化千篇一律缺乏特色,更重视成绩与学分,没有主动积极地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并且校园环境建设只是进行建筑物修建,忽略了物质文化所蕴含的弘扬校风与学风的重要性,导致难以通过建筑物来彰显校园文化精神。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单一片面化的问题。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过于理想化与长远化,旨在培养学生的人生目标,没有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真实感,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侧重于理论教学,授课方式较为单一,通常是单向灌输,缺乏沟通与交流,这样将理论知识从现实生活中剥离,较难促进学生知行合一。最后,教学内容也存在片面化的问题,通常是讲解理论内容与原则,暂未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教学缺乏感染力,甚至会让学生感觉枯燥。此外,教师在授课时会一味地注重并宣传正能量,而对于一些比较敏感和消极的事件,通常是避而不谈,也鲜少与学生就此事进行交流与讨论,这样忽略冲突和矛盾会影响到学生辨认能力的形成和培养,反而让学生不知道如何正确的面对和处理事件的发生。
针对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应该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合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近年来,“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越发受到高校重视,有不少学校将其作为校训校规,但实际教学中,却未有效渗透。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点是“立德”,也就是促进大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格的培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美德的体现,蕴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传统美德的宣扬能够促进学生不断增强道德素养,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包含自强不息、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能够促进学生培养并提升价值观念,以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2]。由此可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大学·第一章》中有一句:“大学之道,在于明德,在于亲民,在止于至善。”高校应该充分意识到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必要性,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效改善目前大学生思政教育教学工作中显现出来的问题,设置短期、与生活相联系的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同时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多种形式的手段来展开教学。
社会环境日趋复杂,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且思想意志不够成熟坚定,容易受到冲击与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充实相关知识的教学内核,同时也能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内涵,能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观点,树立远大理想信念明确努力方向,同时也能正确地进行自我定位,自觉维护中国共产党,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并充分发乎自身作用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与发展,以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价值,能够有效培养并突出文化自信。每一位中华儿女都应该具备文化自信,因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当前部分大学生严重缺少文化自信,甚至还存在抵触本国文化的问题。通过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宣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能够促进学生充实思想、滋养文化,不断培养与增强文化自信,深度认识和渗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夯实精确深厚的思想与文化基石,同时也能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与凝聚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能够确定高校人才培养方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无数中华民族优秀共产党人的智慧结晶,它树立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新的思想旗帜,指导着我国的政治与社会生活,具有正确性与可靠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起到引导作用,以促进高校确定人才培养方向,传授学生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积极展开思想政治教育,改进教学方式与内容,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的政治道德和思想品格培育起到正面引领作用。
党的十九大会议上正式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的成果,它是对之前相关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凝聚着党和人民的智慧结晶,需长期坚持、不断发展。
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合起来,大力宣传以促进学生能够准确深入地认知到其基本内涵与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高校教师应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来大力宣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质精髓和内在含义。第一,高校思政教育老师务要准确理解这一思想的实质精髓和基本含义,并与课程教学内容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秉承着教育的责任与使命,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来进行精准授课,促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进课堂,以充实学生的思想、武装学生的头脑[3]。第二,高校应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纳入到必修课中,以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通过教授的办法使大学生认知并熟悉这一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基本精神和内涵以及历史定位与指导意义,从而认知到自身承担的新使命与新责任,不断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水平。此外,还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造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除了思政教师重视并改进思政理论课教学以外,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也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引导。高校思政教师精力更多的是投入到教学与科研上,相比于思政辅导员,与学生接触与相处的时间和机会较少,难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并进行引导。而思政辅导员经常与学生接触,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思想状况,对于学生的思想起到重要影响,因此,在平时管理与服务的过程中,需自觉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与补充,可采用沟通交流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与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时还可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意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质意义和内在含义,并进行“内化”与“外化”,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坚定走正确的道路,让大学生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重要力量。
近年来,互联网的普及与科技的发展,促进各行各业广泛应用各类媒介来辅助工作的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运用相关媒介,来融入并宣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一,可利用宣传海报、教室板报、新闻广播等传统媒介来展示、讲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时也可报道相关新闻与重要讲话,以营造良好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氛围。其次,还可利用微博、微信与新闻客户端等新兴媒介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可定期推送相关新闻和报道,以促进学生能够随时学习与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渗透到学习与生活中,还可以通过构建线上平台来促进学生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学习与交流,线上学习平台还涉及到专家讲堂、疑难点解答等内容,有助于学生有效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与精髓。
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高校还应该围绕核心内容举办丰富、多样化的系列学习活动,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以此来促成大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首先,可开展主题班会,在班会上组织学生阅读相关阅读著作,还可播放纪录片,如《厉害了,我的国》等,以促进学生能够增强民族自豪感,认知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意义。其次,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以该思想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或辩论比赛,一方面能够起到宣传作用,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大学生自觉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学生热情充分调动起来,以提升思政道德水准。
由上所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能够改进目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难题,同时也起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与践行作用。